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修辞学教学发展与造词法研究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21:26

  

第1篇:修辞学争议点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研究


  一、“争议点”的起源与定义


  “争议点”(Stasis)源于古希腊法庭辩论,是修辞发明范畴的要素之一。Caplan将“争议点”定义为“两种相冲突观点的相遇,因此形成了论辩的中心并决定了论辩的特点。”Fahnestock&Secor则认为争议点是“对争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所作的系统分类”。袁影分析了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得出:“前一界定侧重于性质描述,适于对个体争议点的微观理解,而后一界定是对争议点体系的宏观描述,两者相结合有助于较全面地认识修辞学中的这一核心概念。”


  二、国内外对“争议点”理论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讨论争议点理论的学者,他在《修辞学》一书中将争议点划分为四种:“存在否,伤害否,严重否,合理否”。古希腊的贺马高拉斯将争议点划分为:“事实、定义、性质、程序”,奠定了争议点的理论基础。古罗马的西塞罗将争议点分为“事实、定义、性质、行动”并细化了下属争议点,认为“行动”争议点的下属争议点缺乏操作性,结合美国当代修辞学家博克的“戏剧五元”,修改“行动”争议点后形成:事实(存在确认;源头;起因;变化趋势);定义(概念释义;核心特征;组成部分;形成标志);性质(直接判断;比较判断);行动(任务;场景;施事者;手段;目的)。


  三、“争议点”系统的简化


  根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用约30个字写出材料概要,再按题目规定内容写120词左右。我们可根据考试说明要求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对“争议点”各要素进行取舍简化。即:事实(存在确认;起因),性质(直接判断;比较判断);行动(施事者;场景;任务;目的)。“事实”中的“存在确认”是指是否真的存在这种现象;“起因”是指导致这种现象的触发性原因或者是“导火线”。“性质”中的“直接判断”一般是指这种现象“正确否,荣誉否,提倡否”,有助于学生明确全文的主旨,相当于议论文的论点。“比较判断”将此现象与类似现象从异同和优劣方面作比较,说明这种现象的性质。“行动”中的“施事者”指实施任务的人;“场景”体现时间或地点;“任务”是指“思想或行为中所发生的事”;“目的”是指这么做的理由。


  四、修辞写作教学流程


  高中英语写作的体裁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是发表并挑战一些主张,通过说理与批评反驳来阐述论点的一系列的活动。任士海认为:“议论文是一种分析,说理,表达的正式形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陈述作者的观点并使读者能够接受其观点。有说服力的议论文必须说理严谨,逻辑缜密,分析透彻,论辩充分。”在篇章结构方面Kaplan认为:英语的篇章结构是直线型的,作者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主体部分进行论证。Paltridge认为,典型的英语议论文在篇章结构上应为:(1)论点句(2)分论点A(3)分论点B(4)...(5)重申立场/总结观点/提议。本人将争议点简化后的要素结合英语议论文的体裁特点,展开了修辞学写作教学课堂实践。首先,学生在写作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清楚地描述出材料要反映的现象,体现了对“事实”的存在确认。在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不能偏题跑题。写正文部分时,需要认真审题,视写作要求具体展开,切不可随心所欲。常见要求学生写出对某个现象的观点,即应用一句话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争议点”之“性质”就是说明这种现象正确否,提倡否,有助于明确全文的主旨。英语文章多采用直接的论证方式,重视让证据说话,要求作者用具体、翔实、权威且具有时效性的实例来证明观点的合理性。为此,学生需列出提纲摆出有说服力的若干论据或理由来支撑观点,有时要求学生由亲身经历举例。有时要求学生阐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即“争议点”之起因,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图表提供的内容等开展论述。最后的部分是结语,可以是重新强调主要论点,也可以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现以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为例:


  (1)布置概括任务:概括事实时,可先画出复现的关键词或主题句,囊括主要信息。围绕“事实”争议点,确认存在这种现象:aheateddiscussion.“起因”为:239EnglishwordshavebeenincludedinthelatestDictionaryofContemporaryChinese.应提醒学生用词用句避免雷同。


  学生:Today,alargenumberofEnglishwordsarebecomingpartoftheChineselanguage,thuscauentpeoplehavedifferentopinionsonit.老師点拨:该段从“起因”到“存在确认”,较好地概括了材料所包含的信息。写作此段也可以从现象的“存在确认”到追溯“起因”,如:Atpresent,aheateddebateonborrowedvocabularyhasbeentriggeredbytheinclusionof239frequentlyusedEnglishwordsintothelatelypublishedDictionaryofContemporaryChinese.


  (2)如何写正文:老师点拨:①正文首句,需要学生表达支持或反对的观点(“性质争议点”)。在这段材料里支持或反对的观点都可以,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列出充分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即可。


  ②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大多数学生支持收录的观点,理由为:1.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缩略词已经能为大家理解;2.使用起来方便;3.历史上其他国家的语言借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性质争议点”中的“比较判断”)。


  ③在结构方面,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使用过渡词和总结句,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分明。学生原文:AsfarasIamconcerned,,moreandmorepeoplearelearningEnglish,,,manycountriesinhistoryborrowedwordsfromforeigncountries,d,Ithinkitisreasonabletoborrowasmanywordsaspossibleifnecessary.老师点拨:运用“性质”争议点中的直接判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运用”比较判断”等作为论据较好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提出结论或重申观点,符合议论文“总-分-总”的篇章结构。但该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论据不够充分,要求学生作进一步修改。(标注部分为老师点评。)学生习作:AsfarasIamconcerned,Iaminfavoroftheinclusion.(论点/争议点“性质”)lararesomeofthewordsthatmostoftheChinesepeoplecanunderstandthemverywell.(论据①).Moreover,peoplethinkitmoreconvenienttousethesewords,(论据②)forexample,peopleuse“IT”ratherthan“xinxijishu”.Lastbutnotleast,intheinternationalworld,wehavewitnessedthatit’sacommonpracticeforonelanguagetoborrowwordsfromotherlanguages.(論据③)(比较判断)TaketheEnglishlanguageforexample,manywordsareborrowedfromLatin,FrenchandChinese,suchas,“technology”fromLatinand“china”fromChinese..


  Inshort,itisquitereasonableforustoborrowEnglishwords,whichmayhelpdailycommunication.(结论)Onlyinthiswaycanweenrichourcultureandmakeourlifemoreconvenient.(目的)


  五、结论


  本次研究基于修辞学争议点理论讨论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教学后有效改善了学生英语写作的策略:该系统中的事实争议点尤其适于高考作文的材料概括部分,性质争议点有助于明确全文的主旨句,行动争议点既可用于深化结尾也可用作一些体裁的论据。修辞写作教学实践后学生能够明确写作方向,落实写作内容,厘清文章组织结构,写作困难有所缓解。修辞学写作理论可为探索英语写作教学开辟一条创新之路。但如何将争议点系统与其它内容生成方法相结合,使论证过程更严密、论据更充实还有待今后深入思考与研究。


  作者:朱炜卓

  第2篇: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看国内修辞学


  当代西方修辞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修辞学研究领域的扩展、修辞实践规模的壮大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上面,主要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当代西方修辞学对修辞的本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为恢复修辞学的地位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当代修辞学发展的一股动力;其二,哲学家、修辞学家努力地修补自柏拉图以来修辞学与哲学的分离,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其三,重新认识了修辞的作用,把目光投向社会,力图从修辞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使人类摆脱现代社会的种种困扰。修辞学理论的更新和深化扩大了修辞学的视野,为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这门已经衰落了100多年的古老学科重新出现生机,引起诸多学科的关注。


  一、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历程


  自古以来,柏拉图就被认为是修辞学的大敌。尽管当代修辞学已经证明,柏拉图当初之所以排斥修辞学,是因为他鄙视修辞学的实践性,以示他捍卫“理想修辞学”的纯洁性,但诡辩论的紧箍咒从此就一直套在修辞学的头上。亚里士多德为了挽救“好”的修辞学免受糟蹋而建立起来的古典修辞学体系,在其后绵延2000多年的历史中,在学术领域占有不容置疑的地位。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把修辞活动当作是劝说与诱导的艺术,用于说服他人,使他人的信仰与行为服从于自己的意志。综观修辞学的整个历史,修辞学即使不被认为是诡辩论,也被认为只是演说或写作的工具,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或者添加剂,并不是人类交往中固有的东西。


  当代修辞学观念更新,修辞不再是话语的附加物,修辞不仅是所有人类交往中生来就有的,而且活跃和制约着人的思想与行为。人类具有独特的、运用符号传递经验的本领。这种符号不像低等动物交往中使用的标记与信号,它不只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里世界状况的报告,而且是人类自己形成的、甚至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也能接受的世界画图与概念。符号不直接与现实紧密相连,而是介入人为代表,所以用于叙述或表达思想的符号或多或少取决于使用符号的人有意识的选择。人就其本质而言是自动地把经验转为对等符号的生物。总而言之,人类不仅被修辞包围,而且受到修辞的约束,与修辞密不可分。


  新修辞学关于修辞本质的观点使人们对修辞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古往今来人们的偏见,为修辞学平了反。随着人类被重新界定为一种修辞动物的观点被普遍接受,长期笼罩在修辞学头上的阴云消散了。尽管修辞仍有好坏之分,但修辞活动本身不再是虚假的、有害的,不会使劝说者或被劝说者堕落,丧失人性;相反,修辞学成为一门体面的、受人尊敬而且值得尊敬的学问。


  二、国内修辞学史上的先锋


  孔子是春秋末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师。在中国,他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实,孔子的思想不仅表现在哲学、伦理学等方面,而且表现在语言、修辞等方面。针对语言运用,他提出了一系列见解。这些散布在他言论中的思想,虽然不像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那样完整,但不乏系统性。当然,这种系统性是建立在后人的整理和解读基础上的。


  一般认为,“修”“辞”二字第一次被合在一起使用,是在《周易·乾》中孔子所说的话中——“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的言论中与修辞相关的主要是言语行为的社会功能、言语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言语行为与语境的关系、言语行为的标准以及言语的理解等问题。这些言论是关于人类如何使用语言的,从现代修辞学角度看,应该属于修辞学范畴。孔子的修辞学思想主要保留在《论语》中,其他典籍中也有零散的论述。其修辞学思想主要存在于哲学层面,是一种概括的论述,当然也不乏实践性,因为在孔子的私塾教育中设有“言语”一科。所谓“言语”,大致可以理解为如何运用语言,应该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修辞。但是,在具体的修辞实践层面,我们今天没有发现孔子所留下的可供人们研究的详细资料。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方的两颗灿烂的文化巨星,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他们相距遥远,彼此没有来往,社会制度也不相同,他们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综观其修辞学思想,我们却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某些相通之处,也可以发现许多不同之处。这对我们理解人类古典修辞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当代修辞学研究中的文化传统差异,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三、两种文化中的修辞学比较


  虽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所生活的时代相差不多,他们所关涉的核心问题都是语言运用,但是其修辞学思想却存在很大差异。


  1.社会背景和研究立意不同。首先,综观两者的修辞理论,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基本立论基础和研究指向不同。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周朝面临分崩离析、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缺乏民主秩序。各诸侯国纷纷想摆脱周天子的辖制。在此情况下,孔子学说的基本立意在于进身入世,以期通过伦理教化整顿纲纪,挽救败落中的周朝礼制系统。因此,其修辞思想中贯穿了对个人及统治者言语修养的关注,特别是言说的伦理问题。可以说,孔子的修辞思想是为其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服务的,是其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在言说领域中的体现。在孔子的修辞思想中,看不到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关于各种演讲的精密阐述,因为在孔子所处的社会中缺乏进行演说的社会基础。社会事务决定于权力,而不是民主程序,因此公共演说既不会产生,也没有用武之地,更无从谈起对公共演说的研究和探讨,也不可能出现古希腊式的修辞学。


  2.领域、方法差异。孔子的修辞学思想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言论来体现的,其所关涉的主要是言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伦理功能,言语准则、言语与语境的关系以及话语理解等。孔子的论述是感悟式的、概括性的,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意识。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主要研究演说,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不但有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而且有完整的研究方法。他采用分析、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演说类型、修辞式推论、受众、风格,做了系统的阐述。这不同于孔子零珠碎玉式的论述。


  3.修辞观念差异。孔子的修辞言论中并没有关于修辞的确切定义。但是,从“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以及其他相关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所说的“修辞”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言语行为,是一种恰当的言语行为。比如,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虽然这段话语中的“质”“文”并非完全指修辞的内容与形式,但至少可以包含了人的思想品德和外在言行相和谐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话语的内容与形式相切合的修辞思想。可以说,孔子所说的“修辞”可以理解为一种适当的言语行为。当然,这种修辞观的基本取向是一般的言语行为,并非专指演讲和论辩。


  4.不同的思想体系。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体系不同。孔子的修辞学思想散落在其言论主要是《论语》中。虽然看上去很零碎,但仍不乏一定的系统性。其修辞思想关涉了修辞的内涵、修辞的社会功能、修辞的原则、修辞与语境的关系、话语理解等方面。其中修辞伦理是最重要的。


  虽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依然有些相同或相通之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修辞观指向中的共谋——积极有效的语言行为。虽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在基本内涵、外延和体系方面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探讨的都是关于如何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效率的。无论是演说,还是日常交往,都需要能动地运用语言。


  2.两者都强调听众在修辞中的决定作用,都重视区分不同受众与修辞手段、修辞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不同的是,孔子强调,言语要切合受众的智力层次和就关涉了受众的层次差异。亚里士多德则详细分析了受众的年龄差异和个性差异,以及各种心理范畴,比如年轻人、老年人、壮年人、出身高贵的人、富人、当权者等的个性特点。


  3.共同的伦理追求。除上述方面外,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思想都十分重视修辞伦理,都强调了修辞的善,强调了修辞应该诚实、真实,都强调了修辞者的人格、道德品质在修辞中的重要作用和对修辞效果的重要影响。孔子主张言语要符合礼、仁、忠、信,要言行一致,反对花言巧语,反对言行不一。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可以使真理和正义获得胜利,他反对智者派滥用修辞术。亚里士多德认为,议事演说的目的在于利弊,法庭演说的目的在于公正与不公正,展示性演说的目的在于高尚和丑恶。


  四、结语


  总之,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东西方的学者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人类言语活动的可言说性和规律性,虽然他们的研究立意和具体内容、方法不同,但是都是关于如何使用语言的。他们都探讨了语言运用在各种社会领域中的功能,都强调了受众的重要作用,都阐述了修辞的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所不同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东方修辞学是宏观的、概括的、抽象的,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西方修辞学则是具体的、分析的和实用的。这种传统在后世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但是,后世东西方修辞学尤其是现当代修辞学的发展状况显示,两者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借鉴、融合趋势。东方现当代修辞学也注重具体的实用技术、技巧,西方修辞学则表现出强烈的哲学思辨趋势。这种相互借鉴和融合,无疑会成为世界新修辞学发展的大势所趋。


  作者:郭玫

  第3篇:初探强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修辞学


  修辞学对于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英语修辞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提升能产生积极的意义。一旦缺少了英语修辞学的学习,那么将会严重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下面将对强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修辞学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常见修辞


  英语课程的教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提升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英语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强化日常的外语交流,并为他们未来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因此,要求在进行英语教学中适当的降低对阅读方面的要求,同时要提升听和说方面的能力培养,加强教育中的实用性[1]。只有将学习和未来的使用之间进行结合才能促使教学的真正效用能得以体现。


  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教学目标本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英语的精读教学有其独特的方面。在高职的英语精读教学中常见的英语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词义修辞格。当中包含了明喻、暗喻、转喻、拟人以及委婉语几种方式。当中明喻主要指的是通过较为直接的方式,对两种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进行对比。暗喻指的是将两种事物中的一些相似特征,用暗示的方式来进行比喻。转喻指的是当一个事物同另外一个事物不同相似,但中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的时候,利用这种关系来以一个名称取代另外一个名称。拟人指的是将一些没有生命体征的事物利用有生命的事物进行描写,也是一种将情感升华的修辞方法。而委婉语代表的则是较为委婉的说法,对于一些不便于直接表达的内容通过一种较为委婉的方式来代替,从而实现正确的表达[2]。②结构修辞格。当中包括了夸张、对照或对比两种形式。夸张主要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夸大或者缩小事物本身的形象,以便于能将当中的一些事物原本特征突出,从而更加明确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对照或对比则是一种将结构基本相同意思相反的语句进行排列,以便于能加强对比效果的修辞方法。③音韵修辞格,是一种通过声音模仿形式所形成的修辞方法。


  二、强化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修辞学建议


  高职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科目,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在未来的交流能力提升。作为教师一定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且积极的采取措施来面对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修辞教学,尽量的提升学生修辞理解能力,以便于为他们的未来正常英语交流奠定基础。


  1.提高根本认识


  在我国英语的修辞学本身是一个较为系统化的工程,应当从整体上对此有所认识,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应当对修辞学本身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并要积极的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教学中的观念,真正的重视起修辞学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只有从思想观念上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促使教学实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进行课程改革


  将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材和课程设置进行创新改革是促使修辞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对此应当将西方的修辞学列入到高职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上,并将修辞教学和英语精读之间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做到循序渐进化的教学,避免发生教学上的失误。


  3.开设选修课


  对于高职教育中的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提升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本专业特点来开设相应的英语修辞学选修课程。例如法律系的学生可以开设法律语体选修课,促使学生在修辞方法上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强化他们未来的职业能力。


  4.采取渗透教学方式


  除了在专业课程中进行英语修辞教学,教师还可以将修辞学教学渗透到其他的有关于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去。例如在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中教师都可以适当的融入一些修辞教学内容,以便于起到一个强化或者巩固的作用,促使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持续性的提升。


  英语当中的修辞方法多种多样,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要想对此有更加正确的理解,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首先应当做到自己对修辞学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要逐渐的加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尽量的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修辞上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英语交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何兰君

  第4篇:古汉语双音节词修辞学造词法研究


  1引言


  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是一项非常复杂且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在我国漫长的文字发展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创造新词的方法。如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和综合法造词等。其中修辞法造词就是运用修辞手法来创造新词,它为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种适应汉语特点的能产的造词法。运用修辞学造词法造出的新词,大多为双音节词,十分具体、生动、形象,有很强的表现力。众所周知,古汉语的修辞手法有很多,如比喻、夸张、排比、双关等等,那么古汉语双音节词用到的修辞学造词法主要有哪些类别呢?


  2修辞学造词法的类别


  2.1比喻造词法


  比喻,就是将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这也是自古以来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一种修辞方法。使用比喻的修辞格,可以将复杂的东西以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造出大量生动的双音节词语来。一个比喻的修辞格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必须具备本体、喻体和喻词。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使用明喻和借喻创造双音节新词的方式比较普遍。


  2.1.1明喻构造的双音节词。明喻就是直接将某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这类双音节词的前一部分是喻体,后一部分是本体。这类造词法在描述人身体特征、神情状态时用的较多,这类词通常本体和喻体都是有名次充当的。如“剑眉”,比喻眉毛很直,像剑一样。常用来形容男子长相英俊,气质不凡。这里,“剑”是喻体,“眉”是本体。类似的还有“蛾眉”,指眉毛像蚕蛾那样细长而弯曲,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弯曲的眉毛。语出《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此外这样的词语还有“杏眼”、“柳腰”、“虎背熊腰”等。


  除了形容人身体特征之外,这类造词法也有反映生活的。如“龟龄”,古人认为龟是长寿的灵物,如曹操《观沧海》“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因此,造“龟龄”一词,用以形容人的长寿。北宋张孝天《鹧鸪天为老母寿》有词“通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


  古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还有很多是由动词作为本体的。如“瓦解”,指瓦片破碎了,常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集团破裂了,分解了。北宋文天祥有诗云:“人心已去,国事瓦解”。在这个词中,“瓦”是喻体,指“像瓦一样地”,“解”则是动词性本体。类似的还有“狐疑”,狐狸生性多疑,所以常用来形容人喜欢猜疑。颜师古说:“狐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成狐疑”。改词中,“狐”是喻体,“疑”是动词性本体。这样的词语还有“蚕食”,比喻慢慢吃掉、消灭。李斯《谏逐客书》“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又如“鲸吞”、“壁立”、“雷动”、“粉碎”、“蜂拥”等。


  上面介绍的双音节词都是前一个音节是喻体,后一个音节是本体的。古汉语中还有很多词恰与之相反的,即前一个音节是本体,后一个音节是喻体的。如“云海”,把云的状态比作“大海”,这里,“云”是本体放在前面,“海”则是喻体放在了后边。又如“麦浪”,相容麦子像波浪一般起伏不定。宋欧阳修有诗云:“鸭鸣日出林光动,野阔风摇麦浪寒”(《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类似的还有“泪珠”、“蚕蚁”、“眉月”等。


  2.1.2借喻构造的双音节词。借喻构造的双音节词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整个双音节词可以看做是喻体的整体形式。如“鱼肉”,本意是指两种食物,但在古汉语中却是一个双音节词,表示“任由欺凌”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后“鱼肉”常用作动词,表示“祸害”的意思。如“鱼肉百姓,以盈其欲”(《后汉书仲长统传》)。类似的词还有“骨肉”,本指人体的基本组织,构成双音节词后指至亲的人。此外还有“手足”指兄弟,“领袖”指“代表人物”等。


  2.2借代造词法


  借代是借用与本来事物或现象相关的部分来指代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创造的新词就叫借代造词法。它主要有以下一些用法:


  2.2.1借人或生物的某些生理特征来指代相应的人或物。这种造词法应用较多,比较常见。如“黄发”,是指人上了年纪之后,头发逐渐变少发黄,是老年人的一个身体特征,后就用“黄发”代指老年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句子,这里“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又如“赤兔”,本是一种宝马身上的颜色,借代过来表示宝马。类似的还有“汗血”,指一种名贵的马身上出的汗像血一样红,后来就用马的这种特征借指该马。


  2.2.2借人或事物外在的某个特征来指代相应的人或物。如“布衣”本是指一种粗布衣服,由于过去平民百姓都十分贫穷,穿不起绫罗绸缎的衣服,只能穿粗布麻衣,因而用他们身上穿的衣服的特征来代指他们。后世便以“布衣”作为普通贫苦百姓的代称。《荀子大略》中有“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又如“青衣”古代则主要是宫女、婢女穿的衣服,因而用“青衣”来代指宫女、婢女。古代,达官显贵之家的大门常常是朱红色的,因此,常用“朱门”代指富贵之家。如杜甫有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又如古代的读书人一般到十八岁的时候戴帽子,因此,是否戴帽子也被看做是否成年的特征,古人的帽子称之以“冠”,所以,就常用“冠”来借代人。如“弱冠之年”等。


  2.2.3借某些特殊的处所来代指相应的人或物。古人对于住所的位置是十分讲究的,住在哪个位置一般就代表了其地位的尊卑,所以,古人借代居住的位置来代表人。如“东宫”,本义就是东边的宫殿,但在古代,东边的宫殿是位置除了中宫外最好的宫殿,所以并非一般人都可以居住的,只有地位仅次于皇帝的人才够资格,而在古代有此地位的人只有“太子”,所以,“东宫”就特指“太子”。如孔颖达对诗经“东宫之妹”的注解,“太子居东宫,因以东宫表太子”。又如“萱堂”本义指母亲的居室,后来便代指母亲。如宋代叶梦得有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后人也常用“令堂”、“高堂”来表示对母亲的尊称。


  2.3用典造词法


  用典造词法就是在文中引用一些故事或传说中特殊的字词或代表性的人或物来代表这个典故。如“垂青”这个词,本是来源于阮籍青眼看待嵇康的故事,于是后人就用这个词来表示受到优待或重视。如元谷子敬《城南柳》有:“柳眼垂青顾,认得俺东君是主”。这样的词语还有“中肯”,本来源于《庄子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一句,表示庖丁解牛的技巧非常熟练。其中“肯、綮”都是指要害处,后人便用“中肯”这个词表示抓住了事物的关键。如《明史张居正传》:“间出一语辄中肯,人以是严惮之”。此外,还有“化蝶”、“闻鸡”、“染指”、“墨守”等词语,都是来源于典故造词法。


  3结语


  当然,除了上述三种修辞造词法外,还有委婉、隐语、割裂、夸张、谐音等众多的造词方法,古人使用这些修辞造词法创造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双音节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汉语的词汇,增加了汉语的表现力。


  作者:李红梅

  第5篇:从古典修辞学角度解读语言特点


  一、历史背景


  2012年11月7日(芝加哥时间)凌晨,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挑战者米特·罗姆尼,成功连任。风度翩翩、魅力四射的奥巴马带着他对国家发展前途的自信演说为自己的总统连任竞选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奥巴马的睿智、耐力、决心、力量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他务实的精神、稳重自信的风格更使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位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智慧和才华。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奥巴马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奥巴马大学本科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政治关系专业,后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并当选《哈佛法律评论》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主编。1992年与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结婚,现育有一双女儿。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连任三年。2000年,奥巴马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并于8月23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提名。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在奥巴马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主要取得了五大成就:撤离伊拉克,改善美国在海外的形象,通过医疗改革方案,抓获恐怖头目奥萨马·本·拉登,阻止经济滑向大萧条的深渊。


  奥巴马于2011年4月4日宣布参加2012年第57届总统竞选。2012年11月6日,奥巴马战胜对手共和党人米特·罗姆尼,赢得了这场竞争激烈的大选,这是美国现代选举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本文评论的是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012年11月7日成功赢得美国总统连任大选后,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竞选总部向美国民众发表的获胜演说。在台下支持者的欢呼声中,面对全美同胞乃至全球的观众,奥巴马带着获胜者的微笑,在拥抱、亲吻了妻子米歇尔和一双女儿之后,坦率陈述了自己连任的竞选历程,呼吁美国人民在选举后摒弃分歧保持团结,发誓将给美国人民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二、布局谋篇


  通篇演讲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第1—2段)。


  奥巴马以美国人民能够牢牢掌握自己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信心、有能力使国家发展地更美好为憧憬作为开篇。接着他阐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美国人认为,这种精神鼓舞着美利坚民族克服困难、战胜苦难,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民众实现个人美好梦想,也是美国大家庭赖以生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奥巴马号召人们发扬爱国精神,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接下来奥巴马用“moveforward”统领全文,牢牢抓住在场听众以及所有美国人寻求更大改革成就的心声,唤起受众对更加美好未来的期望与向往。


  第二部分:陈述(第3—6段)。


  同上届获胜演讲不同的是,奥巴马首先由衷地感谢所有选民对自己的支持;接着奥巴马不失风度地表达自己对竞争对手米特·罗姆尼和保罗·瑞恩的感谢;以“最好的竞选搭档”郑重感谢美国副总统拜登;紧接着又由衷地感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在这特别的时刻,奥巴马还幽默提到女儿的宠物狗来活跃气氛;又真诚地向竞选旅程中的团队和志愿者表达感激之情。演讲至此,奥巴马再次动情地调动起全场人的情绪:对每位选民所做的一切表示永久感恩,这时候所有听众的心已经被胜利的喜悦连在一起了。


  第三部分:展开(第7—16段)。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奥巴马竞选成功后对美好愿景的展望。奥巴马继续紧扣“moveforward”,分别阐述了美国为何需要继续前行?(第7—9段)美国未来几年的前景怎样?(第10—11段)美国怎样才能继续发展?(第12—16段)奥巴马先从总统竞选的重要政治意义入手,首先向民众声明争论是民主的象征,指出选民在分歧中共同展望美国更加美好的未来;接着阐述使美国不断前行的策略:基于美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建国理念,美国政府与人民共同团结,能够更好解决减少赤字、税法改革、移民问题、增加就业岗位、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等问题;由于美国民众的努力和对政府的积极支持配合,在前四年里,美国经济不断复苏,就业率持续升高,人民保卫祖国的爱国精神大大高涨,政府解决关系民生难题(例如桑迪飓风)的能力日渐增强。总统用真实的历史自信地告诉选民:“Yes,wecanmoveforward!”


  最后,奥巴马以一个来自俄亥俄州的、患了肺病的八岁女孩几个月前得到了国家的医疗保险为例,来鼓舞民众:尽管人民在实现美国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只要美国全民团结互助,乐观坚定,不断努力、不懈奋斗,勇往直前,就能使美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指数持续升高。


  第四部分:收篇总结(第17段)。


  在又一次慷慨陈词之后,现场的气氛已经被推入高潮,在“我们将继续前行”的声声追随中,具备更多执政经验与更强领导能力的总统再次号召人们,每个人摒弃肤色、种族、贫富的差异,作为真正平等自由的主体,在上帝的指引下,满怀希望,胸怀壮志,延续美国建国者的承诺,共同奋斗和迎接美国更灿烂的未来!


  三、觅材取材


  该篇演讲让观众时隔四年再次领略奥巴马激情澎湃、催人奋进的演讲风采,奥巴马也被人们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他的奋斗和成功之路,他继往开来的姿态,他举手投足所流露的自信、坚毅和朝气,都深深打动着人心,使演讲词与演讲者交融灌注,极富感染力。接下来我们从觅材取材的角度试做阐述。


  奥巴马在此次竞选中真诚地告知国民,“无论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你们的呼声我都已听到,且有助于变革的发生”,表示:“我们都是一家人”。以此,演说最大限度地团结起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奥巴马在向家人表示感谢的时候,向众人展示出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女儿的挚爱。这一亲民举动再一次拉近了奥巴马与民众的距离,也为今后四年奥巴马一家以健康和睦的姿态继续出现于公众视野之中、赢得美国公民的长期支持奠定了基础。在后半部分表达自己可以给美国继续带来改变的决心时,奥巴马所引用的来自俄亥俄州的、患了肺病的八岁女孩得到国家医疗保险的例子,也是从一个普通人的经历反映了美国选民深切感受到,整个美国在过去的四年里发生的巨大变革。


  此外,在修辞策略的运用上,奥巴马把情感诉诸发挥到了极致。情感诉诸建立在对听众心理的了解之上,用言辞去打动听众的情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动之以情”。这就要求演说者的言语必须关注到听众对相关论题的态度。奥巴马的这篇演说词可以说是情感诉诸的典范。正如前文所示,奥巴马在演讲中无论是对竞争对手的致谢还是对竞选团队的陈述,都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感激、感动、感恩。此外,除去对广大民众情感上的“呼唤”,奥巴马也没有忘记对那些“边缘人”给予最大程度的认可。例如,在致谢部分他特别赞扬了在竞选中给予自己支持的“政治史上最优秀的志愿者”。作为即将连任的总统,奥巴马对四年来患难与共的支持者表达认可与尊敬,不仅让人印象深刻、心生感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再次让民众欣赏他坦率、诚实、感恩的美丽人格,树立起他积极、正面的个人形象。再如,奥巴马称竞选中选民之间的激烈竞争是“民主的标志”。再如,在后半部分呼吁大家发扬爱国精神,团结起来共同实现梦想的时候,奥巴马不但团结了支持者,也照顾到了其他的选民,对于他们,奥巴马真诚地表示:“无论我是否赢得你们的选票,我都听到了你们的声音,这些民主的召唤让我受益匪浅并督促我成为一个更合格的总统。”这些话语包含的情感非常微妙,可谓“有礼有节”。


  四、炼字造句


  这篇演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格,在遣词造句方面表现出修辞者不俗的功力,也使整个演讲充满激情,生动而有说服力。下面我们分别举例,简要分析运用得比较突出的修辞格。


  (一)首语重复


  首语重复在这篇演讲中共出现了8次,例如:“你会听到人们坚定地说……你会听到人们自豪地说……你会听到人们满怀爱国热情地说……”,同时连用三个“我们相信我们能够……”这样的句式使得演讲朗朗上口、气势磅礴,极大地增强了对选民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排比


  排比在演讲中出现了7次,不仅吸引了听众的注意、激发了听众的感情,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奥巴马的演讲才华。例如:奥巴马用“慷慨、包容、开放”来赞扬美国精神;奥巴马呼吁全体听众“坚定信心、不断努力、坚持斗争”才能迎接更加辉煌的未来。


  (三)比喻


  全文共有3处使用了比喻。比喻的运用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说理浅显易懂,使演讲更生动,更富有感情。比如奥巴马在演说接近尾声时号召选民“团结起来把我们的旅程推向前进”。他把总统竞选比喻成一段旅程,在这段艰难的旅程中,是他的支持者、竞选搭档、团队和志愿者支持和陪伴他一路走来,并一起见证了过去四年中取得的政绩,且自信地告知民众,他们将在共同奋斗中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四)重复


  奥巴马在演讲中用了3次重复,强调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例如,在感谢他的竞选团队和志愿者时,通过重复使用“最好的,世上最好的”,奥巴马对支持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讲到注重言论自由的美国选民对未来共同的希望时,奥巴马用“That’’swhereweneedtogo”为民众指引共同前进的方向。这里的重复不仅向民众传达了信心,激起了热情,而且强调美国人民一定会在奋斗实践中迎来梦想的实现。


  在选词方面,这篇演讲字字句句都经过仔细斟酌,其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分别是否定词(例如:Never,neverbeenmorehopeful…)和副词、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大量使用(例如:Thebest,greater,themost,等等)。联系全文,细品每个词,几乎都可以说是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既穿针引线,连为一体,又一气呵成,独具匠心。


  综上所述,这篇演讲以其合理的布局、充满感情的内容、精心锤炼的语言和奥巴马震撼人心的演讲风格再次打动了美国民众,赢得了选民的心。奥巴马不愧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演说家之一,他的连任胜选再次成为美国梦实现的典范,并向美国后人传达满满的正能量。但是,在奥巴马第二总统任期内,他先前在美国民众面前郑重承诺的理想泡沫,却经受不住残酷现实的严峻考验,美国的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复苏,很多美国人民并没能过上期望中的好日子,致使奥巴马的民众支持率大幅下滑。因此,英语习得者既要学习美国总统演讲的艺术特点,也不要盲目地相信总统所讲的一切,更不可被假象所蒙骗。


  作者:周会霞

上一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分析探讨毕业论文(共6篇)

下一篇:文物保护路径思考对策分析本科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