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初中计算机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0

浅谈初中计算机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发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成为当今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计算机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计算机教育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是前提
  创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然而提到创新能力,往往被认为是少数精英具备的素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念,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2.改变教师的教学观是保障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软件设计也层出不论文联盟http://穷,使得计算机教学观处于动态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常需要在不同的软件中,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同时,软件数量和功能的繁多,也给学生很多探索和思考的空间。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努力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在尝试探索、动手实践中活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
  3.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是关键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处于接受的地位,唯书本是从、唯老师是从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权威型”“书本型”的消极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障碍。因此,教师要树立学生新的学习观,鼓励学生以崭新的眼光对待教师和书本,不唯师、不唯书,只唯真理。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

转贴于论文联盟

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计算机教师如何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循序渐进,逐步走向成功,并让这种成功的感觉一直激励他们,期间有着许多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处理课堂教学时,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组织每一课堂教学时,可设计高潮来调节课堂气氛,这种高潮设置的时机没有一定的模式,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三、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1.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
  “纸上来得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有深切体会,看似简单的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才能真正掌握技巧。比如说:在windows中的画图,就能画出简单的演示图,甚至更为复杂的也能,只要鼠标控制好,再结合一定技巧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
  2.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基础课程。是用来处理其他事物的手段。无论创新结果如何,都要实用。例如,在学文字处理时,学校正好在设计招生简章,这样在班级征集创意,让学生组织资料。学生积极性高,并能积极参与,等结果出来,再与专业设计相比较,又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学生即得到了锻炼,又找到了不足,并且看到创新的目的性,并不是盲目的。
  总之,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
  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利用计算机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企业成功实施信息系统软件外包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