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探讨

发布时间:2015-11-11 09:31

本文选自《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版权归原期刊和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请勿抄袭。

 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应用于教育的每一个领域。作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的教育技术素质,从而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能力,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警惕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充分注意到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一、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削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实现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没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社会上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甚至出现了信息技术代替教师论。如果信息技术代替了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无从谈起。
  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曾描述:“当信息高速公路投入使用,上亿本书的内容就可以为人所用。读者可以问问题、印课文、在屏幕上读它,甚至用他选择的声音让计算机把文章读出来。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他的导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传统职责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教育技术——电子教师所替代。的确,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一种崭新的视野、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我们怀着新奇的心情为之兴奋鼓舞。但是技术终归是技术,人们发明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的需要、更好地辅助人的工作,决不是为了代替人。信息技术代替教师论夸大了教育装备、技术、模式、方法的作用或影响,而忽视了人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教育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全面互动和人对人的全面影响,教育信息技术离开了人就是一堆死物或毫无生气的符号。大量事实也说明,中国各地近些年虽有众多占地几百亩、投资几亿元的中、小学,其现代化的装备应有尽有,但其中鲜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学校和教育。更甚者,许多豪华的民办学校并不因其有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而就不会倒闭。这充分说明,教育信息技术在离开“人”的时候其作用甚微。事实上,现代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作指导,要认识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富于生命力的学生,教育过程不仅是认知过程,还是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参与,更是伴随人的情感、人的价值观形成或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学中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作用是其它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尤其在中小学这个以人的信息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因其固有的缺陷,绝不可能代替教师。
  现阶段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多媒体课件和监控学生的上网情况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扮演一个屏幕“放映员”、“解说员”与网络管理员的角色。整个教学过程很少看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使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无所不能,课堂上只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和效果,使学生与教师的直接交流很少,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心也不是很多,师生关系并不密切。据调查,只有少数学生遇到与学习有关的“功课问题”、“学业问题”,才会去寻求教师的帮助,至于其他个人的心理问题,以及情绪问题、家庭问题、交友问题、恋爱问题等,则很少会去找教师帮助。教师课堂上无暇顾及师生关系,课后不积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接触时间变少,也使教师在解决学生个人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有时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粗糙、不得当,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师生关系。冰冷的师生交流产生的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学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学生的不满、不配合甚至排斥是教师最不愿意体验的,它不仅给教师增加教育教学压力,大大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而且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师生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氛围中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能自由而健康地构建自我人格;而教师也可以在师生相互尊重、合作、信任的氛围中发展自己。学生的认同、获得成就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更能加深教师对专业的理解与认识,促使教师主动追求专业发展。
  二、大量滥用信息技术,抹杀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
  近年来在配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同课教师都差不多用同一个复制或下载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千篇一律,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于是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教师反而处于次要地位,被课件牵着走,让教学失去了创造力,让教师失去了创新的灵魂。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所形成的差异。每个教师应该都有他自己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人格魅力,有他们对不同学生对象所应用的不同的授课方式。
  现在,每一学科都已经形成网络教育资源库和各自潜在的教学模式和规则。信息技术使这些教学资源和模式引领教师迅速成长,但大量滥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一味模仿,缺乏应有的灵气和创新,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只有教师的个性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为此,教师在学习教学资源和领会教学模式的同时,千万别忘了因材施教,要彰显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
大量滥用信息技术,使教师失去了创造和思索的心灵,更多的则是破坏了教师继续自我学习、继续自我研究的积极性。过多地利用教育资源库,使现在不少年轻教师不像以前的年轻教师那样刻苦奋进、执着创造、默默研究,甚至是否能快速把教材吃透,把教法掌握都存在问题,教师自己都希望别人对自己是授之以鱼,又怎能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之以渔呢?这不仅是单方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危害,也是对学生的危害、对整个教育的危害,大量滥用信息技术,折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教师的专业发展需 要不断加强自身培训和学习,但是教学、教研、培训和学习不能一味地跟在别人的后面照搬照抄,否则你永远不会有独特的思想和建树,更不可能成长为一位名师。
  三、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迷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正普遍应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这对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信息技术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先进的教育技术,其作用得到了广大学校和教师的肯定。但是,由于片面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一些部门在评价学校的现代化水平上,把装备现代教育设备的情况作为主要标准,把是否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量标。但由此一来,一些学校和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信息无所不能,只要应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甚至认为,一节课如果不应用信息技术,就不是一节好课,不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落后。这样的导向使现在许多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过分依赖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过程的现代化考虑得则比较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忽略了“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目前,教师的培训主要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培养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如PPT的制作和使用、Excel的使用、几何画板的使用、网络搜索、音视频的制作和使用等,业已成为教师必备技能。大多数教师不论是参加专业培训,还是自我学习,其关注点多局限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上,认为只要依赖娴熟的现代信息技术,就能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当然,对一节课或一篇课文而言,学生的领悟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应用的教学信息技术。但是,教师仅仅具有娴熟的教学信息技术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专业知识。否则,即使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再高超,手段再灵活,教学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还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成为研究者,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教师还应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作用,必然会限制教师的全面发展。建设一支能广泛、熟练使用现代化教育装备与技术的教师队伍是现阶段师资队伍现代化的任务,但如果把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的成熟度上,就会导致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主次不分、迷失方向。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现代教育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但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肯定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充分注意到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教育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项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只能是教育艺术的一种辅助手段,只能服务于教育艺术,不能独立于教育艺术之外,教育是教师自身修养与知识才能的综合体现。如果教师把教育的实施当成了一种技术的应用,就必然造成教育日趋僵化,使其蒙上阴影。如果教师专业发展把“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信息技术的成熟度上,就必然导致教师专业畸形发展。我们只有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利弊,恰到好处地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好信息技术的作用,使教师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基于移动学习的中小学交互式英语学习系统的开

下一篇:基于SCILAB与Tcl/Tk构建中学几何教学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