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康复新概念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有效运用

发布时间:2016-05-09 14:57

  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目标是:让特殊儿童回归社会,取得良好的生活质量的能力。而特殊教育学校里的康复,主要就是为特殊孩子达到以上目标提供有更多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对特殊儿童进行按需训练。主动训练是康复治疗的核心,也是特殊儿童改善生活质量的基础。此外,康复训练应该按需训练,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个体的不同需要,随着康复概念在特殊教育学校里的普及,学校里康复训练的主要场所正在由专门的训练场地转移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并以学校向家庭、社区发射,形成康复网络,以保障儿童的最大康复率。

 

  一、特殊教育学校康复的最终目标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水平低下,在感知、记忆、语言和思维等方面存在有明显的困难和障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而特殊教育学校就是为这个特殊群体解决特殊需要的机构。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大背景下,对康复工作的指导思想也需要更新其定位。教育、康复、治疗等等是不同专业的领域,每个专业都有各自服务的功能,没有重要与否之分,它们之间应该是团队合作的工作,给予儿童最有效的帮助,只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环境中,我们更要完成的功能是教育,但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学校中也尽可能提供一些康复的帮助,解决儿童的一些迫切需要,但最后一切都得统整于教育。

 

  在特殊教育领域里,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因此,整个的教育体系及教育目标也就有了特殊性,它的最终目的是将这特殊的群体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生活,在最少支持下能创造价值,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智障儿童我们提供支持性教育,所谓支持就是指利用一些资源与策略,来增进个体的利益,帮助他从整合的环境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使一个人的完整性、独立性、生产性等都得到提高。而特殊学校里的康复工作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提供有利的保障和支持

 

  二、特殊教育学校康复训练

 

  1.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治疗主要是以功能训练为核心,它的训练方式要注意与生活中的情景方式相结合

 

  在特殊学校里,许多有功能障碍的特殊儿童大都存在这种表现:由于自身的障碍,使原有的功能减弱,如脑瘫儿童的肢体障碍,导致肌力减弱、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影响了行走步态等,进而影响到他的社会性,康复训练就要在不同的阶段给他不同的训练,以减少他与肢体正常的儿童肌力、关节活动度、步行能力的差距,继而有效地帮助他融入社会群体。

 

  目前,我校启智部的康复训练的工作是以脑瘫儿童的动作训练为主。在训练方法上,过去运用的是传统的Bobath训练方法,操作的程序也和医疗机构相似,但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实践,我们发现纯粹应用Bobath训练的手法和训练技术的操作,更适合成人训练,对于脑瘫儿童训练,太过于枯燥,而且在训练时,我们也发现这种训练不能满足儿童的需要。我们认为脑瘫是因为某种病因损害了脑部,病变虽不再进行,但是却造成运动、姿势发育向异常方面进展。既然是在脑部受损,那么所有的动作障碍也都在主干或近端有根可寻,我们在进行评估时,也应该从主干到近端,最后才到远端,而我们过去传统的训练模式就忽视了这一点,看到儿童某个部位有问题,就训练或处理那个部位好了,将所有的训练都集中到某一部位上,而这些有明显症状的部位又大都是在远端,因此这种不按发展顺序的训练也就很难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对一例个案进行评估时,要从身体明显的远端的障碍向近端或主干上寻找症结所在,并对此去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

 

  另外,操作技巧是保证我们训练效果的有为保障,因为训练方式的枯燥与被动接受训练所带来的疼痛体验,会让儿童对功能训练产生恐惧,在训练时就可能不与训练人员合作,或者是使治疗不能延续和迁移。因此,在特殊学校里,对特殊儿童的治疗方式也必需特殊,在训练时要把一些功能训练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将之转变为一种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分成能力或是有共同需要的若干小组,让他们以一种竞赛形式将功能训练任务完成。例如,脑瘫儿童每天功课中的患肢的牵拉及爬()行,训练教师把训练内容结合训练场所及生活情景来创设游戏,而在这游戏中,儿童必须最大限度地去控制自己的患肢,而由于儿童有参与游戏的天性,会使儿童在操作时的主动性大大加强。在训练过程中,需使轻、中度脑瘫儿童知道竞争、合作的意义,同时在教师的及时强化下,对自己也产生了一定的期望,并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淡化了儿童对训练的恐惧与对疼痛的注意。这种较好的训练氛围,也因为充分发挥了儿童训练的主动性,训练的效果也得到保障,同时,在训练中特殊儿童人的完整性、社会性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QQ截图20160425144231.png

  2.康复功能训练应该是按需安排,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个体的不同迫切需要

 

  特殊教育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康复工作更是如此。一直以来,我们反复强调康复训练要以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给予教育支持,直接改善或是提高其能力。而不应该按一般常规,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地安排各个特殊学生的功能训练,缺乏特殊性、针对性、实效性。近两年来,我校康复小组一直致力将我校的康复项目不断完善,进行评估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开设有生活自理、运动治疗、语言沟通、行为矫正、音乐疗育、职业教育六大项功能训练,分别为解决特殊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肢体障碍、语言障碍、行为问题、基本劳动能力等提供支持性的教育或是训练,帮助特殊儿童能适应社会的生活并取得良好生活质量的能力。

 

  3.康复网络的形成,给学校员工、家长做好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技术的转移,提高我校康复率

 

如果患儿只在限定的时间、场所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而日常生活中家庭、学校等不进行训练和要求,只会导致功能训练效果的抵消。那么他们的异常姿势、运动训练效果将会有减半,或者是在不适当的无控制状态下有恶化可能。所以不只是训练教师才重视患儿运动的基础姿势,在学校的每一个场所都必须对儿童的日常生活情况进行姿势管理,形成常规。只有这样,才可以持续巩固训练获得的效果,更进一步泛化。对运动发育迟缓的学生,适当地加以姿势管理,就可以有效改善运动发育。有人说,脑瘫患儿的功能训练是以日常生活姿势管理为前提而成立,实不过言。同样,其他功能训练也一样,光是有专门的训练时间或是场所强调训练的要求是无效的,只有在学校的大环境里对有不同需要的儿童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对每个时段、每个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或督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我校的康复率。

 

因此,我们应大力从改变教师康复理念入手。康复组多次对教师、生活教师、儿童家长作过相关的培训,让每一位和特殊儿童相关的人员都对康复训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明确:康复也好,教育也好,训练也好,不应该只是或只能发生在专门的学习、训练的场地,这种割裂的训练只会导致康复训练效果的抵消。借此在做好康复基本训练原理和方法培训的基础前提下,我校的康复工作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和家长之间已形成一个强大的康复网络,每个环节的所有相关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都成了康复练习或是巩固训练,学生康复训练延续性、有效性、和受益范围都得到提高。此外,作好技术转移也是保证康复训练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技术转移,主要针对的儿童家长进行,给每一个参加康复训练儿童的家长进行定期的辅导,定期组织和邀请家长前来观摩儿童在学校训练的情况,让其明确现阶段儿童的需要,康复训练教师结合儿童家里的一些实际摆设和布置去给儿童设计在家的训练方案。另外,康复组也充分利用资源,召集各专业主要负责教师一起编集了通俗易懂的家长辅导小册子,对家长们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希望给予儿童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不仅加强家校合作教育训练,也使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工作有了信心和支持。同时,以学校为点,向社区进行发射性的服务,给没能入校的特殊儿童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给家长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以让儿童能得到有效的支持。

 

  特殊教育学校里的每一个分工的任务都是艰巨的,而康复工作的任务更是特殊而又艰巨,儿童在学校里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教育,解决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问题,或者是在得到有效的教育支持后,能否获得有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能力,这将是日后证明学校教育支持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而当中每个领域的分工合作都是我们迈向成功的保证,康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特殊学校的康复工作更是繁杂,因为学校事事是教育,事事是康复。

 

  作者:冯辉艳 来源:新课程·小学

上一篇:浅谈特殊教育语言训练与语文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让数学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爱科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