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学生需要的作业设计的思考创新

发布时间:2015-07-28 18:20

  摘要: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作业设计质量的高下、优劣,尤其是是否契合学生的需要,能反映教师课程观的转型和教学观的落实情况。笔者对作业设计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找出了问题的结症,结合自身实践,对解决当下作业设计中问题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误区;思考;探索;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29-1
  谈到教学,只要从事教学或了解教学的人,都能说出一套。难怪有专家疾呼,课改推进到现在,缺的不是理念和思想,而是践行理念和思想的行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细细体味,深有同感。近期,在与同事的互相听课中,笔者特留意每节课布置的作业,喜欢从这一环节来看教师课程观的转型和教学观的落实情况。
  细细梳理,老师在作业设计上主要存在着四个误区:作业肤浅,草草了事;讲练分离,糊弄完事;作业艰深,玄虚弄事;作业过多,生怨沸腾。
  透过作业布置的误区,不难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教者并没有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或者说,并未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误区?
  第一,要思想重视,用心设计。教者在备课时,要把作业设计提高到“重建和提升课程意义”的层面去认识。设计时,做到心中有学生,把作业当作学生成长的履历来用心做,把每次作业看作学生成长的生长点。静下心来,根据文本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考虑作业的知识点、能力点和思维水平的训练。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状况来拟定作业题。
  第二,要以生为本,考虑需要。我们教者要激发学生的内需力,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变得主动,消极变得积极,痛苦变得愉悦。就作业内容和形式、数量和题型曾对九年级的同学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同学希望作业内容丰富:课内到课外,知识到实践,家庭到社区,不拘囿于书本。形式灵活:或看的、或听的、或说的、或写的。题量适中,做到少而精。通过问卷,聆听了学生的心声,了解了他们的内需。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执教的内容,在权衡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适量地布置一些有思维长度和效度的作业。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把差异看作一种教育资源,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满足他们的各自需求,做到作业设计的人性化。
  第三,要变换形式,激发兴趣。在布置作业时,教者往往只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常在基础知识上反复纠缠,很少顾及孩子的兴趣,作业即使勉强完成,学生也是处于“被完成”状态,心不甘,情不愿,草草了事。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作业布置不断变换形式,让孩子有兴趣做,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教学蒲松龄的《狼》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文意,把《狼》改编成一组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学生非常感兴趣,都自觉地行动起来,或自主或合作,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想象,一组组图画创作得惟妙惟肖。学生不仅有效掌握了文章内容和主题,而且创造力得到了挖掘,一辈子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要研读文本,读透教材。把文本放在单元里读,放在整本书里读,弄清编者的意图,课文所承担的知识和能力的点,读通教材,读厚教材,再读薄教材,进而读透教材。这样,你的作业布置既不会浮光掠影,也不会讲练游离,不得要领。我执教《背影》时,让孩子们先读小小说《儿子眼中的父亲》,迅速激起孩子们在七岁和十四岁时的对父亲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积累。老师顺势让孩子们进入文本找作者的影子,揣摩作者当时的心理和情感,气氛热烈,思维碰撞,好不精彩。在研磨细节时,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抓住动词品味,用换词法比较甑别,让学生了解“截取法”写人物的妙处。陈老师的作业布置紧紧围绕本文的“截取法”写人物的能力点,要求学生用“截取法”写一个“精彩的瞬间”,200字左右,细节要细腻传神,能表现人物的情感。这样的作业就是契合教材,契合编者意图,契合教学能力点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有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五,要研究学生,把握学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要牢记,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有生命,有思想,有个性,有尊严。我们教者要真正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清楚其喜好。我在执教《曹刿论战》第二课时,没有在对比衬托的手法、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起承转换的章法和文章详略的处理上单独设置作业,而是打破常规,要求孩子们把文章的第二段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乍看这样的作业布置平淡无奇,细想顿觉内藏玄机。因为改写成记叙文后,除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六要素之外,还得清楚改写的是曹刿参战部分,写的是战争的过程,本来对表现“远谋”这一主题是略写。要想改写得好,必须抓住人物对话传神地表现人物,并适当地加入神态、心理、动作等刻画人物的细节,用庄公在军事上的无知来对比反衬曹刿在军事上的杰出才能,领悟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这样的作业布置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九年级认知水平,同时巧妙地达成了课内教学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迁移训练的目标,又巧妙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阅读和写作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至此,我们很清楚,教者要走出作业布置的误区,必须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牢固确立“生本观”,充分考虑学生需要,深度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并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只有这样,你的作业布置才是学生需要的、适用的、有效的、有温度的、有内涵的。你的作业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痛苦的根源,而是你给学生精心准备的礼物。

上一篇:定位教师角色,解放师生“苦难”

下一篇:开展多元培训,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