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9 12:56

  摘要:每个时代的青年都被赋予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九零后乃至零零后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大多数成长环境良好,形成了积极、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但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社会压力,他们会感到迷茫。那么,面对这群“新新人类”,怎样去理解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管理


  一、阿坝的独特长征文化


  我校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阿坝州是全国唯一的藏羌自治州。地处于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的交汇部位,是新疆、内蒙、甘肃、青海、宁夏、陕西构成的马鞍受力中心。红军长征在阿坝境内累计活动时间最长、召开的重要会议最多、面临的条件最苦、进行的党内斗争最激烈,阿坝人民为红军长征做出了重要贡献。阿坝是红军长征继遵义会议之后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之一——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阿坝州的各族人民用牦牛和青稞支援红军北上抗日,不少藏、羌青年跟着红军告别家乡,参加了革命。红军在阿坝州转战停留16个月,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阿坝州停留一年零六个月,留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沙窝会议、毛尔盖会议和巴西会议会址,土门战役、包座战役、绥崇凡懋战役遗址等等以及存留的58篇有关决议、指令等历史文献,600余条标语,38首歌曲,72首歌谣,27篇故事和传说,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以及座落在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内的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在阿坝,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思想、战略、方法、原则。阿坝是毛泽东思想的孕育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试验地之一,是抗日战争方针的形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奠基地之一。


  二、依托长征文化筑牢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爱国主义是提高院校学生素质的基础工程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青年,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阶段,学习任务又比较艰巨,加之多年来接受的“填鸭式教育”,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


  有人认为在院校学生中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严重的“本末倒置”。青年学生不应该只是“埋头拉车”,更应该“抬头看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青年学生报国之志,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当前大学生对祖国缺乏深刻的了解,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他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面临的局势:我们国家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国家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因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他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如何将长征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将红色资源教育渗透到理论教学之中,讲好红色故事。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特点,在课堂讲授中把红色文化历史与相关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阐明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一脉相承性与发展性;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讲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除课堂教学之外,要举行一些活动,如结合班会进行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学生常常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必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习惯养成。


  充分利用阿坝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好实践基地,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坚持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者的有机统一,突出革命传统实践教育、突出改革开放的实践体验、突出个人素质的实践磨炼,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红色基因的生命力。着眼丰富的红色资源禀赋,把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搭建激活、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进一步发挥好学校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的作用,设置红色资源、紅色基因研究的课题项目,加强学术研究,为激活、传承红色基因提供坚实理论支持。继续发挥好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的作用,增强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互动中提升精神境界。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等红色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须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形成具有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须挖掘利用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校外教育因素,使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协调,共同完成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如开办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互补作用,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增强教育合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使校内教育不断向校外延伸。


  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启动红色资源网络化建设工程。开发红色资源学习APP软件,创新红色资源学习载体,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学习方式的延展和创新,建立微课、红色景点、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漫画、红色故事等各类红色资源“库”,使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网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公众微信号,将发掘到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中最深刻、最感人、最富有时代气息、最能产生共鸣的红色经典传递到网络上,让大学生通过新兴网络媒介去认识社会、接受教育、表达情感。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形式的统一化,形成契合不同专业性质的考核方式,突出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的深度思考和体悟。


  总之,学校将通过大力激活、传承红色基因,把这一优势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在大学生中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新的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雷雅然(1987.10—),女,籍贯重庆,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主要研究方向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教育管理等。现任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助教。瓦马康作(1997—),女,四川阿坝州黑水人,共青团员,阿坝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7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试论情感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