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时期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策略的问题和方法写

发布时间:2015-07-21 08:51

  摘 要 当前,师范生普遍存在教学技能训练不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职业适应期较长等“缓苗”现象。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使师范生将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与一线教学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学法因其独特的课程性质,在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出在教法课堂上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策略。
  关键词 师范生;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8-0025-02
  1 师范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缓苗”现象
  当前,在我国,教育虽然已经向社会全面开放,任何一名公民,只要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就能够考取教师资格证,具备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基本条件,但从目前全国各个地区的教师招聘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仍是各类师范院校和职业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因为这些师范学生都基本经过专业的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师技能训练,为从事教师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各类高校、职业院校所设的师范教育专业仍旧承担着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任务。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这样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教育一线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精深学科教学论知识、较强教学技能的新课程教师;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所具备的教学技能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会备课,不会板书设计,不能组织教学,更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以致许多师范生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要从头学起,练习教学基本功,学习基本教学技能,在经过一段相当于入职前培训的职业适应期后,才能逐渐成长为合格教师。这是目前师范类院校广泛存在的师范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缓苗”现象。
  2 出现“缓苗”现象的原因
  一些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师范生过程中对职业技能重视不足,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力度不够,训练方法简单,缺乏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体系;其次,在很多师范类院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单一传授和灌输,忽视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使师范生远离一线教学,对教学实际了解不足,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二者不能良好转化;再次,有的师范院校安排了教学实践环节,但其实践教学环节单一,方法较少,基本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缺少“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能使师范生的理论知识顺利转化为实践教学技能,从而出现所谓的“缓苗”现象。
  以上主要是从师范院校和各二级学院的教学实践出发所总结出的原因,也是师范生职业技能缺失的主流观点。在这些观点中,忽视了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提高的重要阵地——教法课程。要从单科课程的角度,特别是教法课程(也称教学法、课程与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出发,来审视师范生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这是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和提高的奠基石。
  从目前师范院校的教法课堂来看,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主导,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硬性识记理论的状态,教学形式、方法单一。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缺少教学技能训练环节,如学生模拟教学训练、教学实务处理、教学技能展示等环节。
  3 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策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法课上如何统筹安排学时、科学合理地进行师范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呢?笔者以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践为基础,在借鉴国内外师范院校教学成功经验的前提下,总结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教学技能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各类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课程,具有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也存在缺陷和不足。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内容来看,一直以来这门课程重视理论讲解灌输,轻视实践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处于从属地位,甚至会被舍弃。课堂教学内容脱离一线新课改教学实际,学生对远离教学实际的空洞知识理解浅薄,记忆不牢,兴趣缺乏。
  其次,从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教材来看,各种版本教材均存在内容较多、理论知识繁杂的情况。大多数教材追求大而全,内容涉及课程论、教材论的方方面面。而现实情况是,在一般师范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的课时比较少,多在50~70课时之间。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多,学生训练较少,使得“教”与“学”之间脱节,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
  再次,从教学对象来看,在很多师范院校,小学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开设时间一般都比较晚,安排在大三、大四这两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教育学、心理学甚至教学论的各种理论,知识储备已经相当丰富,缺少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同时,师范院校的教育对象是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经过2~3年的师范专业学习,学生思想心理已经很成熟,基本具备了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包括独立设计完成一节课这样的能力,缺少的只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训练机会。
  面对这样的课程现状,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整合现有教材,调整教学内容,重点讲授那些实用性强、与实际教学工作密切相关,可以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教学内容。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这样的先进理念引领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大胆调整。首先,将72课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理论教学,36课时;一部分为实践教学课时,也是36课时,增加实践学时比重,为进行教学技能训练打好基础。其次,调整理论教学的内容,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上。
  通过表1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一章的重点讲授的是实用性强、学生参与性强、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内容。同时,由于理论内容面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讲练结合,使理论与技能两者有机融合,从而帮助学生积累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性知识。
 通过这种做法可以看出,训练师范生职业技能要在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进行。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兼顾长远,避免空泛的说教;技能训练不断强化,贯穿教学始终[1]。
  合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安排教学技能训练环节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要学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有效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法课堂中,笔者设计了课前五分钟朗读、课前十分钟说课两个环节来进行技能训练。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究其实质是“读”的教学[2]。鉴于此,笔者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安排五分钟朗读训练这一环节。首先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朗读一篇自选的小学语文课文;朗读完后,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播放关于该篇课文的范读文件,形成对比;接着,全班学生讨论该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指导点评并打分。这样安排在训练学生朗读技能的同时也熟悉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以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说课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另一项基本教学技能。说课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既是说课者教学素质的集中反映,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3]。因此,说课训练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说课是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其职业素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学中,笔者把说课训练的时间安排在讲完说课的理论之后。先让学生了解说课基本知识、掌握说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在课堂上训练完说课技巧后,再让学生学习写说课稿,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说课。学生说完课后,全班同学点评,教师做总结点评并打分。这样进行说课训练,既能培养师范生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能实现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的目的,还能提升他们将来就业时竞聘教师岗位的优势。
  总之,师范生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中最具专业性的部分,对于从事教法课程的教师来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自己的课堂上多动脑筋、巧妙设计,将其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为师范生将来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以上两种措施,学生对教法课程增强了兴趣,明显提高了教学技能训练质量,促进了师范生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缩短了“缓苗期”,使师范生在用人单位较受欢迎,职业竞争力大大提高,为地方基础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洪早青.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2]刘国辉.高专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策略探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8).
  [3]程全.说课: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方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5).

上一篇:高职数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应用方案探析

下一篇:微课的评价定位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