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育精神与素质培养

发布时间:2015-10-08 09:40

摘 要:2008年山东省教育厅专门下达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通知。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也毫无疑问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教学除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外,更应该发掘其自身的教育内涵,让学生逐步建立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这也是现代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觉地肩负起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使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和参与各项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锻炼其意志品质;提高其品德素质,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精神 ;竞争意识;意志品质;品德素质
     现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一切劳动由父母代理,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当上了“小皇帝”、“小公主”。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和惰性心理,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知识,没有能力,没有主动把握机会能力的全面素质是无法生存的。
  通过多年调查,高中学生的自律能力愈渐下滑,学习的主动性、平时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身体素质都相应的下降。
  当前,山东省教育厅专门下达了提高学生素质的通知,这无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对今后国家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体育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利用现有条件,通过弘扬体育精神,实施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中华体育精神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拚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等等。我们应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精神的发扬,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从各方面都受到良好教育,让学生成为一名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素质新人。
  一、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的竞争意识
  今天的人们具有更强的参与社会的意识,人们认识到,只有融于社会、奉献社会,才具有人生价值。身体健康青少年必然热爱生活,并对社会生活有浓厚的参与兴趣,也具备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在一些事情上缺乏敢想敢干的气魄,缺乏勇气,就容易消极、退让,这样的学生如何能够发展呢?
  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挑战的魅力,可以满足青少年好奇、探究、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如果学生经常参加他们喜欢的各项运动,从运动中,他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还相应提高了自身的竞争意识,遇事不再退让,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技能,在竞争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提高了自己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我们的学生天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点困难就退让,吃不了苦,遇到学习、生活的困难不能主动去解决,那对他们来说非常需要意志品质的锻炼。我们在体育课中,要充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敢的意志品质。
  在学校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究其原因,一是不会做专门的动作;二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如何消除恐惧心理,使学生勇敢的面对,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比如一节跨栏课,我先讲解了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从情感上获得我要跨栏跑的渴望,然后如何克服恐惧心理,我让大家集思广益。他们想出了降低栏架的高度、找替代物作栏架,用橡皮筋两人两边拉直进行跨越练习等等,然后让学生选择想出的方法进行尝试练习,特别是用橡皮筋作跨栏练习,两人一组拉直橡皮筋作“跨栏架”,排头同学依次跨过一道道橡皮筋,跨到最后作“跨栏架”。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地提高高度,真是越跨越有劲,最后完全克服了恐惧心理,勇敢的进行每一次跨越,勇敢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用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
  体育中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别于其它各学科,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手段,一般常用语言激励、体态暗示、棒样示范、以及环境、动机、动作要求、游戏等方式方法来培养学生德育。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以教育说服为主,如果在体育活动中能服从裁判,遵守规则,那将是品德教育最为实际的运用。在校园里,有一些平时顽皮、难以管理的学生,却在体育运动中能自觉的遵守规则,极少在场上无理取闹、我行我素。这体现了体育具有的庄严公正的魅力,以规则约束行为,公开公正的竞争,尊重客观事实的观念。例如在足球比赛进行中,一方队员受伤倒地,另一方队员主动停止进攻,把球踢出界外,等待救护受伤队员,当比赛重新开始后,发球一方又将球掷还给对方,这种行为高度的体现了双方球员的高尚品质,我们就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这种品质,就这样点点滴滴的渗入他们的意识之中,造就了他们刚直不阿、以“规”律己的品质。
  四、利用体育精神激发参与热情
  古希腊人曾说过:“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既然体育运动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从小养成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运动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竞技者虽然落后,但他们有着不达终点不罢休的精神,虽然没有取得好名次,但他的参与精神却为人感动。这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应渗入到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中。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主动的去接受,去行动,才能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五、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团结友爱精神
  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例如,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接力跑比赛、二人三足游戏等,在比赛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好胜、活动需要学生团结才能成功,在比赛后学生的感情会更进一步;队形队列练习时,通过互相督促,可培养学生具有组织纪律性、严肃整齐、朝气蓬勃的作风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体操的练习,通过较多的互相保护和帮助,发扬友爱精神;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或某些枯燥的项目,或对抗性较强的活动,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的动作质量比赛、比快、比高、比远,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趣味中发展, 在娱乐中巩固。还可向学生进行做文明观众的教育,同样需要团结合作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等等。
  六、利用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价值观、人生观是看待、了解自然社会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个体进行行为调节和控制的参照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高尚的品德与人的成长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学校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自强不息的品德,使学生在锻炼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体育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不仅在于育体,而且在于育心。另外,体育运动,尤其在和平时期,是直接对抗的体育竞赛,最能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据各方面统计,在世界杯期间,各种犯罪活动明显减少。处在青春期的学生们,可塑性强,要多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面对社会,充满希望。
  七、结论与建议
  在我们今天强调全民健身的时候,更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尤其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利用体育的精神,指导和发展他们,不仅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的终身运动,还要通过发扬体育精神使他们的素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达到身心真正的健康。与此同时,我们体育教师能肩负此重任的前提是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并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从事教科研研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和教科研能力,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
  [2] 曹可强.高中体育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出版社.2004.
  [3]王益民.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4]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下一篇:反思性教学法在排球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