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5-07-29 09:18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自主的生活态度与品格,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素质教育培养的基础和实质,就是发挥和提高人的自主性。为此,应积极构建班级自主教育、自我管理模式,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师生互动,他管引导自主,自主优化他管
  人们常说,小学生扶着走,初中生引着走。怎样才能引好路,使学生进校后留得住,学得好,有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精雕细琢,付出更多的精力。
  1.开展主题活动,鼓励自主参与,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自觉的生活才能踏进更高的境界。”当代初中生处在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伴随着引进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一些“洋垃圾”也会顺水飘来,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使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自私、任性等习气。在处理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时,往往只注意自身的东西,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和集体利益。针对这些问题,我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如“成人与人才”主题班会就给了学生以最直接的生活教育。班会由学生朗诵诗歌拉开序幕到展示“班级风采”图像结束,都由学生设计、自行主持,而每一项内容都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教育,“珍惜每一个日升日落,珍惜属于生命中的分分秒秒”的呼唤,将永远鼓舞着该班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取。
  苏霍姆林斯基说:“设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何谈爱祖国,爱人民。”亲情教育,是我班开展的又一个主题教育。“亲情教育”主题班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父母,丁剑锋同学声泪俱下的忏悔,震撼了同学们的心灵,使他们更爱父母、爱学校、爱祖国。
  实践证明,开展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吐露心声的平台,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能很好地相容、相助,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劲头。
  2.建立自主管理模式,发挥主体作用,培养自主能力
  任何教育和管理,只有把制度和要求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能力再强的班主任,如果只靠自己单枪匹马,想把各具个性的学生管理好是不可能的,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呢?我们知道,任何创新思想与活动都带有极强的个体色彩。个体只有主动参与,置身于活动之中,凭借自己有别于他人的独立努力,才能体现其个别性,也才有独创性。为此,我班的班干部实行定期“竞争上岗”。选举程序是自我推荐—竞选演说—民主投票。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教育自己,在我班的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活动,发展个性,完善自我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进行自主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引导学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自主教育。
  (1)开展争创先进小组活动
  参评项目每日检查公布,每月总评,颁发流动红旗。通过争创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学会自律、律人。
  (2)评选优秀,树立榜样
  这既可以让进步学生体验成功,激励他们再上一层楼,又为其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如评选“每月之星”、“十佳”学生、“三好”学生、优秀班团干部等。我班还组织学生参加了文艺节目比赛、校运动会和跳绳比赛、毽球比赛、书法比赛等。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品格、知识、能力上的锻炼,而我班定期开展的评选活动,既强化了活动的外在价值,又调动了学生继续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二、内外结合,关注社会民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德育要带来好的教育效应,就要在内容上反映两大实际:学生思想与社会生活。不触及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内容,难以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同样,不触及社会生活的德育内容也难以使学生的内在要求转化为社会行为。因而,我班结合本地区出现的“富而轻狂”、“富而思赌”、“富而不学”的社会现象,以“富而奋进”教育为切入点,把班级生活融入社会,开展了下列活动:
  1.纵横对比,找差距,思奋进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纵向对比,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在工业、农业、教育、道路交通、旅游业等方面发生的巨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情。
  2.学习英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为了引导学生把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密联系,我班开设了“雷锋传人”的讲座,介绍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如今,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成了学生的座右铭。实践证明,把学生生活融入社会,充实德育内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 山东省沂源县鲁村中学)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教学改革的方式创新

下一篇:浅析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