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

发布时间:2015-07-28 18:4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Curriculum)在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实现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大学计算机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也是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并为以后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目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该课程计划为48学时,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比例为1∶1。近几年,我们尝试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把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分层次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方式引入该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两年我们把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全部安排在实验室上,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分配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可以讲练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矛盾,改善了学习效果。我们首次对2013级新生进行了分级教学改革,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分级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使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贯穿整个课程始终,我们开设这门课不仅要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更要他们能够灵活应用计算机,并把计算机作为工具为他们的专业服务。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质,因此这门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
  一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本文一方面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出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探究并提出新的E时代网络辅助教学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与实践。
  第一,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均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养成了积累教学素材的好习惯,资源积累丰富,形成资源共享理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第二,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还给学生主体地位,否则再好的课件,再多的资源都将毫无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还给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苦学”为“要学”和“乐学”。在网络教学中,通过BBS论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在相关课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第三,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课程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整合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其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内容的丰富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特别是可以把比较抽象的概念、超越时空的事件和事物、条件不允许的实验、无力达到的境地等等,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多方位的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中能克服许多常规教学中无法解决的困难;信息量大,便于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内容。
  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天空教室”“国家教育云平台”和“中国数字大学城”为网络教学平台,大力开展相应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也已初具雏形,该课程的电子教案、教学大纲、网络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导、自测练习等学习资料已经上网,教师可利用网上资源上课,学生也可利用网上资源课外自主学习。我们还在继续建设、完善和不断更新维护之中,力求使“天空教室”“国家教育云平台”和“中国数字大学城”中该课程的资料完整、资源丰富、运行有序、渠道畅通。搭建和充分利用网上师生交流互动平台进行网上答疑、作业、测试等。讲授该课程的相关教师分工协作,不断更新维护课程内容、负责网上答疑等,注重师生互动,加强沟通与联系,将多媒体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利用网络延续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第四,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网络课当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传统课堂上的表现差别很大。由于学生还没充分适应电子学习方式,他们很容易走向“无政府主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者的作用。但为了让学生按照自己设想的步骤去做,有些人过多使用学生子机控制系统,有时学生只能看着教师操控,最终失去课堂兴趣。如果在课堂中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整合无非就是“穿新鞋走老路”。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就不能总是想课堂照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信息,组织学生学习、探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由于有了正确的理念指导,使教师们在整合实践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健全了适应新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和学 生学习评价机制。
 第五,形成了“目标—过程—效果”三维评价标准。确定课堂教学评价目的的前提和依据是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的特点。为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原有的常规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整合课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进行了重新认定。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即以“目标—过程—效果”三维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整合课程的授课质量。
  第六,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方式的优化。新型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展。
  第七,新型教学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随着典型课例的不断推出和研究课次的增多,在争论中对课型缺点的逐渐改正,操作软件的日新月异,操作设计的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软硬件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以及老中青的小组合作已开始了满怀热情的尝试。
  第八,通过课题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养成了及时总结写出论文、案例的习惯,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促进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 大学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整合模式
  1.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作为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重组,可以改变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要素,带给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带来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思想,带来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现代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
  2.搞好整合操作模式,为教学服务
  以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以情境—探究、主题学习、科学实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整合操作模式,通过对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通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诸因素的整合,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师资队伍、教材建设,促进优良教学团队的形成
  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有效的合作机制能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也能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和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编写的,是教师教学、科研经验积累的结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一部成熟的教材是一个课程成熟的重要标志,也能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各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教材的选择不能一味跟风,选择重点大学的精品课程教材,因为重点大学的生源质量、学生学习能力和我们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照搬硬套效果并不好。根据本校的特点,编写了两部教材并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应用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先进的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通过大量的实例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目前,该教材已使用两个学期,教师和同学们都反映不错,我们打算通过修订,不断完善和充实教材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一直沿用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方式,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由教师讲授,实践课由任课教师在机房辅导。随着近年我校校园网在新校区的开通和稳定运行,以及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所有整合课程全程使用网络平台——“天空教室”“国家教育云平台”和“中国数字大学城”来辅助教学。
  5.对信息技术教育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
  学生入学后,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计算机水平摸底考试,然后通过选课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兴趣,结合学校的有关规定进行选课和分教学班。
  三 结论
  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应该更多地面向专业应用,为以后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目前的课程实验项目没有考虑这一点。比如,我校是以财经、管理、政法类为主的综合类大学,我们在设计实验项目时,特别是综合设计型实验,应结合电子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统计学、金融学、法学等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的需求应用来设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用相应的实验项目实施教学。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和专业课教师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向专业课教师学习,获得专业需求的第一手资料,方能设计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好的实验项目,以便我们的学生以后利用计算机工具更好地为专业服务。通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大一、大二开设信息技术公共课学生实践已得到明显效果。把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践,始终围绕“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强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教学目的,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将教学反思、建构主义理论和整合思维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知识建构能力的目标。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注意的是课程的设计和开发绝不能只围绕信息技术的层面,而要把侧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面,要有效解决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要重视硬件条件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应该设法使教师树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出恰当的培养策略,以实现对学生的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再到精神境界的逐层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e-Learning 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3~6
  [2]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及软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3):53~56
  [3]钟绍春、姜雁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3(9)
  [4]吴娟、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70~72
  [5]汤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70~72
  [6]肖川.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J].人民教育,2003(22)
  [7]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8]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选自《学园》2014年第11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上一篇: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嫉妒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

下一篇:论校园文学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