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模型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5-05-25 14:40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教育”阶段。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首次达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9%。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人数已从2002年的145万增加到了2013年的699万。在招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随之产生,从2002年到2012年,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已经从37万猛增到680万。毕业生人数的增多进一步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

  农业院校因其自身存在多种局限性,比如学生多来自农村,综合素质不强、学生对就业当中的技巧掌握不够等,导致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就业统计显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低,许多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职业,导致二次失业现象较为普遍。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2010届本科各专业门类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最高,为31%。若再摒除其他因素,如“被就业”而“刷高”的就业率数据,农业院校毕业生有效就业率远低于相关的统计数据。在全社会就业形势较严峻、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农业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就业能力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解决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对策。但由于当前学术界对就业能力界定缺乏统一性,导致对就业能力的结构分析存在很大的差异,开展就业能力培养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本文旨在从心理社会模型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并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对策意见,为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培养提供参考。

  二、就业能力的界定

  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Feintuch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主要是指个人受到雇佣的潜能,其目的在于鼓励残疾人参与劳动和就业,也有人把它译为可就业能力、可雇佣能力、就业竞争力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就业能力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演变,所关注的对象也由残疾人转变为所有的就业人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就业意味着更多的横向跨组织活动,不断增加的不稳定性和失业等问题。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下,就业能力的概念被当作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由于不同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不同,导致对就业能力的界定也不尽相同。

浅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模型的建设

  在以往研究中,就业能力被广泛的定义为获取并保持职业的能力。基于这一概念,许多学者使用这种单维的,基于结果的定义,仅仅通过个体是否获得工作而将其贴上是否有“就业能力”的标签。这种定义其本质就是同意的反复,这样的定义是基于受雇的客观结果,研究几乎无法证明人格、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一份有薪水的工作,在工作中获得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

  针对当前快速转变的经济形势,Fugate等人提出将个体的就业能力划归到以人为中心的稳定结构中是很有必要的,进而提出就业能力的心理一社会建构理论,认为就业能力是指能够帮助就业者识别和获得就业机会的主动适应能力。这样的概念较以往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有很大不同,以往对就业能力的评价更多的是将适应作为指标,将其看做是对环境改变的反应,而现在的研究更多的以主动性作为就业能力的特点。

  国内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大学生群体。郑晓明(2002)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这种观点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大学生就业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发现、获得并保持工作机会的综合能力。黄敬宝(2007)从人力资源角度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为将高等教育服务转化为人力资本、并能实现这种人力资本价值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学者提出,同缄默知识(又称内隐知识)类似,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定义不尽相同,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和灵活性,包括态度、个性等可变化的核心技能群,就业能力不仅取决于个人拥有的这些核心技能群,而且还与个人所处环境,个人应对劳动力市场的策略以及劳动力市场环境有关。

  三、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模型

  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复杂的综合能力。Fugate等人提出的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模型认为,就业能力包含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即适应性(Adaptability)、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适应性是指个体改变行为、情感和想法以适应环境需要的意愿和能力(Fugate,2004)。Hall(2004)认为,适应性对于应对当今时代职业不稳定是必不可少的。Savickas(1997)将适应性和计划性相联系,认为适应性就是一种应对的准备状态及探索自己和环境的意愿。适应良好的个体对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具有更高的忍耐力,同时能够适应新异环境,跨越组织的界限。适应性还包含在适应维度中的是主动性人格的概念,主动性的人更愿意探索不确定和模糊的情境。根据Seibert,Crant,Kraimer(1999)的观点,主动性人格能够影响环境的变化,在环境受限时保持相对的自如。主动性人格的人同时更容易识别和把握机遇,主动搜索信息,更好地控制情绪、坚持不懈,并具有更高的自我效能、应对能力和自我引导能力。失业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自我效能和问题导向的主动应对方式等因素在再就业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就业能力的第二个维度——职业认同代表了个体在职业环境下定义自己的方式,被称为在就业机会海洋中指引前行的“认知罗盘” (Fugate,2004)。职业认同体现了“知道为什么”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职业动机、人生意义和个人价值等因素。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新的职业环境下会减少对职业轨迹的外部定位(McGreevy,2003),而“内部职业定位”在提供指导时,尤其当个体发现自己在所雇组织之外时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混乱的职业环境下,认同应当独立于具体的工作和组织之外,而代表个体的个人价值、动机和更广的职业兴趣。为了说明这一点,Anakwe,Hall和 Schor(2000)的研究让MBA的学生反思和自己职业相关的价值观、需要和动机(帮助形成或巩固职业认同),结果发现这种反思能够有效地促进目标设定和决策制定。在职业生涯过渡时期(如初次就业、失业期间),使用职业认同来设定目标和制定决策对就业机会的识别非常重要。

  人力资本是指那些可能影响职业提升的个人变量,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培训,技能和知识。人力资本包含“知道怎么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通过职业学习和专业发展活动所构建的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的学习,个体能够发展人力资本,从而建构就业能力。社会资本反映了人际层面的就业能力,和“知道谁”的能力相似,指正式或非正式的职业关系网。实证研究表明,人际交往(认识谁)对自我知觉的塑造至关重要(Eby等,2003),并且能够提供和职业相关的信息和资源(Seibert,Kraimer,Liden,2001)。社交网络同时也能够成为社会支持的资源,从而消除应激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如失业等。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相比以往就业能力研究,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模型在研究范围上由宏观走向微观,即由宏观层面带有普遍意义就业能力的提升细化到具体微观层面个人就业能力的改进;在研究内容上由窄到宽,即由对增加劳动者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研究增加到对劳动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潜在因素的研究;在研究深度上由浅显走向深入,即由传统的停留在对就业能力外在影响因素的宽泛分析转向对就业能力内在结构的深入分析。因此,就业能力的心理社会模型对农业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学生自我发展具有更加具体的指导意义。

  1 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

  随着当今职场的变化,职业环境和工作职位的变化越来越快,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适应性培养。首先,针对入校新生,开展大学生活、学习适应性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方式,培养主动适应的意识。其次,在四年学习中,不断加强学生的计划性教育引导,避免学生困于各种活动,对于学习、职业发展缺乏计划性从而随波逐流。第三,对于毕业生可以采取主题班会和交流会的形式,邀请近年毕业的优秀校友开展角色适应教育,让毕业生尽快适应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2 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制定和落实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在对广东高校五所学校10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13.9%的大学生有清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79%的人只是考虑过,但没有明确规划,7.1%的人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想过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规划,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尤其对于农业院校学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业和科研上,缺乏对职业发展的思考和规划。在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除了按照常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教育,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教育,对大学生四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规划外,还应当进行专门的职业认知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从目前的农业院校大学生择业情况看,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大中型公司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农村、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以及生产性企业的很少,就业地点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能力,让学生在就业机会的海洋中找到指明方向的罗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实现人生意义。

  3 依托专业优势,努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必备条件,没有专业知识作后盾,就无法胜任专业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会失去。因此,在校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抓住宝贵的学习时间,不仅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不仅要掌握现有知识,而且要加强前沿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提升学生的世界眼光。学校应当加大对本科生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和科技竞赛的投入,提高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除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外,通过参加第二专业、辅修专业、选修和自学其他课程等方式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掌握的知识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可调性,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构建核心竞争力,拓宽知识领域,适应社会需求,达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同时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证。科研创新能力是人力资本中重要的内容,也是高校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学习建构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竞赛和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4 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国家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用人单位都对应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同样也是心理社会模型中提出的社会资本的要求。良好的就业信息素养包括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技术运用技巧以及较强的就业信息加工和处理能力,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据就业调查显示,互联网招聘信息、学校就业信息平台、各类招聘会、报纸杂志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占80%以上。面对求职信息流量大、更新快、种类多、范围广的特点,农业院校毕业生要利用职业人生规划等课程,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工具,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规划,有效、准确地获取和提取信息,培养信息的获取、整理、鉴别能力,赢得就业竞争中的先机。

  此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使得他们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给其就业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如学生沙龙、工作坊等辅导形式的开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方面塑造自我知觉,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对今后就业时面试有很好的帮助,另外可以积累一定的人脉,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十分有利,为今后就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源。

  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从而也使得毕业生的就业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更是如此。所以农业院校大学生必须树立大众化择业观,努力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自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构建,这样才能在就业的海洋中扬帆遨游。

上一篇:浅谈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发展

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系统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