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必要性探析

发布时间:2016-01-29 14:03

  随着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素质教育和中小学广泛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必须是具备综合素质的研究型教师,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师资力量主要中坚力量,必须加强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_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精神、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

 

  一、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研究型教师的必然要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有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应该做的事。现代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这种变化要求教师必须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前的学习,主要是为将来走向教师职业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培养学生教育科研素质,为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由_位新手成长为科研型的教育专家,专业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学生入职后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以教学的相关活动为研究题材,以曰常的教学情境为研究情境,而以教学活动的改进为研究目的。”0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_定的规律。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探索,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将相对肤浅的教学经验提升为一定的理论总结,反过来再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的大小。因此,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作为未来从事教育教学准教师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在接受入职前教育期间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教学科研素质的培养,能为他们将来入职后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重点正从数量扩展转向质量提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设计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科研能力成为教师胜任工作的必备素质和核心力,具备相应的教育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基础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成为教学理论的研究者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这样他才可能把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既发展、丰富了教学理论,也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培养教育科研型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偏差。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就读的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都已经深刻认识到科研对教学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科专业的科学研究,缺乏对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视。而对学生科研尤其是教育科研,大多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态度,认为学生搞不搞科研不是很重要,主要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对学生的教师专业培养,只是一味地侧重于教育教学技能方面,没有认识到教育教学科研素质对学生未来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观念的偏差,直接导致学校有关教育教学馆藏资料相对缺乏,也导致学生教育科研缺乏相应的制度、经费支持,而这些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对教育科研素质认识存在问题。很多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根本没有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认为和自己没有关系,那是教师的事情,学生没有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相关知识的学习。只有极个别学生参与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或独自承担课题研究,大部分师范生不具备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和能力。

 

  2.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对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重要性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在师范教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的不足。很多学校在修订师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加大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课时和课程种类,但总体来看,教育教学研究类课程的设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培养高校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的现实路径

 

  1.提高认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遵循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对培养目标作出调整。学校和教师对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上,还应重视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广播、展板等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及研究成果,培养学生教育科研意识和兴趣。

 

  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本人,不应该觉得科研是教师或者教育专家的事,跟自己没有关系或者自己根本不具备搞科研的能力。要看到教育科研能力是自己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必备条件,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安身立命的要件。因此,要在入职前学习阶段培养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不让自己游离于教育科研之外。

 

师范生教育科研素质培养必要性探析


  2.增设教育科研类课程。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相应课程的设置来实现。在课程设置上,要从种类和课时上加大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尤其是加大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类课程,使学生掌握实际的教学技能及一定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这都将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强调学生日常学习中科研能力的获得。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依托的,所以必须加深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另_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各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采用问题式、探究式等研究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另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渠道。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查资料、多阅读论文,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强化实践育人。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浅显的,而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和教条的。师范教育专业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获得,除了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外,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践给学生带来大量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发现问题,再运用理论进行反思,从而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达到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

 

  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途径:

 

  (1)重视教育实习、见习,并注重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学生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的综合考验。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和综合研究与实践能力,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又可以让学生获得_定的教育实践感知。然而,以往的教育实习大多只注重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很少考虑学生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应该鼓励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寻求解决方案。让教育实习既成为学生教学技能的练兵场也要充分发挥这_实践过程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3)撰写论文操练学生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学生在平时就要不断地操练。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在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对所学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不断的反思,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并通过撰写论文的方式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锻炼自己从事专业学科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论文是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也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往往可以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科、科研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科学研究的步骤扎扎实实地做好每_项工作,使学生真正经历科学研究的实战演练,为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养成提供契机。

 

  总之,学生的教育科研素质是提高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保证学生成为合格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应有之意。

上一篇: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现状探析

下一篇: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价值论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