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4

摘 要:随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分析传统的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索一条适合专业学科特点的职业指导之路,为大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对策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普通高等院校对职业指导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之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很多高校把职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纳入了教学计划。各高校在学习、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指导模式,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找出一种适合不同专业的职业指导新模式。
  一、传统大学生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1、职业指导教学团队专业化程度不高
  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据了解,国外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机构培训获取相应的证书才有教学资格,而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都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或辅导员,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就业指导需要具有深厚底蕴和广泛的知识面,比如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管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并且他们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培训,专业化程度不高;另外部分担任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本身亦是刚刚步入职业门槛,无论从社会经验还是生活阅历上,都无法立即胜任职业指导的教学任务。
  2、就业指导内容缺乏全面性
  当前高校的职业指导主要是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方法和经验的介绍,而忽略了个人职业性格、兴趣,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正确就业观的引导和形成,同时对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涉及的范围也较少;职业指导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在课程中缺少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全面分析;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真正的沟通和交流,缺乏针对性指导。
  3、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狭窄
  当前虽然很多高校从大一就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但却呈现“重两头,轻中间”的现状,即在大一进行理论教学,在大二和大三期间出现职业指导的空白期,到大四再重新开始重点指导,导致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出现断层,无法得到系统实用的全程化指导。此外,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他们因为年龄、专业等问题,就业范围相比本科生更狭窄,就业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研究生队伍日渐庞大的今天,若没做好这个群体的指导工作,那整体的指导工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职业指导理论缺乏创新
  由于目前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的理论的匮乏,职业指导工作往往只停留在表层。比如组织一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学生演讲的内容一般都是遵循一种固定的模式,从自我认识、到职业或者专业知识到自己的规划设计,有具体分析,有长远的思考,也有明确的目标,无疑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有裨益。但是,评委往往只对学生的演讲评分,和学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交流,如果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的职业指导很难达到启发学生认识的目的。学生接受职业指导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让他们认识未知社会的途径,而如果在这种实用性不强的职业指导理论体系下,将很难真正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
  二、立足专业特点,创新教育模式
  大学生职业指导应该根据专业特点,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指导课程,并且把课程有效地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这就必须有一个因材施教的创新教育模式支撑职业指导的整体框架。对于生物科学类的专业,从发展前景看,属于朝阳产业,有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国内的发展水平,与国际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国内的社会需求看,就业形势不是非常乐观;从就业的角度看,此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科研、教学,在医药、农林牧渔、环保、食品、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教学、基础及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因此,依据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目的性较强、内容和专业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创新性地改革传统教育模式,保证职业指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分阶段指导,实现有效的全程化职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已经成为各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重点讨论问题,如何能真正实现全程化且有效的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分专业小班进行指导,在大一重点解决对专业认识和认同,有条件的可以对每位学生进行职业测评,并自我分析和规划;其次,在大二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其他各方面综合能力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考核,由职业指导老师对班级每位同学做出客观的综合性评价;在大三阶段,是就业准备和自我定位时期,根据学生不同的目标进行分类指导,如针对要考研、考公、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的学生,可邀请有相关资深经验的老师进行细致指导;最后大四阶段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已经在为自己确定的目标做最后的冲刺,这阶段可以给他们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拓宽职业指导的对象范围
  随着当前研究生的扩招政策的推出,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职业指导的范围不应只有本科生,对研究生的职业指导也是迫在眉睫。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导致研究生的质量无法保障,所以目前研究生的专业化水平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无法满足科研领域所提出的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对研究生进行职业的指导,增强研究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努力把专业学精、学透,并且能顺利应用于科学研究中去,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重视班主任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从事职业指导培训工作的人员,大都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知识的培训,而目前我们开展职业教育的很多都是辅导员,虽然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职业知识的初步培训,但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可以组织高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有可能的话,可以派遣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到相关就业指导工作走在前列的高等院校考察取经,相互学习和借鉴。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除了辅导员外,班主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师资 力量。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分管一个年级几百名学生,若要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职业指导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班主任就要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充当主要角色。辅导员与班主任共同协作,以班级为单位,这种指导模式能够有效地深入到每位学生,从而达到全面的指导效果。
  4、建立科学化的职业测评体系
  职业测评是心理测评的一个分支,借助科学的职业测评能达到了解自我的目的。各高校就业中心可以配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测评体系,包括对智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职业兴趣测验和动机测验等四大类内容进行测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个人性格、职业兴趣、社会态度等等心理特质,另一方面,为学生建立职业测评档案,根据学生的职业测评结果进行有方向性的指导,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此外,各高校可以设立职业指导咨询站,定期安排专业的职业指导师值班,为大学生解决职业困惑。
  5、创新教学方法
  合适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对职业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老师说,学生听,考试的时候划重点,讲范围,然后死记硬背,最终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所有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首先,教师应当了解教学的目的,再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其次,在讲授专业内容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实例,分析当前专业的发展形势,使学生对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前景有一定的认识;最后,在生物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反映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抽象,没办法吸收,因此,教师可尽量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给学生传授知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学生掌握技能的有效途径。
  6、明确培养目标,适当鼓励创业
  针对生物科学专业性质的学院,我们需要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所以,根据社会需要,我们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提早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培养目标奠定基础,此外,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赛等等,提高他们对科研的认识和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中有部分同学有创业的意向。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我们要适当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勇于踏入社会,以典型的创业成功实例鼓励和扶持学生创业。在鼓励创业之前,要做好引导工作,如需掌握过硬的专业水平,对市场规律要有充分的了解,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等等,全方面的为大学生做好创业的指导工作。
  总之,就业工作是一项连续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要充分发挥就业机构的职能,全方位把握,为大学生步入社会、走向职场提供最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盘淼.加强职业教育指导,注重学生就业创业[J]科教论丛.2009:251-252
[2]杜伟,孙琳菁等.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于人才.2009:71-72
[3]刘炜杰.大学生职业指导模式的理论研究[J].江苏技术示范学院学报.2009:49-51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职业教育.2009:236

上一篇:高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声乐教学中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