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16-01-23 15:17

  一、多元文化的涵义及特点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也就是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简单来说,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1]。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更是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多元文化是当今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它一方面推动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促进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增加了个体的选择机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另一方面,在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彼此激荡与冲突,强势文化的极度扩张,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导优势对外极力推行的文化殖民主义,给发展中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带来很大冲击,甚至威胁到这些国家的政权稳定。

 

  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高度集中统一和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正在被多种异质文化同时共存的文化环境所取代,出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并  存的多元格局[2]

 

  二、多元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立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既可以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朝着一元化方向发展;既可以促进文化侵略行为的蔓延,也可以推动文化保守行为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由简单变为复杂、由稳定变得多变[3]。多元文化容易引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分歧,带来思想道德标准的混乱,冲击着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高等学校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是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影响着师生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共同汇集于高校校园,相互之间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育环境。

 

  大学生对于各种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缺乏必要的判别能力,有些人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批判和解构,留下价值观的真空被伪装成为先进文化的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所替代。同时,随着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世界上各种思潮、理论、主义风起云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相互交错、冲突,国际文化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问题。西方敌对势力也加快了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步伐,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不断增强,途径多样,手段隐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多元文化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高等院校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既不能过度恐惧,也不能不以为然,而应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我们应坚持正确的导向,改进教学方式,掌握主动权,开辟新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努力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正确的导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4]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真正做到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完成其伟大历史使命。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5]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响。” 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趋利避害,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的工作,要讲究方法。灵活恰当的教育方法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主体意识、个性特征等都发生了新变化。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选择、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加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在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要重视对大学生的研究,深刻认识多元文化对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规律,避免一刀切和一味地强化灌输,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主体意识,给大学生以充分的人性理解。大学生不是被动的受体,他们有自己的内在情感、意志与个性,需要教育者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构建和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继承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淀而成的,是人类历史的结晶。每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蕴涵了独具特色的价值信仰、风俗习惯、道德理念、行为习惯等核心特质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凝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实质,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共同财富,体现着人类积极勇敢的精神状态,并能促进人[6] ,类社会的不断前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多元文化的存在与发展要求我们超越原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增加其文化的包容性,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注意以开放的心态,处理好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关系,对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类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古今相承、中西结合的创新道路,才能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吸引力、感召力。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相关的人生哲学,体现着深刻的和谐精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大学校园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求我们把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贯穿在教育过程中,给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文化多元化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培养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不断更新,必须依时代精神调整目标、充实教学内容、更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内容、形式上改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提出了多元化要求。

 

  课程内容必须依据国家、民族、地域的特点,无论从内容上、体例上都要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教学手段、方法上不能仅仅满足于单纯的老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是借助于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辅以高新科技的各类媒介进行多姿多彩的教改创新,使学生不仅喜学、乐学,而且利用最快的方式消化吸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按照马克思教育学说,社会实践是提高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和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获得更多的、在学校和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加深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从而丰富人生阅历。按照社会需要、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三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大学生专业社会实  践,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htmL.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文化多元化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培养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打铁还得自身硬,必须在自身素质上有所提高,知识结构上不断优化,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教育者的主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信息素养等。特别是要具有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鉴别和处理的能力,及时澄清和分析不客观的、错误的信息,把正确客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首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实际,在学习新理论,树立新观念,充实新内容,拓展新领域,运用新手段,建立新机制等方面提高能力。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掌握各种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以适应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政策的投入,明确政治工作队伍的地位与作用、权利与义务、职责与待遇,使他们真正做到有位有为。

上一篇:高职生的挫折教育探析

下一篇:“问题”抑或“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