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等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6-04-12 16:5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启超、张謇、陶行知、徐特立等一批教育家均为中等师范教育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和个人的局限,他们的时代难以产生系统的师范教育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事业进入了大力发展的时期。后来由于诸多干扰,中等教育师范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师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七五”期间,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随着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以改革为主旋律的全国中等教育生机勃勃,硕果累累。布局基本合理,规模相对稳定,办学方向明确,改革逐步深入,质量稳步提高。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课程专业化,队伍优良化,一批批合格的优秀的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受到社会欢迎。中师生丰富的办学实践推动了中师教育理论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中师界形成了明确的工作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规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新时期中等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师范教育的战略地位

 

  师范历来被称为“工作母机”,同时也一直被称为“穷师范”。随着人们对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对师范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也大大提高。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就特别指出:“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随后,中师拨乱反正,迅速得到恢复、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新近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更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陈云同志说:“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老师。”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揭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领导也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国家教委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师范的建设和发展。李铁映同志强调要把师范作为教委的嫡系部队,要求中师成为当地的一朵花,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并把对师范教育是否重视作为考察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同志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全社会对师范教育的高度重视,大大地激发了从事师范教育同志的光荣感、使命感。他们强烈地意识到,培养未来教师,塑造未来一代,决定着民族的素质,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二、关于师范教育的布局、规模和体系

 

  这个问题历史上有过重大的教训。解放初,县县办师范;60年代大砍大杀,“文革”期间师范成了重灾区,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七次搬迁,十次换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等师范迅速发展,有些地方又是县县办师范,设点过多,影响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中师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往往是长官意志,缺乏长远观念和全局观念,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随意性、盲目性太大。近年来,各地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师资与基础教育“协调发展,师资先行”的原则,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逐步调整布局,稳定规模,优化结构体系,促进了师范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调查摸底,科学规划

 

  各地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清中小学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等现状,明确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普及、发展的要求,了解历年人口出生情况,并明确历年减员、脱产进修比例,以便计算总的需求,制定比较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规划。规划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反复论证;规划力求到市县、到学科,且根据基础教育的需求,保持动态发展。

 

  (二)确定规模,合理布局

 

  在调查、论证、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各市根据优先、超前的原则,确定中师每年招生规模,并保持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国家教委要求每150万至200万人口设置一所中师,并确定每所中师规模以18-24个班为宜,这是符合实际的。以江苏为例,现有6900万人口,设置35所中师,约200万人一所中师,总体比较合理。

 

  (三)优化结构,形成体系

 

  为适应各种层次小学以及开放地区小学的需要,各省合理设置幼师、特师、艺师、体师以及外语师范。没有条件单独设置的,即在有条件的中师开设幼师、特师、体、音、美和外语班。

 

  目前,许多省市师范教育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新师资培养有师大(师院)、师专、中师。中师有普师、幼师、特师和外师。在职教师培训有省教育学院、市教育学院、县区教师进修学校。从职前培养到职后教育,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两条腿走路的师范教育体系。

 

  三、关于中师的领导体制

 

  1982年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中等师范由省市双重领导、分工管理,现在逐步发展到省市共管,以市为主。这种领导体制的变化与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相联系,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产物。它充分调动了地方办师范的积极性,增强了中师的办学活力,使国家有限的财力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十多年来,许多中师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确的体制、理顺的关系。在这种领导体制下,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对中师实行统一领导,人、财、物等日常管理则由地市负责,职责明确,切实可行。尊重地方,依靠地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师范,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地方和师范形成“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

 

  四、关于中师的办学方向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专业学校。因此中师应该面向小学办学,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在“文革”后期一度曾有干扰,很多师范办了大专班,面向初中。拨乱反正以后,中师的办学方向是端正的,没有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也不去竞相升级。更为可贵的是,中等师范面向小学的认识不断深化。从面向小学到突出面向农村小学,再到积极探索面向未来小学,这一认识发展的过程,表明中师的教育观点和服务观点的进一步增强。

 

  “面向小学”的深化,要求中师不断了解小学,熟悉小学、研究小学、预测小学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研究实验性的小学、向办学有特色的小学学习,从而更好地知道小学、适应小学、服务小学。

 

  “面向小学”的深化,使中师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总的来说,小学希望师范生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有献身教育的专业思想,有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多能一专,多能一长。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又特别需要提高从事艺体学科、自然学科的教学能力和电教能力。面向广大农村小学,对师范生思想业务素质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特别是要求师范生要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很强的组织活动能力,还要有组织复式教学的能力。市场经济的建立向中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师范生有市场意识,有竞争、效益、创新的意识,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提出了微机和外语的要求。面对时代的发展,中师只有不断主动适应小学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基础教育欢迎的小学教师。

 QQ截图20160411154736.png

  五、关于中师的标准化建设

 

  长期以来对中师投入不足,影响了中师建设,制约了中师的发展。1987年国家教委在福建召开了专门会议,提出加强中师标准化建设的问题,对中师校舍和设备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标准,这在中师发展史上具有战略意义。穷师范,穷办学,不提供必要的条件不是唯物主义。条件虽然不一定与质量成正比,但不具备一定的条件是一定会影响质量的。理直气壮地提出要改善办学条件,提出要实现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不仅仅是硬件建设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

 

  “七五”期间,国家教委紧紧抓住标准化建设不放,从福建、湖南、江苏、上海、东北三省、河南、河北,一年一个现场会。各地区还搞了“国检”等联检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宣传促进,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大大加快了全国中师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使中师与破破烂烂告别。这是历史性的功绩,历史性的胜利。新的形势、新的目标,又对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学校建设的标准也应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标准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包办师范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逐步地把师范推向市场,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冲破国家包办师范的传统观点,进行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实行有偿教育;发挥中师的人才智力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进而增强中师的办学活力。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已形成共识,大家不再在姓“社”、姓“资”,还是姓“钱”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是从实践中进一步意识到“早抓早主动,迟抓很被动”的道理。

 

  六、关于中师管理的规范化

 

  管理可以出质量、出效益。中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小学师资培养的质量,影响当地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地中师都非常重视管理,突出表现在:(1)重视环境育人,管理育人,能从“师范无小事,事事为育人”的高度认识管理的重要性;(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且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校风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品位不断提高;(3)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理顺校内外各种关系,适应全社会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校内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七五”期间,各地中师狠抓学校管理,告别了脏、乱、差,结束了粗放式的管理。从严、细、实、活,到三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性(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师范性),再到在“精”字上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管理档次不断提高。许多中等师范学校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办成了花园式的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摇篮和窗口。许多毕业生把中师常规管理的经验带到小学去,大大改变了当地小学的面貌。

 

  七、关于中师课程的专业化

 

  十多年来,中师在实现师范化、专业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十多年中,国家教委引导全国中师把师范性、师范化作为追求目标。这集中反映在1989年公布的教学方案上。

 

  中师新的教学方案,从中师的培养目标出发,创建了比较科学、合理、优化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方案与传统教学计划相比,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扩大了地方的办学自主权。根据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实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在达到国家对中师基本要求的同时,可以用30%的教学时间执行本地教学计划。这就解决了全国中师一个计划、一把尺子、一统天下的问题。二是加强了师范性。按照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特点,科学地安排了文化课、教育专业课、艺术体育课、劳动技术课和教育实践,对原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做了调整,增加了专业课教学内容和专业能力训练。这就避免了中学化倾向。三是进行了整体性改革。按照中师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了由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就突破了单一的必修课模式,给中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全新的动力与活力。

 

  这三个方面的进步,集中代表了中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进步,是十多年来国家教委集全国中师的智慧而形成的。新方案为今后中师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八、关于中师队伍的优良化

 

  教师和干部是搞好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师范学校肩负的任务、面临的形势出发,对两支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重视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特别重视校长队伍的作风和能力建设。要求校长精神正、思路清、作风实、团结好、业务精。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师范司和各省分别举办了一些校长班,采用学习、考察、视导、研讨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短期岗位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十分强调中师教师的师表作用、示范作用,要求“两代师表,一起塑造”;在塑造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塑造自我。要求每一堂课都应成为未来教师教学法和基本功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培养被称为中师的“希望工程”。各地中师对青年教师在政治上热情关怀,严格要求;在工作上压担子,放手使用;在业务上以大练教学基本功为突破口,引导他们熟悉掌握中师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教研科研,使他们逐步成熟起来,成为中等师范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九、关于五年制师范

 

  五年制师范的试验,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根据我国的国情而提出来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的一项探索性工作。1948年,江苏省南通师范首先开班;1953年,上海、广东、大连和江苏的晓庄、无锡师范等相继试验;到目前为止,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起步。这项试验虽然时间不长,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五年制师范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大专文化水平,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并且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合格的小学教师。五年制师范办学形式有五年一贯,招收初中毕业生读五年;有三二分段,招收三年制中师毕业生在读两年;也有办高中起点读两年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有综合培养的,也有分文分理的,或者综合培养,有所侧重。

 

  五年制师范办班的实践证明,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关键是要处理好“小”和“大”的辩证统一关系。“小”是指办班要坚定地面向小学,开办的是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教师;“大”是指培养的是高层次小学师资,总体是要达到专科文化程度,并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江苏省八年来通过五年制师范共培养了专科程度小学教师560人。从反馈情况来看,这批教师由于思想素质高、知识功底厚、专业能力强、基本功扎实,并且有初步科研能力,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小学教育界的普遍欢迎。目前,这项试验仍在进行中。

 

  十几年来,中师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当代中师教育思想,也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总结、研究这些思想,对于当前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都是很有意义的。

上一篇:协同教育对教师培养实践意义的探析

下一篇:加快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抉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