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智能科技赋能城市未来

发布时间:2023-12-08 12:14

  中国迎来城市转型浪潮,基于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养老等创新服务模式,并通过场景化解决市民刚需和痛点,实现全城线上运行。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晓兵


  城市,是大数据最大的应用环境和平台。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影响21世纪世界发展和走向的两大重大事件,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为止,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80%,甚至90%,而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60%,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可能达到70%。由此可见,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蕴含了巨大的成长空间。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已达到8万亿元,而且在“十三五”期间每年以1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建设国。


  未来,100%的副省级城市、93%的地级以上城市、50%的县级城市是重要发展领域。智慧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专注于技术研究、产品研究、算法算力研究,通过这些技术实现城市和产业的信息化,解决了效率问题和成本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产业驱动阶段,技术产品和服务与传统产业进行结合,创造了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金融等新兴产业,解决了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当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场景驱动阶段,通过技术能够100%解决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刚需和痛点。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基于城市物联网、时空、经济发展、环境等各类数据,可以对城市进行分析决策和合理规划。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整个国家是线上运行的环境,交通、生活、产业等都可以在线上运行。贵阳市的花果园社区是全亚洲最大的社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大量的人口聚集及社会治安问题频发,加剧了政府监管的困难。但是我们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孪生技术,将整个社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每栋楼每一层有多少房间,房间是常驻还是租用,每一层楼有多少消防设施,都能在线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并且我们设计了很多应用场景,比如老人走失、被困电梯,都可以通过App调取人的行动轨迹,将城市真实的事件场景化。


  在城市管理和决策方面,管理者更希望从宏观角度了解整个城市运行状况,比如人口、就业、税收、环境污染等,我们将城市的各类数据融合在一个数据平台上,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窗式的平台,实现更精准的决策分析和更有效的城市管理。


  城市大数据可以应用在精准扶贫、产业分析、旅游文化等众多场景,就环保的应用来讲,过去通过采用车辆限行、工厂停产等行政管理手段换来蓝天白云,现在我们可以基于城市物联网传感器部署,采集扬尘、二氧化硫、PM2.5等环境数据,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判断未来的风向、污染源、污染物成分及去向,这样就可以只关闭真正污染环境的企业,限制真正污染环境的车辆,保证其他企业照常开工、其他车辆照常出行。一方面为大家带来生活便利,另一方面降低城市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这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物联网接入量将达到250亿,未来一定是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城市管理将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联网。以交通为例,现在是车等灯,灯亮车行,未来一定是灯根据车流和交通情况自动放行,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长,做到物联网自我管理城市。


  城市公共安全需要借助视频采集和视频监控技术来维护,过去摄像头只扮演了一双眼睛的角色,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未来摄像头可以做到既是眼睛,也是脑袋,可以进行思考。比如曾经有人晚上翻墙进入故宫,需要不断翻看视频来找到这个人,未来智能摄像头可以实现当人靠近宫墙时就开始追踪,当人准备做翻墙动作时,摄像头基于视频行为识别做出判断并马上报警。正是科技,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和颠覆。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一部手机可以走天下,未来这种趋势向城市管理延伸,政务一体机应运而生。老百姓通过政务一体机进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识别,在家门口就可以申请和办理学历证明、出生证、死亡证等证件,免去了去政府大厅排队的麻烦。


  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平台化、共享与生态化。第一,智能化不仅是人的管理智能化,还包括物的智能化,未来物联网设备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城市。第二个趋势是平台化,平台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平台,很多企业做云计算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为大家实现城市管理最难的部分;第二个层次是产业平台,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顶层规划、咨询、建设、运营服务、产品技术各方面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厂商要做到数据真、平台好、模式新这三点,把产业链拉通,形成产业平台;第三个层次,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平台,需要企业帮助市民解决痛点、满足刚需。第三个趋势是共享与生态化,智慧城市的发展一定需要政产学研结合,各方共同参与。


  相信在科技力量的驱使下,未来政府的管理效率将得以大幅提升,社会更加公平公正,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快捷,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上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科技情报需求自动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