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重视师德建设构建

发布时间:2016-06-23 10:22

  和谐校园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着师德修养。文章从师德建设的地位、和谐校园生态标准、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阐述加强师德修养对建设和谐校园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把这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社会和谐归根结底要靠提高国民的素质,国民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学校要培养出和谐社会的高素质公民,教师的责任举足轻重。

 

因而,承担义务教育教学的学校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精干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抓师德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遵守职业规范,明确师德的重要地位及违反师德的后果

 

  师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师德师风不仅仅是只与教师有关,更不是只与个人有关,而是与国家、民族、与整个社会紧密相关。因而,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关系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素质,要达到高质量的教育,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我们知道,最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等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再一次被写进章程,国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视的,在规定师德标准的同时,也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不可触犯的10种师德禁行行为,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等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部对失德实施了零容忍的政策,不仅加大了对失德教师的惩处力度,而且从根源抓起,建立了他律的师德约束制度,并形成了高压态势。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学生们的眼里,教师就是完美无缺的榜样,享有绝对的权威。因此,无论教师有意无意,对学生都会起到榜样作用,这个榜样,不是正面的榜样,就是反面的,因而教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要起到正面的作用,因为它最直接、最经常、最深刻。教师的言谈举止、行走坐卧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人必先正己。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情动情以行导行。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为指引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事实上,对于教师来讲,根本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的。关键是用什么去育人,用什么样的观念、思想、道德去育人,有没有自觉的育人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要清楚自己在德育途径中承担的任务,努力发挥自身和本职工作的德育影响力。

 

  二、以生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生态的基础

 

  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再抱着师道尊严唯分数论理念的教育工作者已不合时宜,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什么是和谐校园生态?就学校教育系统而言,和谐表现为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我们认为,和谐校园应该是一个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学校教育规律而构成的教育生态的平衡系统,它应当是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态平衡,具有科学、民主、平等、尊重等精神内核,具有人文关怀、人格尊重、精神沟通、心灵互动等核心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是和谐校园之灵魂。

 

  现代教育应当关注社会生活的变革,反映现代科技的发展,打破单一的课程观、保守的教材观、机械的学习观,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有机结合与多维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创造愿望才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力才能得到激发,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只有这样,和谐的教育生态一旦形成,必将会使三方受益。

 重视师德建设 构建

  在这三方中,学校是重中之重,是育人的重要基地和乐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创建和谐的课堂和和谐的班级:和谐课堂是以教室为载体,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和良性互动、整体优化,使学生能够健康、主动、乐观、开朗、活泼、和谐的发展。[2]创建和谐课堂要求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交流情感;运用激励和谐的有效评价。从而达到师与生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文本与人本的和谐。

 

  和谐的班级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创建和谐班级要求班主任:创建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人人主动并乐于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放手管理,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三、以生为本是建立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厚爱那些缺点多的学生,越是缺点多的学生越要多鼓励、多表扬。因为他们平时得不到表扬,对表扬的需求就更迫切,别看他们平时吊儿郎当,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其实他们心里特别喜欢表扬,这时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表示都会使他们受到鼓舞,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转换成上进的力量,所以老师对缺点多的学生更要多表扬。要把对后进学生的头痛变成心疼,否则批来训去,学生没了自尊心,破罐破摔可就难教育了。教师对后进学生要深爱、厚爱、加倍地爱。

 

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多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以表扬。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绝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大做文章,要和学生一同分享快乐,这样做学生才会受到鼓舞,吸取力量,大踏步地前进。对学生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积极因素越抓越积极!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终究是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孩子。是孩子就会犯错误,我们的任务是让学生接受错误的教训,取得经验,而不应当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因此学生犯错误时适当的宽容是必要的。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最崇高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3]

 

  让我们每一位有事业心、责任感的现代教师都从内心里牢记陶行知老先生为我们树立的教师职业信念: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我们深信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深信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化为助力;我们深信教育师生同生活、同甘苦,为最好的教育;我们深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深信教师应当克服困难,以发展思想及奋斗精神;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决心,必能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生命。”[4]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师德修养,只有深刻理解师德的內涵,充分认识提高师德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才能为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添砖加瓦,才能依靠自己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为教育的发展做贡献。[5]

 

  作者:王岩松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上一篇:新疆双语地区物理专业支教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浅谈在素质训练中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