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5-07-23 09: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运用,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统观当前的农村作文教学,经常会发现闭门造车的课堂现象,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过程,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生搬硬套,没有真情实感。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亟待提高。为此,我校开展了《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研究》课题,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使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继承者,更应是学生学习时的共同探索者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者。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桎梏,使学生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又要解放自己,在作文教学的观念、选材、方法和评价上锐意创新,才能为学生的创造性、开放I生思维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学阵地的开放——开放式作文教学的保障
  “以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为主,不但把学生牢牢封闭在课堂里,而且把学生的思维单一化,即顺着教师的思维方向“统一”地前行。如此,学生的天性被埋没,兴趣被扼杀,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空洞虚假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教师所面对的将是一群谈作文色变的学生。那么,提高作文质量从何谈起,提高学生的素质又从何谈起?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满怀兴趣地学习和钻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甚至弥补智能的不足。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要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培养他们对写作的良好情感。
  教师应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变成学生的天地。我们可以将活动引入课堂,在开开心心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课堂可以是“赛场”:掰手腕、打补丁;可以是“游乐场”:贴鼻子、捉迷藏、猜谜语;可以是故事会,可以是辩论会……精心设计,借助各种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加以教师的因势利导,自然能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的口语交际《开卷是否有益》时,我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写作机会,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口语课上,学生们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课前我巧妙安排,把这节课完整地录制下来,课后再把这节课播放给学生,回到那激烈交锋的场景中;而后再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某人某一环节的见解。等到时机成熟,我就让他们把眼中所见、心中所想付诸于笔端。在写作过程中,我稍加点拨——因为此时过多的话语可能成为学生写作的障碍,一篇篇很好的作文诞生了。就这样,学生写自己所说,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感,在不知不觉中跨入了作文之门,慢慢地培养了对作文的兴趣。
  三、作文题材的开放——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关键
  有了思想开放的教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常常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面。那么,“米”从何而来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米”就在我们身边——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
  当今社会,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学生有着广阔的生活空间,田园风光、乡土人情、农家生活等为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只要教师长于引导、善于挖掘,丰富的作文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为此,我结合学校周围的农村人文环境,努力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环境,到田间地头、野外山林等地去捕捉作文题材,去陶冶情操,为表达真情实感打下基础。
  一是采自然风光美。农村虽没有城市的华丽与喧闹,没有各种各样的游乐场所及美丽如画的公园,但是却有自己独特的田野风光:娇艳的玫瑰、金黄的油菜花、绿油油的麦苗、紫色的桑葚、成畦的菜垄、飘着香味的果园……这些城市的孩子只有从课本上、网上得知的图画,真真切切地就在我们身边。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这些美景,将这些美景流注于笔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撷农家新居美。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中国农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我校所在的平阴县孝直村,新规划的民居拔地而起,一间间厂房宽敞明亮,一条条水泥路户户相通,农民的生活正在走向现代化。而我指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观察农村的日新月异,感受农家生活的欣喜。“我手写我心”,写作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三是集家乡人文美。孝直村是全国的文明村之一,村中的两个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从村领导班子成员到普通村民,文明之风到处、随时可感,每天都有好人好事不断上演。我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让学生走进孝直村的各个地方,与村民们进行交流,充分感受村民的精神风貌并搜集先进事迹,写进自己的作文。学生作文不再那么空洞,而是变得有血有肉;不再是大话连篇,而是实实在在。如我班赵茹同学的作文《我的家乡》,在我县“爱家乡,爱平阴”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也是学生走进生活、回归自然的最大收获。
  四是知村史家史,丰富情感。了解了家乡今天的风景美和人文美,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此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村史、家史,熟悉家乡的过去,搜集一些值得记叙的故事,从而进一步积淀自己对家乡情感的文化内涵。我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身边实实在在的动人事 迹,用笔去抒发自己内心对家乡人的热爱,并指导学生去村委会采访,了解村子的发展过程以及孝直村的创业史,激发自己作为孝直人的自豪之情,从而就地取材,经过加工,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展现于字里行间。
  当然,开发农村作文资源还有很多的渠道,如学农艺、读农谚等让学生真正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消除“纸上谈兵”的作文病灶,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热爱。总之,农村小学开放式的作文教学,突破了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学生看得更多更远,体会得更真,感受得更深,使作文写得更加生动、真实和感人。

上一篇:快乐、高效的儿童情境学习的问题和策略

下一篇:谈对八年级学生Daily Report的有效引导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