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发挥手机短信平台教育作用 创新党员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16 14:21

论文关键词:手机短信短信平台党员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为创新党员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平台。手机短信具有普及性、针对性、时效性等特点,在党员教育中,我们应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清手机短信平台在党员教育中所具有的优越性;遵循教育本质,把握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原则;强化具体措施,提高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探求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新平台、新模式。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利用好这一平台加强党员教育,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改变传统观念,认清手机短信平台在党员教育中所具有的优越性

  

  1.手机短信延伸面广,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人员分散难集中”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经常采取党员集中现场培训的形式进行,但受党员工作地、居住地分散等因素制约,教育培训覆盖率往往不高,尤其是老弱病残党员及流动党员,更是难于集中、难于覆盖。短信教育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利用手机短信覆盖面广的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不需集中也能对党员进行教育,形成党员无论是在家外出、城里乡下、工作休闲都能了解政策、接受教育、获取信息、的良好局面。

  2.手机短信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枯燥乏味难接受”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常常以专人讲授或书本学习为主,这种单向传输枯燥乏味、效果差。短信教育中,可以将党员分成党员干部、机关党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类别,根据不同类别党员的思想特点和工作需求,分类发送学习培训内容。比如对于党员干部重点选择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廉洁奉公等类别的信息;对于农村党员重点选择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市场动态等类别的信息;对于流动党员重点选择党建动态、就业创业、维权服务等类别的信息。党员接收信息后,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反馈,变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3.手机短信时效性快,能有效解决党员教育“信息滞后难凑效”的问题。传统的党员教育培训往往内容单一固定、时效性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短信课堂紧密联系当前时事政治热点、群众需求重点、业务工作难点发送短信,能极大地提高学习培训内容的时效性。短信教育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时效性快的特点,在党的重大政治活动或做出重要决策之际,及时向党员编发相关内容的手机短信,使党员第一时间了解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在面对重大事件和急难险重任务时,通过短信向广大党员及时发出号召、做出部署,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二、遵循教育本质,把握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1.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党员的岗位不同,素质能力有高有低,他们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比如老党员与新党员,对党性的感悟就不一样;干部党员与普通党员的思想觉悟不相同。为此,短信课堂在内容设置上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目标,确定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要求,搞好分类指导。一般来说,在内容设置上,要同中求异,各有侧重。如就干部党员和普通党员层次不同,就应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干部应作表率,普通党员应唱主角。教育应该是针对什么层次的党员开展什么教育,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把上级的指示精神与教育对象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员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在党员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中要做到尊重党员、理解党员、关心党员、帮助党员。首先要畅通民意渠道。利用手机短信的优势,为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与党的事务与决策、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创造现实条件。广大党员处在基层建设的第一线,对基层最知情,也最有发言权。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迅速收集民意,最大限度的听取党员的意见,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其次要真心关心爱护党员。要强化服务意识,把关心和服务党员作为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第一职责。要经常关心党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党员的休假、婚恋、住房等实际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消除其后顾之忧,从而进一步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3.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员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党员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短信教育更要遵循这一原则,力求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教育效果。在短信教育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要注重“实际”。党员教育要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党员思想脉搏,贴近党员工作实际,贴近时代发展步伐。另一个方面要注重“效益”。党员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活动,其中也存在着投入与产出的效益问题。由于短信教育在人力、资金和时间上投入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

  4.坚持平等互动原则。平等互动原则的基础是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手机媒体的应用,为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短信教育者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完全脱离了配合以眼神、体态、手势和语调的手段开展思想教育的工作方式,代之以短信内容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必须坚持平等的教育理念,为互动教育打下基础。互动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思想上的充分交流、情感上的充分沟通,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能敞开心扉,向党组织汇报真实的的想法,党组织也能根据党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因此,在短信教育中,教育主体要改变居高临下式的教育方法,以平等的态度促进教育中的互动,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强化具体措施,提高手机短信在党员教育中的实际效果

  

  1.打造完备的服务平台,开创党员教育的特色阵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手机的党员越来越多,为服务平台的开通创造了条件。在服务平台建设上,由通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撑,依托移动通讯短信服务技术,在组织部门建立手机短信发送接收平台,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对党员开展短信教育,全力打造短信教育服务平台。同时,为确保服务平台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发送到广大党员手机上,还要建立“党员信息库”。将有移动手机党员的姓名、职务、手机号码等基本情况造册登记,最后统一输入到“党员信息库”中,便于调查和信息采集。

  为保障短信教育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短信教育的实际效果,应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由移动通信公司提供技术保障,远教中心具体负责对短信平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系统操作上要指定政治上可靠,技术上过硬的专人负责,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确保短信平台的顺畅运行。另一方面,要建立领导审核责任制。在短信发送之前,都要对短信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经过主管领导签字备案,方能通过短信平台发送。严格落实短信发送的各项制度,对于出现的纰漏,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过完善短信教育的各种保障措施,确保短信教育平台的顺畅运行,提高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

  2.精心设计短信内容,提高党员教育的实效性。短信内容要根据《党章》、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中心任务、以及党员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来确定。在内容设计上要注重突出重点、覆盖全面的原则。一是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创新理论的教育,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二是突出党的基本知识和优良传统教育,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突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四是突出科技和专业知识教育,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利用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党员教育,内容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保障短信平台的顺畅运行,又要满足党员教育的需要。其一,要建立短信数据库。短信数据库是保障短信平台顺畅运行的基础,组织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编写出精练简短、通俗易懂的文字短信,丰富短信教育内容。将短信内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时期要求分门别类输入数据库。其二,搞好短信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聪明才智,面向党员征集红色短信,收集整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国内外时政要闻,党建知识等各类信息,并严格把好短信质量关,选出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新颖活泼的短信,纳入信息库,确保短信教育内容的宣传效果。

  3.重视短信教育的反馈环节,完善党员教育的服务功能。反馈环节是短信教育过程中沟通与传递信息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党组织了解党员教育状况的必要环节,它在教育中起着沟通与传递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短信教育的反馈环节,及时收集和处理各种反馈信息,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性。

  首先,畅通党员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党员反馈信息。短信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实现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沟通,为了获取直接有效的反馈信息,党组织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平台,指定专人负责,针对党员的反馈信息进行分类根据反馈内容进行归档,针对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党员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及时反馈给组织,让党组织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提高办事效率,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在收集好反馈信息后,党组织要根据党员反馈的内容,以及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及时处理。在信息的处理上,一是回复要及时,要急党员之所急,想党员之所想,真正为党员考虑,及时为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二是处理要恰当,对问题的处理要有理有度,有章有法,恰到好处,既解决了党员的问题,又不违背组织原则;三是态度要端正,对党员反映的问题,要从事实出发,客观公正,以理服人,力求问题的圆满解决,让党员满意。○

  

  参考文献:

  [1]成长春.网络思想教育新论[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海亭,孙君清.党员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徐绍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实效性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议运用赏识表扬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下一篇:不必再做语篇教学的 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