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5-12-15 10:54

摘 要: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象入手,提高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解读,再结合初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五大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出的背景
  现象一:我们的同行经常这样抱怨:“数学教学太难了,同样的内容,我反复的讲了三、四遍,学生还是听不懂。这些学生真是笨,简直就是一个猪老壳。”
  现象分析:他们的抱怨,实际反映了一个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一模一样的说明教师的教学没有新意重复教学。既然第一遍讲解学生没有听懂,就说明教师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或者设置的教学坡度不切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至于学生不能接受。教师再一次讲解就应该调整教学,如果仍然按照第一遍的教学方法重复一遍,非但不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反而浪费时间。也就说明重复教学是无效教学,教学质量是低下的,而这种不反思的教学、只埋怨学生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现象二:数学是门理科性的学科,其证明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片面的追求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变化的鱼》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图片,一位潜水员手拿照相机对鱼拍照,这时音乐响起,这时教师突然大发感叹,生活多美好,自然多奇妙,学生还沉浸在美妙的歌声和绚丽的画面中,什么数学问题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课不知是语文课、美术课、音乐课还是数学课?其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了。
  新课改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生命的活力。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由于认识杀过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不够透切,只是课程改革出现了某些偏差,因此,新课程不仅是一次“改革”,而且是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的革命,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深入研究课堂,深入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追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到更好的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体说,数学教学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
  有效性: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程度的评价,踏实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的考察来衡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者教学效率=有效地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100%。
  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运用“最近发展区”实施分层次教学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相同知识所需要的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若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2、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质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果。因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1)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体性学习时间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2)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时间。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次关系吧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又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愈加紧密。还应该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
四、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成效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有效性教学观念得到了初步转变。在实践中教师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和有效学习能力为重点,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始终以提高教学效益、效果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效学习意识,打破传统的“低效,低质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得有质量、学得轻松。
  2、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实践探索,我们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的途径与策略,培养了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数学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课堂内外的和谐发展。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有了很大改变。我们通过开设有效教学专题课程渗透,进行有效教学课外辅导、学生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有效教学活动形式,有效地开展学生对有效学习方式的理解和领悟,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意识和有效学习能力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山. 雷开全. 严先元. 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 四川大学出版社.
[2]称厚德.有效教学.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3]马夏. 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会, 2003

上一篇:谈如何转变差生工作的思路

下一篇:浅谈中职幼师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问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