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化学论文

巧设情境,激活化学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6-11-05 16:54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首要特征。化学实验既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设置、呈现教学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法。化学实验以其真实性、趣味性、形象性、启发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信息。实验教学情境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化学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要求设置和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化学问题。如在碳酸氢钠性质实验教学中,可以改变罗列性质的简单做法,而是围绕碳酸氢钠举些例子。如日常生活中,焙制的馒头、糕点为什么疏松多孔呢?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为什么不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再比如常见离子的鉴别,单纯分析既枯燥又不容易掌握,如果是请你测定家用化肥的成分?你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把厨房中的两种白色粉末区分开(食盐和纯碱)?……用这些自然的,社会的生活实际,往往使学生爆发思维的火花,引起无穷的遐想,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二、趣味情境,激发实验兴趣

 

  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教师要取得教学上的成功,不仅有赖于自己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品德及合理的能力结构,而且还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过氧化钠与水滴水生火实验是钠化合物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实验,该实验的结果能证明两点:(1)钠和水反应有氧气生成;(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有些老师认为要证明上述两点,实验中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壁就能达到目的,何必加不易成功的实验呢?心存疑惑的老师若能更深层次的思考,不难明白该实验的目的除了证明上述两点外,更重要的是创设趣味实验教学情境,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正因有滴水生火的实验,使本节课富有生机与活力,为教师创设趣味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供很好的素材。有些老师把它作为魔术引入,有些作为趣味情境展现,有些作为实验探究等,使教学收到出乎想象的效果。趣味性实验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把握好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做好滴水生火实验,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创设好趣味实验教学情境。

 

巧设情境,激活化学实验教学


  三、问题情境,增强求知欲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再也不能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和传声筒,而要成为导演和教练,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催化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自主活动中,解决困惑。

 

  在滴水生火实验中,脱脂棉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燃烧起来,是什么原因使操作实验不易成功呢?学生由此查找资料、交流、探讨找出实验不易成功的原因及不足之处是:1.滴水时脱脂棉迅速吸水而潮湿,等把湿棉花上的水气化挥发干要吸收大量的热和等待较长的时间。2.敞开环境产生的热量和氧气易散失,温度达不到燃烧所需的着火点。3.不便于学生观察且腐蚀石棉网。教师鼓励学生对该演示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教师通过积极创设这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的问题情境,巧妙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引领学生在探索中积极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仅仅把学生当成等待填充知识的容器。四、探究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材料的不同,可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相同。如对实验现象进行现场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原电池》一节时,我们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每组都有导线、电流表。分步探究使电流表发生偏转的条件。(1)菠萝、西红柿、桔子、铜锌电极;(2)菠萝、西红柿、桔子、铜铜电极;(3)稀硫酸、铜锌电极;(4)稀硫酸、锌锌电极;(5)稀硫酸、铁铜电极;(6)氯化钠溶液、铁铜电极;(7)氯化钠溶液、铁石墨电极;(8)稀硫酸、镁铝电极;(9)氢氧化钠溶液、镁铝电极。在分步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清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闭合,再加氧化和还原。使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

 

  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被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一环,每个教师务必要深入体会新理念,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扮演好情境的主动创设者和高级伙伴的角色,承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当前所学知识,从而赋予它们新的意义。

 

  作者:康晓丹 衷明华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22

上一篇: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探索

下一篇:材料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