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教育改革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6-07-07 11:58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话题。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制仍旧沿袭的是以往的中专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然不再适合当前新形势中的管理需要了。

 

近年来的高职院校体制的改革与扩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课题,此前学校中的教育管理往往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特色化的办学。

 

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发展,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明显,束缚式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学校借鉴了先进的国外发展经验,从自身的实际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实验,效果良好。在未来高等院校的评估中,高校的教学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这促使了很多学校开始进行自我审视,不断加强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问题

 

  ()学生的管理效率不高

 

当前,学校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重点放在上,而没有,多半的学生对于老师是填鸭式的服从。填鸭式教育模式源于苏联,曾在中国沿用多年,这种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被动的学习。

 

因此学生的情绪很难调动,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有时候甚至会有抵触心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发展,使得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状况时往往会无所适从。

 

此外,学生在填鸭式的模式中只能按照老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被动的学习,也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程。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在当前新型化的教学中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忽略学生的主动管理

 

  当前的高职院校管理中专门的学生处,对学生和辅导员的管理可谓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化与主动化管理。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时候,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以及心理的发展中往往与学校设想的相互背离。只有当学校的管理能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匹配时,才能教学相长,良性循环下去。因此,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只有能让学生成长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

 

  二、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以学生毕业为主导,并且设立了很多相应的条件,通过外在施压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此外,每位任课老师教的课程比较多,时间比较紧张,学生比较难和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这种重管理轻培养的观念滋生了相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此外制度化的管理缺乏人性化,使得学生缺乏自觉的维护制度。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这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学生的管理经验,集中培养目标。

 

  当前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职业化的素养、塑造专业技能、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职业化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目的性与持久性,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损耗。职业化的行为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学生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培养个人能力。在当前越来越细的社会化分工中,求职难度增加、竞争激烈,通过实践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此外,学生终身意识的培养需要重视培养学习的持久力。在学生的学习中,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正确的引导认识到学习的精髓。

 高校教育改革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构建学生的企业管理下的自主能力

 

在班级的管理模式构建中,需要建立一套比较有效的管理考核规范,构建结合日常考勤、团体协助以及任务考评的指标体系。其中日常考勤包括学生的自习出勤率、上课的出勤率、班级活动的参与度、有无旷课现象等等。任务过程考评包括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活动任务,比如学习的质量、班级文体活动的参与度。学习考评包括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无反馈与总结。

 

每周、每月纪律委员将团队成员的一些成绩汇总搜集,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算出总成绩,然后将考评结果每月做一次总结。在班级量化的管理中主要运用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高职院校的管理还应当与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差别,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的管理,促进数据发挥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

 

  ()在创新模式下的学生应用评估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分析,学生的管理包括体制性、家庭、个性方面的因素。其中高职院校的管理仍需要遵循行政方面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生的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这在模式的使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发展。

 

从主观角度分析,创新模式下的发展与学生的自身理解息息相关,比如创新模式的内容超越了高职学生的理解,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处于过渡阶段,在基础教育中尚未有足够的发展期。此外,高职院校的学时不长,对于个体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创新模式能否有效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是95后,他们身上有年轻人固有的一种反叛性的特质,对于自身的想法非常执着。95后的学生却大对于生活的认知,在自我判断有着一定的成见,对于实践活动意愿强烈。此外,在高职院校不断涌入新生力量后,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需要了,这就需要不断变革,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管理中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提升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力,在学生管理中不断解决现实问题。在未来的高职院校管理证需要尽量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作者:周慧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上一篇:对大学生三自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吕梁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