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浅谈共青团工作理念创

发布时间:2015-10-16 09:12

摘 要:主体间性提倡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模式:用交互主体性取代单一主体性,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相互理解来化解主客体间的压迫关系,用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共青团工作应从主体间性思想中汲取新理念,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共青团
引言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特征的一个经典概括。“现代性就是短暂、过渡、偶然”,现代社会特质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居于一种漂泊不安的状态之中,带来了现代人一系列的社会认同危机:对社会的疏离感、人生终极意义的模糊化、信任感的消失、社会价值观的紊乱、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的社会。如何让青年走出社会认同这一社会学危机,以更好地驾驭现代性的各种后果,是共青团工作者所应有的担当。
  韦伯认为,理性是将现代从传统社会当中剥离出来的重要力量,瓦解了传统社会的宗教图景,促使现代社会走上“自我确证”,为自己确定规范的道路。现代社会于是确定了“主体性”这一现代的原则,并且在“合理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领域。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优越性所在。主体性将人从神的庇护下解放出来,使“自由”与“反思”成为现代人的两大思想武器。同时应该看到的是现代性亦是现代社会的危机潜伏之处。现代社会的诸多问题逼迫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工具理性向交往理性转变。
1、主体性的困境
1.1主客体的二元对立
  主体在把握自身以及把握外界的时候,将世界作为客体加以审视,并使自己对知识的获得和运用得以合理化。在社会活动领域,人有自证合法性的要求以及获得社会认同的需求,但是突出主体性的人将他人视作客体,同时又时刻处于被他人视作客体的危险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紧张对立。在政治领域,统治者也有命令必须得到服从的需求,但是这个需求实现的程度依存于服从命令的一方对统治的正当性的认同程度。这同样带来一种紧张关系。
1.2一体化社会的分裂
  主体性不仅使理性自身,还使‘整个生活系统’都陷于分裂状态。[1]主体性的反思原则打碎了传统社会的一体化,认知理论、审美、道德实践问题依据不同的内在逻辑实现合理性,确定各自领域的价值标准。它们各有自己的独特模式,并依此形成大相径庭的行为方式。正是这种领域间的冲突决定了社会的各自矛盾。[2]现代人遭遇了自然与精神、判断力与想象力、知识与信仰的对峙。自由、反思的主体再难以回到一体化的过去。民族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赋予现代社会一体化的任务,但是民族自由作为一个集体概念与社会成员的个人自由和国家公民的政治自律依然发生了冲突,这三种自由相互处于分离的状态,并且相互竞争[3]。
1.3工具理性的泛滥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同时又不得不以他人作为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无论是行动、思想还是观念,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依照效用、效率的标准来进行衡量,理性变成了单纯的工具。观念被看作物件、机器。语言已经降低为只是现代社会的巨大的生产装备中的一个工具。[4]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工具理性所笼罩,主体最终必须臣服于有目的的秩序而陷入千篇一律的功利主义氛围中。
2主体间性的突围
  客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恢复一体化的社会图景,主体间性是一个积极的努力。主体间性试图用交互主体性取代单一主体性,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和相互理解来化解主客体间的压迫关系,用主体间性的一体化力量,来反抗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的权威。
2.1理想的人际状态
  理想的人际状态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承认,彼此存在高度认同感。但是主体若从以自身为中心的理性出发,那么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压迫、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斗争。主体间性要扬弃主体性的首先是主体间性承认他者作为主体而存在,承认他者的自主权利应该得到珍视。主体间性意识到对他人所要求的合理的共同的生活结构的破坏终将影响到每一个人自身,意识到他人存在的分裂即是对自身存在的否定。因此,主体间性从他者的视角出发与作为互动参与者的自我建立起联系,要求主体之间必须学会接受使用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称的视角,在行动的立场上使这些视角相互转换。他者的视角促使不同主体穿透彼此之间的强硬立场,在要求自己自由行动的同时又必须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对他人有利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彼此之间达成一种客观有效性的共识。在满足他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自己。自我为他人所认同,与他人达成思想的共鸣与矛盾的和解。
2.2主体间性的实现方式
  主体间性的实现方式是经由交往与对话达到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生存环境的局限与束缚时,要通过关于彼此需求的对话,来决定彼此的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目标。主体间的对话不仅对认知领域的真实性、对道德实践领域的正确性提出有效性要求,同时也对主体间交往的真诚性与正当性提出有效性要求。主体之间只有通过以理解为取向的交往行动,用相互承认的个体之间的主体间性取代自我意识,才能确立起共同的生存环境,从而对各自特殊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3、主体间性给予共青团工作的启发
  当前,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剧,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出发点差距加大。个人的主体意识日益突出,人们关于生存和发展的期待不断增高。而青年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人生道路充满无限可能,未来前途充满不确定性。青年抵御风险的能力尚不完备,在面对外界的社会环境时,更容易产生被客体化的压迫感。如何营造青年群体健康成长的环境,给予青年群体与外界建立起主体间关系的对话空间,是共青团工作者要深刻思考的课题。
3.1启动对话机制
  相互理解与认同是建立在主体间对话的基础。对话是共青团组织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利益诉求的方式,也是青年了解共青团组织价值标准与社会目标的途径。经过对话,理解得以成为可能,主体间性得以确立。当今,网络为实现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的对话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媒介。要充分运用论坛、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关注在青年群体中人气高的网站,通过跟帖、回帖等方式对年轻人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利用网络等媒介建立起共青团扁平化管理模式,打破科层式的管理模式 ,打造共青团组织与青年之间、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比如,《天天向上》栏目、团福建省委的共青团系统扁平化管理平台等都是互联网时代共青团为加强与青年群体的对话所作出的积极尝试。
3.2以服务为主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变化引发了当代青年从文化价值到社会心理方方面面的变化。共青团组织在青年群体中陷入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对于青年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恢复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的一体化模式,不是要重新确立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群体的权威性,而是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为青年创造充分的成长空间。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对青年的服务意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走进青年、直面和贴近青年,思考其所关注的话题,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充分利用团组织所掌握的政治、社会资源,为青年谋求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维护青年群体的合法权益。
3.3动员青年参与社会管理
  共青团组织要鼓励青年以各种方式参与社会活动,激发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创造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增强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团组织尤其要注重扶持青年自组织的茁壮成长。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来的青年自组织为弥补社会与青年之间的裂缝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青年自组织存在力量弱小,形式单一,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青年自组织的发展空间。培育不同类型的青年自组织,发挥青年自组织的主体性,汇聚不同青年群体的智慧与力量,填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空白领域,是共青团组织推动青年工作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第25页.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56页.
  【3】[德]哈贝马斯.欧洲的民族国家——关于主权和公民资格的过去与未来[J].曹卫东译.
  【4】[美]詹姆斯·斯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M].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4页.

上一篇: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课堂观察中的合作问题和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