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模式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13:07

  

第1篇:兴趣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文明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上好每一堂课,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灵活运用,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氛围,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设置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参与故事的发生、发展,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广,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意识都很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举手,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上超市”一课时,笔者根据城市学生的便利条件,先让学生在周末由家长带领或与小伙伴一起去逛超市,上课时又通过观看课件和教材中的图片等形式,让学生回想自己逛超市的情景。然后分组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因此,教师只有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景交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传统教学要不断更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机地渗透进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小学品德课,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教材入手,从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入手,用教材中的生动事例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角色,引发共鸣,达到“以情育行”的教学目的。


  讲“平安回家”一课时,让小朋友扮演交警、司机、过马路的行人等,一边模拟表演过马路的游戏,一边唱儿歌,所有小朋友都踊跃参加,乐此不疲。这样的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互动,构建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手段。关爱、理解与尊重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放下架子,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每一个学生,客观评价、宽容对待学困生,以表揚鼓励为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只要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以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就能信任、亲近教师,就会对你的学科产生兴趣。


  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品德教学营造健康的环境,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展学生兴趣。只有如此,品德课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欧美元

  第2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用“学案导学”模式探析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很有意义。新课改提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协调知识以及能力之间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2.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案导学”教学重点强调创新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十分有效的途径。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重在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一种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


  二、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习题化问题。作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案的科学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思想品德堂教学的任务能否达成直接取决于学案的水平。可是大多数教师仍然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看重分数,单纯地加大学生的课业以及习题数量,学案导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习题课,完全摒弃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本质意义。对于此类情形,首先,必须要转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理念,摒弃过去教学中只注重分数和成绩的传统,让教师能够意识到题海战术的弊端,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2.反馈评价的模式化问题。评价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反馈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会因教师教学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教师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只是运用单纯的模式化评价,不是修改学案、安排考试,就是对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的表现做实时的反馈评价。对于这种情形,首先,运用面批、谈话、写评语等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反馈评价。其次,创新评价形式,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内部成员互评、组与组间相互评定以及师生之间互评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评价主体,让评价更具说服力。


  三、学案设计与编写内容分析


  1.将教师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划分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展示与实践的机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将教与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促进二者相互协调。


  2.编辑学案时,要使学案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通过学案的引导将学生独立思考的潜能激发出来,当教师以此学案进行教学时,使学生不仅仅掌握知识,还能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


  3.編辑学案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动向。针对不同学生在智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编制不同的学案,使学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升学案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即将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一致。


  四、结语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新萍

  第3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时政教学


  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成熟最关键的阶段,思想品德教育时政教学对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充分利用时政资源,对教材的深度进行延伸,有利于弥补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性的缺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命力与教育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时政教学的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源于生活,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如果局限于教室时,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多维度的时政情境创设的课堂,将课堂教学从封闭式转变成开放性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时政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仍很严重,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问题的根源主要是在于许多的政治教师把课堂当作“照本宣科”的理论说教,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造成知识与能力相脱离,教学与教育相脱节,无法在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淡化了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科学内涵。而时政教学的课堂不只是要知道怎么样有效地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是非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在时政方面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组织各种相关的活动,将社会上的热点时政引入其中,锻炼学生的时政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并通过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实践的机会,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收集整理利用材料的能力,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样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性的思想品德课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时事政治的方法


  1.选择有代表性和有说服力的材料


  大千世界相同的材料有很多,我们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一定的影响,能使学生易懂又有一定说服力的材料。比如,在讲授《关注经济发展》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将时事政治渗透入课堂教学中。我们知道,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去生活,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都要受到制度的制约,人类的活动内容来源于生产实践,而现实的生产实践活动要与时俱进,更新理论观念和抓住生机,将理论应用到现实生产中去,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关心国家时事,了解国家政策。我们可以结合美国的微软公司、苹果公司、中国华西村的发展,向学生阐述科技创新、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国策有更深入的了解。


  2.选择真实、具体、可靠的材料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讲真理,使学生明白道理。就习近平讲话这一素材而言,我们不妨将其视为导语和学习的材料,设计这样的问题:


  (1)习书记所言的“小康社會”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它的发端、提出和实施的轨迹是怎样的?该问题直接引导学生阅读本课教材,甚至需要查阅一定的资料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如此设问,起到“投石兴波”地激趣和引导阅读教材的效果。


  (2)你能从讲话中发现我国的哪些基本国策?该问题直击本课学习的主题,讲话中所列举的内容较多,需要提炼出来,究竟是否准确、全面,还得依靠对教材的权威解读,从而达到导学的目标。


  (3)习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讲这一番话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该问题是将我国的基本战略和基本国策放置在世界大背景下审视,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政治家所具有的世界眼光和远见卓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好地培养民族自信心,激发深度的爱国热情。


  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探讨过程,思维就会处于纵横聚散的多维空间里,激活多方面的知识,拥有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能够使他们领会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经纬,提升认识高度,对于教材的解读就会非常深入,能够产生独有的发现。由此可见,深入链接教材,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时政资源的教学价值。


  总之,现在的思想品德教材,其内容丰富,紧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好地与时政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另一种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的思维去诠释教材内容,去挖掘教材里的教育内涵,逐步让学生养成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


  作者:贾灵惠

  第4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不强,而且比较爱玩,如果教师一直是照本宣科地讲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会感觉到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乐趣可言。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快乐教学的策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快乐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快乐教学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去学习,这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激发,就会充满学习的激情,而且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是很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轻松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知识。因此,快乐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是必要的,具有很好的教学意义。


  一、快乐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


  快乐教学的实施是有其自身的必要性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做到这一点,大多数教师只顾去讲述课堂内容,没有关心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也没有注意学生的兴趣,没有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氛围。快乐教学的实施,正好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到很开心,愿意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不能再一味地只顾讲解知识,要改变以往沉闷枯燥的课堂,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气氛,做到寓教于乐。所以,快乐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实施具有必要性。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快乐教学的策略


  1.教师要去寻找一些快乐教学的素材


  在快乐教学中教师要去寻找合适的素材,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实施快乐教学。这些素材是需要提前准备的,并不是在课堂上随便说几个,因此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在报纸或者杂志上寻找和知识相关的素材,而且这些素材需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是通过一些电视节目,或者一些广播,所以教师在平常生活中要去留心这些素材。素材的种类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些时事,一些道德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网络上的热点等等。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好的案例也可以是好的素材。在寻找到这些素材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记录在教案上,与课堂知识进行整合和筛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使快乐教学很好地实施。


  2.营造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快乐教学的实施,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相互配合才可以使教学活动顺利地开展,这也是快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首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学生也需要尊重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听讲,不应该在下面交头接耳,破坏课堂秩序,这是学生要做到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应该有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区别,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样学生才会感觉到课堂的温馨,才愿意去学习。其次,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在学生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无论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教师应该首先给予表扬,然后再指出其中的不足,学生在听到教师的表扬后,心中是愉悦的、快乐的,这样他们的学习激情也是高的。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然后针对这些不同的看法再进行讨论,解释学生心中的疑问,共同进步。最后,教师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定期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谈心,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暖,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那么学生在课堂上才敢于发言,这样学生才可以放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3.教学方式要多样化,促进快乐教学的开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的教学方式也随之产生。快乐教学的开展,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化的特点,但是教师与学生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而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多媒体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把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实施是必要的,可以很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开展快乐教学的各方面工作,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快乐教学顺利开展。


  作者:王世芳

  第5篇: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一、思想品德课堂提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提问模式单一,提问内容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思想品德课堂的提问方式大多格式化,常见的提问模式如下:含义是什么?认识和了解……有什么作用?应该怎么办?对学生来说,这类问题缺乏新颖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多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念下来,缺乏独立思考。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僵化,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只知其表,不明其里。


  2.提问难度、思考时间设置不当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快速回答,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缺乏充分思考的时间,无法提供详尽的答案。此时,教师往往会给出标准答案,并快速进入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环节。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过分依赖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对知识的记忆不深刻,课堂提问不能发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


  3.提问形式单一,缺乏互动


  提问形式大多为单向式提问,即“教师提出问题—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的环节。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学生往往被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常有学生因害怕答错而不愿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这样会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单向式提问在思想品德课上长期应用,会导致学生产生惰性思维,逐渐失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把控问题的难易度,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把握提问时机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尽量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难易度给学生预留相应的思考时间。此外,在课堂提问前,教师应先做好适当的铺垫,点拨思考方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内容,再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举一反三,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一课为例,在讲完知识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案例回答问题,如“案例中的主人公拥有哪些权利,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等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加深记忆。


  2.注意提问技巧,创新提问模式


  格式化的提问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教师要创新提问技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提问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教师在提问前穿插一句“以我们班×××同学为例”就能快速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这种方式不能滥用,要顾及被举例学生的感受。第二,提问中还可以穿插身边的趣事,营造轻松的提问氛围,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为例,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身经历,并提问“同学们打算如何规划未来,塑造自我新形象”等问题,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对话,能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使课堂氛围更融洽。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这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3.关注提问对象,恰当选择回答对象,并给予相应奖励


  在课堂上出现被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满脸通红、不知所措的现象时,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处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课堂陷入尴尬局面。因此,教师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时要仔细斟酌,预测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选择地请学生回答。


  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的答案。对主动回答的学生,不论答案对错都应当予以鼓励;对回答精彩者,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教师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应以中肯为主,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并以委婉的方式表明其不足。


  三、小结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教师要在授课的基础上创新提问方式,在提问过程中把握提问时机,注意提问技巧,关注提问对象,并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提问行之有效。


  作者:应丽萍

上一篇:日语教学实践创新应用问题及对策本科论文(共5篇)

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