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0

 一、 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人对知识的需求只有在精神需要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过程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若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在某一个“点”或“面”上,那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中,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展示色彩鲜艳和优美的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多幅对称形的古建筑图片等,并用红线呈现对称轴,让学生观察。通过模拟逼真的图像,直观再现事物,给学生以见其物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情境中很快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成了学习目标。
  ⒉变静为动,让学生破解重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整体功能,可以将数学课堂的静态教学变成动态教学,有利于学生破解学习中的重难点。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具的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如:利用《几何画板》破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难点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其旁显示圆的半径(r),以及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让全体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理解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数量关系。信息化技术很容易利用动画展示地显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还能够借助动画的直观性揭示其中所含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利用信息化媒体的求索,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产生了一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
  ⒊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具有无穷魅力
  信息化技术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从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情感体验,引发思维和拓展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兴趣,让欢快的气氛伴随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 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的反思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介入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信息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其多功能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与空间的概念,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充分感受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利于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在大力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并探讨以下几点:
  ⒈教师是教学全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路人
  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观念,增强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自觉参与或自我实现现代教学技术的培养或进修,学习媒体操作、课件制作、媒体设计与组合、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基本技能。
  ⒉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手段
  所谓科学、合理,涵盖两方面因素:其一,媒体介入课堂,是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而不是利用更多的媒体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那么,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加工教材内容、选择媒体教学的切入点,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二,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要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说明是信息化教学,或认为运用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越好。信息技术运用既要注意择优性原则,又要注意有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可摒弃,仍要发扬光大。
  ⒊处理好学生、教师、媒体三者关系
  尽管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没有变。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只顾利用媒体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现象。只有规避这些现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信息技术优势才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真正含义才能充分体现。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基础教育运用信息化技术势在必行。数学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真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共同探究出最高效合理的方式。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县义津初级中学)

上一篇: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挑战与对策

下一篇:心对心的交流,面对面的沟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