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小学体育课改后高职院校体育课改趋势

发布时间:2015-09-21 08:46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受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重实践教学而忽视了体育理念和文化的培养。而课改后的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广的体育知识,既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体育文化素养,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改目标 教学模式 室内体育课 突发事件处理 评价手段
一、 引言
  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从表面上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内容难度降低了,淡化了“竞技运动”教学的模式,对运动项目教学不再强调技术传授的完整性、系统性,也不苛求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按照文件的精神来说,这次的课改应该是算是进步的,但按照《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教授的说法,不规定具体学习内容,可给各地、各学校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就是因为这个说法,这个选择太笼统了,给很多体育老师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惑。课改后的体育课要上什么内容,有什么目标,有什么效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在教学中摸索。
二、 高职学校体育课的现状
1、 教材、教学大纲不统一
  以往的教学大纲都对各个年级有一个明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只要按照大纲教育学生学习并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动作,最后进行检测。这种做法参照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它的局限性。它强调竞技项目和运动技术的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健康,也不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的发展,但是它比较具体,让教师知道体育课上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文件,应该让被指导者拿到这个文件之后,知道应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但由于新课改的精神,主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及各地区的差异性存在。当学生由各地的中学升入大学后,每个班上的同学所学的内容和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都不一致,造成了在大学体育课中很难开展教学工作。
2、 教学目标笼统,难把握。
    2002年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作了规定。把体育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以及具体目标,其中总体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体育素养。具体目标又划分成两个层次和五个领域,分别为基本目标与发展目标两层次,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根据纲要的精神,阐明了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说明了对体育的认识从过去的“身体发展的教育”转变为“以运动为基础的教育”。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受时间与场地器材的限制,往往在体育课中只能笼统的抓住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环节,与课改下的目标整合的精神不符合;又走回了以往那种以老师为主体,单纯以运动员训练手段来教学的老路子。
3、 评价手段单一,难与课改精神相符合。
  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评价手段一般都是通过量来反映质。也就是说通过把学生学习技能能力数量化,从而来评价学生体育课的质量。例如学习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技能,只能通过考核学生在一定的投篮次数中投进的个数来评价学生“学”的质量。然而这种简单的以数量来反映质量的评价方式能真的能如实的反映学生的水平吗?每个学生基础、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技能水平都有高低,再由于每个学生体育考核的环境都有差异。单单就靠数量很难评价学生上体育课的效果。而课改的核心内容则是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上述的评价手段则与这个内容背道而驰。
4、 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精神。
  传统体育教学上,注重整体而忽视个体,强调统一而忽视了学生在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并且突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一切活动都在教师的控制之下,造成了只突出技能传授的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的情况。不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因材施教、以“终身体育”为导向的精神。
三、 对高职体育课改的建议
1、 推行新教学模式,加强室内体育课的教学探索。
  由于地区的差异,高职院校里学生无论从体质上还是兴趣爱好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很多学校都开始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和终身体育习惯为主要目标,并按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班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类型。说简单点就是让学生像在超市购物那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上体育课。另外体育课程与其他科目相比,更注重实践;即动作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经常体育教师只强调“要怎么做”而忽略了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所谓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新课改强调的是“终身体育”理念,锻炼身体不能只局限于一个阶段、一种运动项目。在体育课上不只要注重技能的学习,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让学生在不同年龄段中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项目。这就要求体育课不能只局限于室外的活动课,而是要向室内体育课发展。经常有教师在抱怨室内理论课没什么东西好讲,其实体育的范畴还是很广的。体育老师就要摆脱以往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社会偏见。在室内课上并不一定老跟技能、项目纠结,可以介绍些体育小常识或者基本术语。这些知识中经常包含着一些小故事。比如可以讲讲足球运动中“德比”、“墨西哥人浪”等等名词的由来,这样既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当然所谓的室内体育课并不单单简单指理论课,还含括了游戏、体育欣赏、棋类活动、身体素质练习等等。通过丰富室内体育课的内容,改进以往体育老师“一讲解、二示范、三练习、四纠错、五总结”这种单调的体育教学方法;则能更好的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喜欢上体育。
2、 改进现有体育教材,结合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将体育课程重新定位为:“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现在的体育课上所学的内容应该更贴近实际生活,尽量要做到学以致用。而现有的高职体育教材则大部分延续 中小学的体育教材内容,忽视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体育需求。很多内容都是过分的强调体育学科的逻辑结构,注重体育竞技运动的技能技巧,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就以铅球为例:在我们教材中过份的强调技巧动作的运用,比如“背向滑步推铅球”,总是针对学生技术动作上的不足加以纠正,总是以参加竞技比赛的要求来指导学生;而在实际生活中要扔重物时,一般是以远度为标准。当要扔一个与铅球同样的物体时,要使其能投得更远时总会使用双手背抛的动作。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课改的要求,教材就一定要改进。由于地域的差异,各个高职院校的气候、本土文化都不相同,对于教材内容也有各自的需要。在编写教材时最好尽量结合自己的本土文化、传统项目,贴近生活的实际运用并符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比如南方的院校多开展水上项目,北方的院校多开展冰上项目;而一些特殊的城市比如泉州、佛山等则多开展武术项目。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又能弘扬自己的本地文化。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上紧需的人才,大部分的学生就业于企业之中,国家也经常提倡安全生产。把一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编入教材,把一些突发事件的演练放在体育课中,既能填补我国教育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上教育的不足,又能推动企业安全化生产,响应国家号召。
3、 改进现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现在的健康并不单单指的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了心理、社会性等等客观因素。而我们的体育课评价标准还单纯的只从原始的达标数据来衡量身体素质,从而忽视了健康的其他因素。当然从现在的体育课程而言,是无法真正做到完全评价一个人健康水平。而为了适应课改,是否能用一种更“相对”更“发展”的评价手段来代替原本的方法呢?所谓的“相对”是由于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不同个体的身体素质。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评价中,运用“相对”评价方式则能更准确、更直观的进行评价。就以力量素质为例:用“相对力量”做为标准比用“绝对力量”做为标准更能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所谓的“发展”则是指个体在不同时期的身体素质的演变趋势。通过了解这种趋势,则更加直观的体现这个个体在体育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其健康是否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则符合了新课改“终身体育”的理念。
四、 结论
    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一直在摸索、改进、完善中。高校体育课也一样,一直在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子。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无论是在设施上还是在教辅人员的配置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生搬硬套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措施,很难取到针对性的成效;这就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要自己摸索适合自己的新路子。仅以上述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1期
2、《浅谈体育课改中观念的转变》教育交流·理论版 2008年第11期  孙洪洋

上一篇:浅析对体育后进生的心理教学

下一篇:田径在教学中的现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