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1-16 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激增、路况复杂,道路交通安全已经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戚戚相关。因此需要迫切地需要提高驾驶者的技术水平、思想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关注和培养,无疑可以更好的去应对各种状况,保证道路的安全。

关键词:驾驶员 ,心理素质, 道路安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日新月异,车辆增多,交通发达,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严重局面和复杂情况面前,客观上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很强的驾驶员队伍。但伴随而来的道路交通多样化、复杂化,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驾驶员心理素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1. 驾驶员的侥幸心理。在行车过程中,任意妄为会形成侥幸和紧张心理。有的驾驶员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按照操作要求驾驶车辆,遇到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或已经预感到可能发生的问题,不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而是靠碰“运气”。明知超速超载、车辆带“病”上路、无证驾驶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危害,但是由于存在侥幸心理,自认为技术高超而又未必能被交警查到,只要运气好就可万事大吉,因而强化了他们的侥幸心理,对违章驾驶根本不予重视,但他们却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驾驶车辆,行车中心理一直处在复杂、多变、波动的状态之下,深怕被查处或发生事故,遇到险情时很难全神贯注,沉稳操作,不是惊慌失措,就是反应迟缓,影响行车安全。
  2. 驾驶员的心理情绪。在行车中遇到各种情况会引起驾驶员恐慌和焦躁心理。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行车时,驾驶员要受到外界的,人为的和出乎意料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使驾驶员心理发生变化。如车内环境变化会引起驾驶员情绪不稳定;道路平坦会诱发驾驶员驾驶单调形成道路催眠;弯曲道路由于车辆连续转弯产生厌烦心情;车辆拥挤和堵车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情绪;遇交通事故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由于各类心理的重复出现会诱发驾驶员心理反映的严重改变,出现急躁、松懈、麻痹、骄傲、自卑、精神过分紧张心理,这些心理在驾驶员面对实际或想象中的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这种不合理的情感支配下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有的驾驶员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干事举止失措,不顾前因后果,开赌气车、拼命车,具有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地配合,达到眼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容易失误,影响行车安全。
  3. 驾驶员的心理压力。在新形势下,竞争日益激烈会使驾驶员产生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据交通部门近几年的事故统计,由于交通行业的无序竞争,家庭负担的压力,使驾驶员在长期紧张生活中造成了心理扭曲,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劳等问题,尤其对暂时失败者,由于主观利益愿望与客观之间出现差距,则可能造成驾驶员背着思想包袱或带情绪行车,这样他们有可能对安全于不顾,带着极大的逆反和利益所求心理驾驶车辆,在这种逆反对抗心理的作用下,有意与同行争雄斗气,甚至会强行超车会车,以寻求精神安慰和心理平衡,影响行车安全。
  4. 驾驶员的疲劳心理。长时间行车会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当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心理素质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进行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与驾驶员直接有关系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活动能力,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在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下行车,首先会使驾驶员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各种异常情况,其次是四肢酸懒,哈欠连天,动作的准确率明显下降,行动迟缓,手脚不听使唤,再次是情绪低沉,烦躁不安,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厌倦心理,心理情绪常常不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行,影响行车安全。
二、 提高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1. 驾驶员必须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影响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受社会上各种不正确的人际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气,不能正确的把握是非标准;有的人心胸狭窄,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和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因此,驾驶员应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顽强的意志力,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凡是要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消除心理上的逆反心理,有一种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安全责任感,真正做到,车行万里路,时刻保平安的思想素质。
  2. 驾驶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可以帮助纠正驾驶员不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信念、习惯,约束行为,可以调整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驾驶员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热爱驾驶工作,明确自己的责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日常行车中,以交通法规为准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坚决不做违反交通法规、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自觉维护交通秩序,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开赌气车、不开英雄车、不开带病车,发生矛盾主动礼让,出现意外尽量忍耐,坚持文明行车。
  3. 驾驶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驾驶汽车时要求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准确,反常心理活动必然导致不良的后果。驾驶员在行车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当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时,要进行自我调解和疏导,用各种方法缓解消极情感,尽量减少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提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反应能力、精神承受压力和自我控制调节的应激能力。养成坚定、顽强、沉着、果断、机智的品格,不为情绪左右,不为外界事物分散精力,形成安全驾驶所要求的心理。能用正确敏捷的思路,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果断、安全有效的处理日瞬万变的交通情况。确保行车安全。
  4. 驾驶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是承受艰苦工作和精神折磨的物质基础,身体状况不同,也会造成对待挫折态度的不同。驾驶员要能适应艰苦条件下的劳动,身体应该完全没有影响驾驶工作的疾

上一篇:新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与系统设计研

下一篇:谈中国画课堂写生中的"三病"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