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中历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处理的方式

发布时间:2015-07-16 18:33

  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永恒的对立统一体,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能直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预设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体现了教师对课本的尊重。生成即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预设注重课堂的按部就班,而生成则强调课堂的灵活多变,二者的矛盾似乎不可调和,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预设过度。预设是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没有预设就无法保证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但预设也要有度。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预设做的得过精、过细、过死,不能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反而过多地约束和框范教学,制约了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往往导致课堂沉闷无趣,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激发和开拓,降低了教学 效果。
  二是生成过多。我们虽然推崇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崇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但也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开展教学。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忽视对预设的研究和制定,对教学缺少有效的判断和引导,容易导致课堂杂乱无序,甚至偏离教学 目标。
  预设和生成显然是相互制约的,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我们可以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比作一块海绵,虽然富有弹性、可以蓄水,但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也可以比作一个风筝,虽然可以在天空高高地飞翔,但却不会脱离人们牵在手中的线。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也应达到这样的境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包容我,我充实你的境界。因此在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时,教师应学会“让海绵蓄满水,给风筝一根线”。下面我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分析谈一下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一、改变“教学评价”准线
  要想有效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准线。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推行教学课改,然而教学评价准线依旧“以分数定成败”,学生得不到高分,教师做出的努力就得不到肯定。考试中分值大的客观题也在无形中倡导死记硬背。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高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围绕考点和课本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预设,希望完全掌控课堂,将其变为机械灌输知识的场所,这就使课堂教学变得紧张沉闷,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生成,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他们的学习乐趣,使课堂市区应有的激情和活力。事实上,改变评价历史教学的准线不仅需要教师、学校做出改变,也需要整个中国教育界做出改变。考试是最主要的评价方式,但考试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少一些客观知识的填空、判断、选择,多一些能够折射学生历史思想和历史观点的主观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延伸。
  二、把握“教学预设”目标
  海绵蓄水不失形状,风筝飞舞有线相牵,课堂教学也应该这样,既要引导动态的生成,同时又要把握“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师一定要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目的,清楚它的存在。一旦丢失教学目标,就等于风筝没有了线,就没有了牵制,没有了方向,也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生成有余,但效果不佳。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文革十年动乱给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造成的破坏。但在课堂上,有学生提问:“老师,文化大革命难道一点历史功绩都没有吗?真正找出了党内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还有的学生问:“老师,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各个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粮食产量一直在增长,还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进行了氢弹试验和人造卫星发射,这有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功劳啊这算不算文化大革命的功劳啊?”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去解释学生的疑问,偏离了教学预设的目标。其实他可以这样说:文革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在文革期间,祖国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也不是它的功劳,而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没有文革,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会取得更为瞩目的成就。这就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也能引导学生对文革形成正确的认识,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
  三、留有“教学预设”空间
  海绵虽然有形,但可以吸纳充足的水源;风筝虽然有线,但可以拥抱广阔的天空。同理,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也要留有空间,便于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很多教师往往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过于追求预设的精细化和严谨化,殊不知在进行精细、严谨预设的同时,也堵住了课堂生成的渠道。虽然教师可以完全控制课堂,但同时也浇灭了学生智慧火花。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把握预设的目标,但不能纠结于它的细枝末节。这就像画一棵树,我们可以画出树的主干,但不要一下子画出树的枝叶,而应该引导学生来填满它们,这也与新课改关于尊重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要求相一致。在教学预设中留有空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往往能更好地发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适时加以引导。如在讲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时,我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那段慷慨悲壮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首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熟悉和了解相关的事件和战斗,让学生重温那段充满硝烟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围绕抗日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学生问道:“老师,在抗日战争中,是台儿庄战役贡献大还是平型关大捷的贡献大?”我告诉他:“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国共两党的军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台儿庄战役还是平型关大捷都是抗日战争历程中的光辉一笔。因此我们不应去评价战役贡献的大小,而应该跳出国共之别,感悟民族大义。”这也能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学习本课的意义所在。
  四、尊重“客观历史”真相
  历史代表着已经过去的岁月,对于过去的人和事,我们应该给予公正的评价,这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也是进行教学预设的标准之一,但是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往往不止来自于历史课本。在当代当下广泛传播的文学、影视作品往往掺 杂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因素,无法还原历史真实,也无法给予历史人物公正的评价,这也给历史教学生成带来变数。如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但在讲授“贞观之治”时,一些学生受某些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对唐太宗的认识存在问题。有的认为他气量狭小,杀害大将;有的认为他杀兄逼父,太过残忍,根本不配被称为明君。学生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我告诉学生:“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留下被别人诟病的地方,我们不应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开创了一个强盛的唐朝,而且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新高度,因此,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明君。”
  五、提高“教师素养”基础
  虽然新课改要求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指挥者。要想正确处理初中历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矛盾,教师就必须灵活地掌控课堂,在预设的基础上,正确对待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引导。这需要教师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素养。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预设之外的一些提问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回答。如某位教师在讲解“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课时,有学生突然提问,“为什么我们一直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但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要解体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呢?”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历史知识,还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等层面的知识,这位教师就因为知识储备不够丰富,无法给予学生满意的回答,最后只能敷衍了事。而学生不仅没有完全解惑,反而会因难住教师而沾沾自喜。因此,教师要想确保课堂的精彩生动,就必须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的知识,了解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唯有如此,在面对课堂上各种难以预料的动态生成时,教师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六、加强“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在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时,也要注意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避免犯相同的错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真正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但有些教师不善于总结,教学预设不知变通,课堂生成或缺乏新意,或天马行空,始终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每上完一堂课都会仔细比对课堂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存在的差异,反思教学预设过程中的不足。其实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虽然是一对矛盾,但二者却是互相促进、相互统一的,只有合理的教学预设,才能引导动态生成,同时又给予动态生成充分的空间。同理,只有有效的动态生成,才能确保教学预设的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预设就是一块海绵,充满了空间,可以吸附很多的水,但又保持自己的形状。生成就像一个风筝,可以飞上遥远的天空,但是在另一端始终牵着一根叫作“预设”的线。预设和生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对立而统一的关系,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学习、认真总结,研究矛盾解决之道。只有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初中历史课堂。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发挥“读”的功能

下一篇:例谈微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价值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