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计算的手段

发布时间:2015-12-11 16:52

 【关键词】情景;过程;思维;交流;互动;习惯
  无论是传统小学数学,还是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几乎都离不开计算,计算始终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新课程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涵,追求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尽量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促使课堂上不再出现“程序化”的教法,单调重复的练习,改变了以往计算教学中枯燥、乏味。那么如何在扬弃传统教学与落实新课程理念中加强计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必须重新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借助生活情景,创设计算问题
  枯燥、乏味、单调、机械是传统计算教学的最大弊病。针对这一现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教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课文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问题“还原”到有关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中去,在现实情境中动态、生动地揭示出有关计算问题,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如:教学“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时,这样创设情境的:
  师: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身为家乡的小主人,你准备怎样向外地小朋友宣传自己的家乡?
  生1:我们家乡晋宁昆阳,也是是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地处滇池湖畔,景色迷人,环境优美,物产丰富。
  生2:我们家乡有美丽的风景名胜区——郑和公园、盘龙寺、许多滇池湿地公园……欢迎各地朋友前来观光、旅游。
  生3:我们晋宁有很多土特产:昆阳卤鸭、夕阳糯米、普照寺卤腐等,欢迎各地游客前来品尝、购买。
  师:恰好老师的几位朋友周末要到晋宁来玩,到时想带一点土特产回去,请问:现在有哪些土特产?价格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昆阳卤鸭:每只50元;夕阳糯米:每袋40元;普照寺卤腐:小罐30元,大罐100元……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请同学们帮忙策划一下,买什么土特产好,买多少,该付多少钱?
  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领悟算理,很自然、很有意义地展开了“整十、整百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
  正是“朋友要来旅游,想带回土特产”这一情境的创设,赋予“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以极大的现实意义,学生自然能真切感受到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到计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起主动参与计算的兴趣和愿望,而真正的计算训练也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二、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已习惯了的思维方式:从教材的知识点出发,思考如何复习铺垫,如何以旧引新,如何突出教学的重点,如何通过层层的练习,为学生设计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学生不用经过自主的、艰苦的探索就轻松获取知识。从新的教学理念看,这样教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大大缩小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只有亲历数学,真正“触摸数学”,所学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在教学中要改变以例题示范、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把例题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的素材,为学生留有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交流,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有充分展现自我的时空,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时,先让学生笔算24×2,说说计算方法,接着让学生改变第一个因数(24)中的一个数字写成另一道乘法算式。(写写看,你能写出多少个)学生积极主动,写出了很多算式:
  14×221×245×228×246×284×2……
  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怎样分类?你发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两题尝试计算,最后自编一个数乘一位数的式题进行计算。象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让学生尝试教材上生硬的例题和教师提供的题目,而是通过改题、分类、编题等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数学形成的过程,扩大了计算的思维的空间。
  三、提倡算法多样,注重互动交流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重要观点。它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教材在计算教学中,挖掘了许多有利于突出算法多样化的素材,凸显了同一个问题的多样化算法,为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拓展了空间。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算法多样化”只是一种手段,绝不是目的。鼓励“算法多样化”,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种算法,而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鼓励、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适时地点拨,肯定有创意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在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教材虽然比较关注“凑十法”这一基本思路。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允许学生采用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计算方法展示出来,提供大家探讨。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运算、体验,感受各种方法的优劣,逐步优化,从而使学生经历“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简便”的基本算法的动态生成过程。一般来说,学生首先采用的计算方法,往往是其原有认知经验的真实表露,而计算方法修正、完善的过程则是其思维发展的过程,是其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算法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算法多样化”的意义所在。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生怕学生出错。时时的提醒和对学生错误的层层设防,把学生的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一起掐死在萌芽中。社会心理学家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rdquo ;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以生为本”的角度来看,过去那种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往往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了,“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就等于限制他们自由的意愿。”所以,计算教学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权利,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经历思维碰撞,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如:计算小数加减法,学生往往会受到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列竖式时:会把小数的末尾对齐造成计算错误,这对于刚刚接触小数加减法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最容易出现的惯性错误,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及时将学生的错误反馈出来,让学生辩一辩,论一论:能把小数末尾对齐进行加减计算吗?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在学生们积极热情的辩论中,学生再一次明白了:同一数位上的计数单位相同,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才能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也才能直接相加减。算理是越辩越明,错误是越辩越少。
  五、培养学习态度,形成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根本,也是传统计算教学的精华。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题目都要校对一遍,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洁美观。
  4、口算和估算的习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通过口算训练、口算比赛等途径提高口算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6、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帮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总而言之,纵观目前的计算教学,我们既要发扬课改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要继承传统计算教学的扎实有效做法,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教学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和谐型分析

下一篇:浅谈教学过渡的艺术性的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