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老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12-06 00:48

  摘要:《老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包含以道为本的世界观教育,上德无德的道德观教育和清净无为的人生观教育。《老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无为而治、不言之教、贵柔守弱、知足不争和致虚守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借鉴老子教育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核心内容,注重主体的道德认同和清净无为的人生价值借鉴,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注重从方法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致虚守静来达到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老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1-0082-03


  老子的思想以哲学思辨见长,《老子》一书也是他关于哲理的主要阐发。因此,学界对老子的研究也大多着眼于其对思辨哲理的阐发,但是联系老子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背景,透过其富有哲理性的思辨之言去辨析其内在的思想实质,我们不难发现其思辨哲理中还隐含着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包括自阶级社会就已有其形而没有其名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老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老子》一书的题眼是“尊道贵德”,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培养尊道贵德的圣人亦成为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围绕着如何“尊道贵德”,老子展开了一系列富有哲理思辨特色的论述。


  (一)《老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以道为本的世界观教育


  作为道家学派的始祖,老子创立了“道”的理论,建立了以道为本的宇宙观、世界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向我们展示了“道”在时序上、地位上的优先性、超越性,它不仅创生、养育着万物,而且长久地存在。


  2.上德无德的道德观教育


  “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38章)道出了道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虽无意为之,却是真正的有德,下德是有意而求之的德,本质上是无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告诉人们,真正的大德只于道是一致的,只有效法道,才能修成上德,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


  3.清净无为的人生观教育


  老子希望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满足正常的物欲需求,但不希望人们物欲膨胀,奢侈腐化,因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章),因此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9章)、“知足”的主张,强调要节制过多的欲望,抵挡住私欲膨胀对道德的侵蚀,要求人们学天道,要日益其虚,日损其欲,做到“无私”“无欲”,就会“得道”,进而修成上德。


  (二)《老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在物的语境中表现为“天道”,而下放到人的语境中,则表现为“人道”,是人们生活与行事的准则。“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道”为主,“德”为从,“德”是“道”的作用和体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阐明了道之本性是自然的、道的运行也是自然而然的,正是这种自然而然,“道”才可以长久不衰地运行存在,才可以“无为而无不为”(37章),“为无为,则无不至”(3章),因此,不难看出,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肆意妄为,而是“道法自然”,遵循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反对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只有依此去治理国家、修身养性,才能达到无所不为的效果。


  2.不言之教


  本质上,“无为而治”和“不言之教”是一致的,“不言之教”充分体现了“无为而治”的原则。所谓“不言之教”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无需强迫和灌输被教育者,而是通过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榜样,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良好行为示范中得到启发,在不自觉中接受教育。老子认为,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是无可比拟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然后有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57章)。


  3.贵柔守弱


  老子认为,贵柔守弱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之道,往往也是人的致胜之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表明了争强好胜必遭祸害,相反,柔弱居下可得保全,不仅如此,“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更是表明了看似柔弱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智慧和能量,以至于达到无往不胜、无坚不摧。


  4.知足不争


  贪欲的无限膨胀和对名利的肆意追求导致了道德的日益沦丧与价值的不断缺失,因此,老子认为要节制私欲,就要做到“知足”,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只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44章)。并且知足了,知道适可而止了,自然就能做到不争,所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惟不争,故无尤”(8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章)。不争不是消极放弃,只是意欲通過不争,反其道而得到更好的结果,达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66章)的境地。


  5.致虚守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老子在此论述了要先做到致虚守静、极致坚实,在此基础上“观复”,然后可以“归根”,由“归根”到“复命”,是一条基本的规律,认识这个规律就是“明”,就符合“道”,就能长久,终身没有危险。并且也只有致虚守静,在虚静无为的状态中,人才能“涤除玄览”(10章)达到澄明的“道”的境界。


  二、《老子》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培养“尊道贵德”的圣人。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上其他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人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动员人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虽然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老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区别,但在道德上的追求具有一致性,并且老子关于如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的论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教育理念的传承


  1.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老子确立了以“道”为本的宇宙观、世界观。老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宇宙。由宇宙论到人生论,再延伸到政治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整个脉络。但老子“道”的宇宙观并非仅仅处于一种宇宙本体论的考量,更多的是为了迎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徐复观曾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人生哲学的副产物。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老子以他的哲學智慧看到了宇宙观、世界观对人们实践活动的巨大影响,因此向上推出了他的以“道”为本的宇宙观、世界观,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寻求的终极依据。同样,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重视世界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的形成,决定着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核心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滋润社会,为奋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2.注重主体的道德认同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18章)。老子曾猛烈抨击儒家的仁义礼信等外在的道德规范,认为这些是对人的异化,但并不能因此认为老子意于道德决裂。在老子眼里,道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即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才是真正的有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真正的德是与道一致的,是通过效法道,在虚静无为的状态中达到的不被外在道德形式束缚的内在的自然之德,是内心获得的一种认同。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通过主体的内心感悟而形成,也只有靠主体的自觉才能实现,迫于外界压力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并不是真正的道德。所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进行道德观教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枯燥的道德规范的灌输,而应循循善诱、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注重提高人们在认知上、情感上对道德的认同。人们只有在内心认同的基础上,才会自觉地践行符合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才有可能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主动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调节、约束。


  3.清净无为的人生价值借鉴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对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今天的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严重损害世界的和平稳定;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凸显,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资本主义人生观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价值选择趋向务实化。对经济利益的最大追求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往往不再以其对社会做出多少贡献为标准,而代之以财富的多少、权力的大小。老子主张满足人们的正常欲望,但强调要抑制过多的私欲,私欲太多只会带来无限纷争,上至国家之间的战争,下至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要解决冲突和战争,就要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谦下不争,要潜心修道,修身养性,达到无为白化,清净自正。老子的人生观固然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其少私寡欲、清净不争的主张,对于净化人类日益急功近利的心灵,缓解矛盾,促进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教育过程的启迪


  1.道法自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


  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表现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道虽创生、养育了万物,但并不因此自居,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无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顺乎自身发展的本性,自然而然,从而达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章)的境界。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原则的确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把握二者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然后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炼之以志、导之以行,引导受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正确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


  2.不言之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法


  老子所谓的“不言之教”,指的是教育者要多进行身教示范,以自身的良好行为给受教育者树立典范,通过无形地感化和引导,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自觉,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味人生,感悟“道”之本相。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示范性,书面的教育内容,远比不上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无形感化作用,做到以身作则,如此就能达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37章)的境地,在无形中影响受教育者进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老子的“不言之教”启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向受教育者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针,原则,尽可能让人们在直观上感受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内容、方针、原则寓于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在满足人们需求、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3.致虚守静—一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老子曾猛烈地批判儒家的外在伦理道德规范对人的束缚,在老子眼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才是完成教育目标的最重要途径。老子认为道的本性是寂寥虚空的,人的本性亦如此,只是因为受到后天的影响和对名誉、利益、财富的过度追求,才日渐浮躁,脱离本性,所以老子提倡人们“致虚极,守静笃”(16章),“涤除玄览”(10章),在虚静无为的状态中涤清杂念,抛却妄见,清澈心灵,感受自然本真带来的人生的至高修养境界。这种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方法虽然带有一些唯心主义和直觉理想色彩,但在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对于人们摒弃过多杂念欲望、净化心灵、回归生命正途多少会带来一丝曙光。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获得预期的效果,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受教育者能否主动接受。单方面的思想道德内容的灌输,单方面的实践活动的举行,如果少了受教育者的共鸣和互动,所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思想道德规范无论有多严格,如果不能被受教育者从内心所接受、遵循,就很难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工作的中心转到受教育者一方,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反省意识,提高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受教育者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老子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难免带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烙印,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老子的思想都不是正确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对于老子所留下的宝贵的思想遗产,我们应去芜存菁,汲取其思想中的精华,更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作者简介:鲍兆飞(1978-),男,汉族,江苏睢宁人,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习近平教育理论下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

下一篇:建构在线教育理论的时代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