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产业集群信息联盟中的知识共享

发布时间:2015-10-07 09:16

摘 要:在产业集群信息联盟内部企业间知识共享具有天然的优势。信息联盟的介入能够极大提高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成功性和效率,形成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提高集群内部企业的信任度,拓展知识共享渠道。

关键词: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知识共享;中小企业
知识共享成为中小企业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但在共享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企业间信息共享的成功与效率。产业集群信息联盟是集群内企业以信息为纽带,以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共享手段,按照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制度组成的信息联合体。集群内部企业具有地缘性的集中性,产业的相关性,在知识共享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知识共享的优势
  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知识共享,是指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建立信息联盟、搭建交流平台、制定共享契约的基础上,实现集群企业内部相互之间或者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学习,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在产业集群内部进行信息共享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1、知识相关性强,知识共享优势明显
  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企业知识间的相似程度越高,企业文化的相容性越强,共享的优势越明显。产业集群具有地域的集中性和产业的相关性,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上具有无可比拟的相似性与相容性。技术开发相似性越强,参与企业知识共享程度越高,知识共享的意愿越强烈,知识共享的效率及水平也就越高。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知识相关性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重复的可能性就会大增。如果企业间各自为政,会浪费大量的资源,成本和风险都会相应增加。通过知识共享,协同进行技术开放,无疑是降低成本分担风险的最佳选择。
  2、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知识共享成功率高
  信息联盟内部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不但可以大幅度助力企业科技创新,降低其风险与成本,也可以使科研机构的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但在实际情况下,两者间知识共享渠道却并不畅通。科研机构作为知识提供者,面临高风险,如果企业倒闭就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中小企业寻求科研机构支持,面临高成本,要支付高额的信息服务费用,难以做到双赢。
  但如果以信息联盟为单位与科研机构合作,为科研机构与企业提供共享平台,可以降低知识提供者的风险,也可以降低知识接受者的成本。进而提高联盟内部企业与外部机构的知识共享成功率。
  3、通过知识共享形成更强有力的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其实质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集合体。通过知识共享,企业间优势互补,会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集群信息联盟作为集群内企业知识共享的核心,当所有企业都把不同的核心能力进行互补和共享,就会形成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新核心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影响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知识共享的因素
  1、知识共享资源
  在知识共享中,知识提供者和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存量都会对知识共享水平产生影响。知识提供者的知识存量越丰富,越有利于联盟间知识共享的顺利进行;反之,则越不利于中小企业技术联盟间知识共享的进行。而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存量越丰富,其和集群中其他企业的知识相匹配、相融合的几率就越大,从知识共享中获益就会越多;另一方面,也越能将共享到的知识资源与自身知识进行整合、创新,获得收益,从而促使其在联盟进行知识共享时选择知识共享策略。反之,知识接收者则不愿意选择知识共享策略,从而阻碍中小企业技术联盟间知识共享活动的进行。
  2、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共享水平,共享效率成正比。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的拥有者大多倾向于独占知识,以保证自己企业的优势地位。而知识的接收者则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代价获取最多的共享知识。所以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信息联盟需要给予知识提供者合理的必要的回报,让其在知识共享中获得收益,才会促使其做出知识共享的决策。这种收益包括物质回报,企业威望和声誉,以及获得他人拥有的知识的受惠机会等。而知识接受者能否意识到知识共享的意义,能否做出知识共享的决策,同样对知识共享的顺利达成产生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越强烈,知识共享成功的可能性越高。
  3、知识共享能力
  知识提供者的知识共享能力,是指其能意识到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并将该隐性知识转化为知识接收者可以吸收的显性知识,然后将其成功地传递给知识的接收者的能力。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共享能力,是指从共享中识别出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将该知识消化、吸收,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进行知识创新,从而获得收益的能力。知识共享能力越强,知识共享的效能越高。
  三、加强产业集群信息联盟知识共享的对策
  1、信息联盟的参与和管理,完善知识共享机制
  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有天然的需求,却未必能自然地发生。信息联盟的参与会促使知识共享的成功,而信息联盟的管理则会形成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大大提高共享效率。完善的知识共享机制包括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信用机制等。
  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是信息联盟内部企业间信任的基础。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希望知识共享的企业间缺乏全面了解,存在戒心,共享流于形式很难形成协同效应。信息联盟作为第三方必须起到监督的作用,定期检查共享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若发现有企业做出了损害共享联盟利益的行为或者违反了共享企业间的约定,信息联盟就会迅速做出反应并提出出对该企业的处理情况以及应急策略。从而有效地降低信息联盟内企业的机会主义和投机主义行为,保障了知识共享环境的健康。
  激励机制是对知识提供企业的肯定与奖励,可以鼓励企业知识共享的积极性。这种激励包括信息联盟协助共享企业间建立合理的报酬体系,给知识提供企业更高的企业威望,也包括给知识提供企业更优惠的共享条件等。信用机制就是建立企业知识共享的信息档案,不良的共享行为记录在案,在以后的知识共享中受到限制;而信用记录优秀的企业,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多的青睐,更多的优惠。
  2、建立良好的集群文化,提高企业间的信任度
   集群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升级,是产业集群整体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经营理念,是由集群内部 企业文化共同集合而来,又反过来影响到集群内部所有企业。信息联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集群内优秀集群文化的形成,例如挖掘集群产业历史,加强企业家的联系,进行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培训等等。良好的集群文化,会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与自豪感,极大提高企业间的信任度。而企业间的彼此信任,是知识共享形成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高度的信任感对企业制定知识共享决策产生正面影响。信任度越高,共享的时效性、可理解性、准确性以及知识共享的程度也就越高。
  3、完善知识共享服务平台,拓展知识共享渠道
  为联盟内部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是产业集群信息联盟职责之一。知识共享包括硬件环境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也包括软环境人际情报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联盟为依托,建立产业集群中心信息网站,并组织专门的团队进行网络维护与网络推广,确保网站平稳高效运营,这样的网络环境较之单个企业的网络联盟更为优越,更为规范平稳。信息联盟定期召集集群内部企业家集会、交流、培训,会在企业家之间形成更为稳定的人际关系情报网络,增强企业家之间的信任感,拓展了知识共享的渠道。这些无疑会使集群内部知识共享平台更趋于稳定、正规,知识共享渠道也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宋军花.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D]. : 郑州大学,2012
  [2]周敏,李宏,聂规划.跨组织知识管理战略规划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
  [3]李菁楠,邓勇,刘合艳.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
  [4]董小英.知识优势的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上一篇: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