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安全管理与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发布时间:2015-07-10 09:06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安全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探讨了该课程传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本院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项目化、案例法、研讨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改革项目化案例法研讨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逐渐好转,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要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更加严格的企业安全管理、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更加有力的安全监管、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更高标准的行业准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监察条例等,出台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执业制度,提高了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全管理人才的紧缺,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管理人才仍然相当缺乏。因此,针对不同高职院校,开展安全管理与法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院为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学生开设了《安全管理与法规》课程。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大纲要求
高职高专的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从事工业缓解与安全监测分析、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安全管理与法规》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的本质和管理的相关原理,使之具备一定的安全素养,建立基本事故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2)使学生了解我国相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监察条例,以及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等。本课程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二传统教学的弊端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学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以此调整教学策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否定,呼吁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总之,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主,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安全管理与法规》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配合研讨法教学和案例法教学,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08、09级学生中试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大二上期,与已经学过的《安全心理》、《安全认识实习》等课程紧密衔接,与同时学习的《化工安全技术》、《机械安全》相互辉映,为大二下期的《电气安全》、《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打好基础,是本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共90个课时,其中60个理论课时,30个实践课时,采用项目化教学。
四结束语
本课程的教学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这一核心来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改革,运用多媒体、新闻播报、事故视频播放、动画、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全面启发教授学生,采用项目化、案例法、研讨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 要】本文介绍了高职高专《安全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大纲要求,探讨了该课程传统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本院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项目化、案例法、研讨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教学改革 项目化 案例法 研讨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逐渐好转,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非法违法生产现象严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暴露出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必须要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通过更加严格的企业安全管理、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更加有力的安全监管、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更高标准的行业准入、更加有力的政策引导、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严格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监察条例等,出台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执业制度,提高了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全管理人才的紧缺,但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管理人才仍然相当缺乏。因此,针对不同高职院校,开展安全管理与法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院为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学生开设了《安全管理与法规》课程。
一 课程教学目的及大纲要求
高职高专的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从事工业缓解与安全监测分析、工艺设计、技术改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安全管理与法规》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安全的本质和管理的相关原理,使之具备一定的安全素养,建立基本事故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2)使学生了解我国相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监察条例,以及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等。本课程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二 传统教学的弊端及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以传统的教学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以此调整教学策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否定,呼吁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题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总之,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以教师为主,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安全管理与法规》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配合研讨法教学和案例法教学,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08、09级学生中试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大二上期,与已经学过的《安全心理》、《安全认识实习》等课程紧密衔接,与同时学习的《化工安全技术》、《机械安全》相互辉映,为大二下期的《电气安全》、《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打好基础,是本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本课程共90个课时,其中60个理论课时,30个实践课时,采用项目化教学。
四 结束语
本课程的教学紧紧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这一核心来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改革,运用多媒体、新闻播报、事故视频播放、动画、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全面启发教授学生,采用项目化、案例法、研讨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丁文捷、林雪春.抓好技能教育,培养实用人才[j].广东化工,2005(5)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件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丁文捷、林雪春.抓好技能教育,培养实用人才[j].广东化工,2005(5)

上一篇:浅谈医院文化与护理管理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高校信息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