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入手促进学风好转的措施探

发布时间:2015-11-07 09:22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与发展的面临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风状况却呈现整体下滑趋势。实现学风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通过教学管理部门规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引导、约束和规范的功能。

关键词:高校;管理;制度建设;学风

学风就是指一个学校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群体在求知过程中培养和形成的具有倾向性和稳定性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它是校园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校风、校貌的重要标志,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凝聚集体、促进学校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当前,高校学风状况令人堪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自主性差、学习无目的、无计划、考前突击、考试作弊等问题,这些都是近年来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学风建设的直接后果。学风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体制和管理问题的集中表现,需要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的齐抓共管,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需要充分利用制度加以引导,利用制度进行约束,利用制度进行规范。
一、加强宏观指导,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基本规律。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高校教学评估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突出学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和规范高校学风建设工作。鼓励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学风建设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督促高校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和专业特点探索营造个性化学习氛围。推动学风建设工作向规范化、具体化和科学化发展。
二、完善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度,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机制。
发挥管理在学风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高校政务、教务、学务等各职能部门应当达到无缝对接,协同管理,疏通信息,明确分工与责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环境。
(一)健全组织结构,实现学风建设全方位覆盖
一要成立校院两级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既要有全面领导、又要有实际落实,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纵向联系。
二要结合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学风建设规划。特别是二级学院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要有明确目标、阶段任务要有分解,学校要将学风建设的实施情况和院系学风状况列入二级学院年度考核指标,确保学风建设扎实、有效进行。
三要建立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学院内部应当形成党政领导牵头,教学和学生工作人员参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覆盖各个班级的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学风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工作安排。
四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收集教师、学生反馈信息,保证师生关于学风建设方面正当、合理建议能及时反映到学风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全院上下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为学风建设出谋划策的积极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学风建设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做到切合实际、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首先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对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其中陈旧的,不再适应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加强对执行各项管理工作的督查,既然已经做到有章可依,就必须扎实做好有章必依,违章必纠,并且,要对广大师生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精神、将规章条例的内化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提高师生对制度的执行力。
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对涉及学风建设的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一是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职称评定和职务聘用制度。应当建立以教学创新为导向,以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教学评价管理体系。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要明确校院两级管理权责,充分发挥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院对教师常规教学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在各项测评办法中体现教学创新的价值,体现出教学效果的差别。要消除工作环节中的制度障碍、政策冲突,使教学工作可操作、可监督、可量化,配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推动学风建设,搭建与现代大学组织架构和运行相适应的人事制度体系。
二是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上课效果、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都应当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来反映。所以教学评价体系应当满足导向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面性等要求。它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教师师德师风、教学安排、实际效果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价。教学建设评价的直接对象是众多的学生群体,以涉及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内容为评价载体,以客观反映出每一个评价对象的学习状况和实际教学效果为根本目的。
三是要完善评奖评优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拼搏精神。高校最基本的功能是育人功能,学生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表现在知识水平的提高,具备求学精神、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甚至比获取知识对学生更重要。在学风建设中应当充分利用利用制度作引导,特别是在考勤制度、考风考纪制度、评优评先制度、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的建设和落实过程中,都要体现学风建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挂钩,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多种奖励方式,在物质、精神方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通过公平公正的评选机制,充分发挥评奖推优的积极导向作用,促使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人才质量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而学风状况又在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方面起着首要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不容错过,高校必须切实深化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以规范的管理推进学风建设,以严格的制度保障学风建设,才能实现学风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赵统堂,常瑜,赵心恬.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
[2]孙玉伟,董俊斌,付建军,李金华.大学生学风建设调查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3]吴乐乐等.高校理科院系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作者简介:董华明(1978--),男,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上一篇:旅游管理教育发展分析

下一篇: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