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供给侧改革视域中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10 21:55

  【摘要】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升级产业结构与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扩大有效供给,从而实现供需两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继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供给侧改革诉求同样势在必行,亟需通过探索与实践作出回应。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2002603


  【收稿日期】20170420


  【作者简介】王华伟(1990—),男,北京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森(1981—),男,江苏徐州人,博士,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1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冲击的必然选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面对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成人教育既有的生源红利失去竞争优势,发展空间受到全日制本科生教育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双重挤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师资、培养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差距,成人教育的学生培养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宽进宽出”的局面,“成人教育学院在大校内被进一步地位边缘化、功能弱势化”,[1]成人教育市场的主动权也从办学方转移到学习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成人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理论与现实相冲突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国家积极把成人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渠道和载体,统筹推进社会成员的学历教育与继续学习,构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社会;而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的现实发展缺少国家层面的整体定位与科学规划,缺少大校层面的经费投入与质量调控,致使成人教育转型滞后,竞争乏力,生存与发展陷入困境。


  2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成人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供给侧一方,承担着个体继续教育与“回炉”深造的关键职能,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样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并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之上,才具备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所必需的动力及资源”。[2]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机,在办学规模、办学结构、办学质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型,加之继续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激烈竞争,使得成人教育的办学面临人才需求量大幅下滑、招生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做好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成人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3回应成人教育自身症结的题中之义


  除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以“学历型”为主的成人教育自身办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办学宗旨功利化。部分成人教育学院办学宗旨功利化,办学定位模糊,缺少对高等教育全局的准确研判与成人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为了片面追求所谓的办学效益,不断降低成人教育的入学门槛。其次,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行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大校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培养模式为“范本”,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没有突出成人教育院校的自身特色,忽视了学生生源的特殊性与多样性。最后,培养质量粗放化。“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始终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永恒主题”。[3]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这其中固然有学生基础较差的“先天不足”因素,但是,一线骨干教师队伍弱化、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不及时、教学实践与实训环节缺乏等都直接影响了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1以“能力型”育人目标为先导,改革成人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關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范型。教育理念反映教育的本质特点,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要办教育”。[4]不同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对劳动者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学历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用人导向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劳动者的能力水平成为衡量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表征和集中体现。然而,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多数依托母体办学的成人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学历教育”的烙印,表现在:照搬全日制本科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以专业学科为分类进行课程设置,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系统传递与转移,对知识的内化与转化重视不足,缺少对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量化考核等,影响着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成人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把受教育者的能力与知识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把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成人教育育人理念从“学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关键,改革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


  成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有赖于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传统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使得受教育者的专业知识不足、职业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信息化社会被进一步放大,不能满足岗位对知识转化能力更强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变”要求成人教育的育人模式打破一以贯之的“不变”,为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树立市场化的需求导向,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实践规范,探讨建立以知识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强化技能培训与专业实习所占课时的比重,构建以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的课程结构体系。


  3以“开放型”合作办学为目标,改革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式“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是指推动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5]随着成人教育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往依靠“政策驱动”带来成人教育规模扩张的红利逐渐消失,掣肘着成人教育事业的深层次办学与发展,“开放型”合作办学成为破解当下成人教育困境的重要选择。开放与封闭相对应,意味着办学主体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两个层面的开放,以开放化的视野贯穿于成人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建设,包括教学投入的开放、教师资源的开放、课程资源的开放、学习过程的开放等。而办学理念与办学实践的开放必然带来多维度的合作,包括“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政合作”乃至“中外合作”等。“开放型”合作办学要求成人教育打破“象牙塔”的围墙,倡导教学要素多层次的开放与办学主体多维度的合作,推动成人教育事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成人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探索结合社会与行业需求侧的变化,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系实际,紧密围绕校企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与优化,围绕立德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参照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切实做好成人教育领域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供给侧改革”,从而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供给主体:多元参与,全员育人


  积极将学生组织、优秀典型、毕业生代表、企业负责人等校内外学生利益相关者纳入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一方面,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职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交流,不断夯实学工干部队伍育人工作的理论水平。以学生工作创新论坛为抓手,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学工干部队伍做好育人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委培单位的协商与交流。以委培单位的岗位需求与用人标准为导向,联合教学管理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和培养方案的修改,制定符合企业生产建设岗位需要的大学生素质发展纲要,打造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与学院委培生实际相结合的育人体系。聘请一批优秀毕业生代表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走进校园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与经验交流。通过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共同治理,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多元供给主体格局。


  2供给内容:课程内外,提高质量


  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建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提高成人教育在课程与活动供给侧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供给内容的均衡化发展。一方面,重点打造了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矿物加工工程、煤矿开采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等5个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以及《工程制图》《采掘机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煤矿地质学》等4门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初步建设了52门涵盖5个专业、总计322课时的网络课程,切实保障第一课堂的教学质量,确保在校学生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通过起草汇编学风建设文件、修改完善学生管理条例、健全规范学生组织社团等措施,不断加强校园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品德养成与素质提升功能,实现对学生文化、价值、理论、道德等方面的有效供给。


  3供给方式:线上线下,知行合一


  坚持“全方位+全覆盖”的供给理念,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增强供给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方面,继续做好微博微信平台运营,加大教育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发挥新媒体在思想引领、舆情引导、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职能。与此同时,借助慕课平台把学生工作的触角不断延伸,新增了一批“思想政治课”与“通识教育类课程”,并把在线考核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学院全部专业年级的全体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把线上育人工作做细做实。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和规范实践管理制度,积极拓展搭建专业实训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努力建设具有成教特色、功能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就业创业、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平台育人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丰富多元、内容充实的成长平台,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华伟等

    【参考文献】 

  [1]张新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困境与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4):89—92. 

  [2]赵应生,钟秉林.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J].继续教育研究,2007(3):12—15. 

  [3]姚远峰.试论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J].当代继续教育,2000(5):23—25. 

  [4]李萍,钟明华.教育的迷茫在哪里:教育理念的反省[J].上海高教研究,1998(5). 

  [5]贾继娥,褚宏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三条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成人教育发展战略与管理策略创新研究

下一篇:探索农村成人教育为农村建设服务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