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驻县记者新闻线索来源的培育与稳定初探

发布时间:2015-12-14 14:31

摘 要:作为空降到县市的驻地记者,大都因为人生地不熟,优势没有县市党报明显而在新闻线索的获得上有些困难。在笔者身边,有一些驻县记者到地方上甚至工作一两年后,还没能有效的找到新闻线索的稳定来源,这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难度,也使本报在地方上的影响不能得到扩展。作为一名地市级晚报的驻县记者,笔者已经有近6年时间,就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对此进行一些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驻县记者; 新闻来源; 培育与稳定
  记者如无新闻来源,就如鱼儿没有水,最后必死无疑。因此,拥有多渠道的新闻来源,对一名记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报社本部的条线记者,因为其有明确的目标,获得新闻线索反而容易。而驻县记者,特别是没有列入地方宣传部门考核指标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虽然面对的地域是宽广的,可他就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不知何处寻找线索。
  但驻县记者寄托着报社扩大县市地方影响的重任,总不能最后因为无新闻来源写不出稿子而返回报社本部,这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报社的不负责任。因此,无论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单枪匹马出战的驻县记者一定要自己想一些方法,培育自己的新闻来源渠道与队伍,使自己做得如鱼得水。
1 驻县记者缺少新闻源的困境
  可以说,每一名驻县记者的工作态度都是很认真的,撰写新闻稿件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他们面临的只是缺少新闻线索而已。缺少新闻线索,这当然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
1.1 对这块“承包田”情况的不熟悉
  现在的报社已非许多年前本地人办报的局面了,如今的每一家报社,采编队伍来自五湖四海,有许多可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就拿嘉兴《南湖晚报》采编队伍来说,许多记者编辑可能连嘉兴都是第一次来,更不用说是下属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嘉善等县市了,这种小城市以前可能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因此,把这些人派驻到县市后,这地方的风土人情一切都是陌生的,要花在熟悉这块土地概貌上的时间就会很长。像《南湖晚报》的驻县记者中,有来自甘肃的,有来自陕西的,也有来自本省长兴的,即使有本地的,也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长大又到外地求学,对整个区域的了解还是有限的。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记者就会有无处着手之感,缺少新闻自是情理之事。有一位新记者,到地方上后半月写不出一篇象样的稿子,而只能写一些豆腐干的社会新闻勉强应付度日。
1.2 没有熟悉的报料人员
  新闻一方面是自己找的,但由于对地方上情况的不熟悉,找新闻确实很难。一名优秀的记者,他的身边必然会有一大帮提供新闻线索的朋友,这是一个永远取之不尽的富矿。有新下来的记者就曾向笔者诉苦,地方都还不熟悉,到哪里去找这些能够提供线索的人?有新记者已经在地方上工作了一两年,但还是没有长期合作的新闻线人,或者说没有较多的合作人,每天只期望一两个线人来报料,然后度过一天的时间,如果没有电话,则只在一片空白中过去。没有一批新闻线人,驻县记者的日子是很难过的,今天过去了,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只能过一天算一天。有年轻记者这样说:“每天睡觉的时候就会害怕,因为下一天的任务还没有。”同样一名老记者,因为有一批线人的帮助,他每天都有写不完稿子,而且都能写出好稿。
1.3 地方宣传部门不把都市类报纸列入考核范围
  就现在的工作环境,一个没有激励措施,没有动力或压力,是很难做好工作的。笔者原来是县级党报的记者,后来成为《南湖晚报》的驻县记者,虽然报纸级别高了,但却没感觉到“地位”的提高,总觉得自己在地方的宣传是若有若无的。后来才知道,原来当地宣传部门没有把晚报的发稿任务计入考核的范围。这样一来,乡镇的宣传委员也就不重视了,那乡镇专职报道员也不会重视,这样使记者到基层采访陷入了不利局面。有时基层报道员手里有了好新闻,他们宁愿通知给县里党报,也不会把线索提供给你。记者刚成驻县记者的时候,确实也对此不适应,一直看到地方党报上有精彩的社会新闻,可自己就是不能拿到第一手资料。
2 驻县记者拓展新闻线索的途径
  新闻事件每天都在发生,它不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这需要你自己的努力,去开拓一条得到新闻线索的路径。面对一些不利的因素,自己要主动出击。
2.1 多看当地新闻媒体的报道
  这是每名驻县记者初到地方来时过渡期间必须要经历的,也是要认真对待的。因为地方媒体的优秀,他们会更多得获得第一现场的资料。这时记者不用担心,即使不是第一现场,我们也可以做出生动的独家新闻,这就是考验我们能力与功力的时刻。有一年,平湖林埭镇举办了龙文化节,这是地方上极富特色的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当地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当时,当地报纸就发了一张图片交差。笔者看到后,认为其中大有文章可做,无论从挖掘保护地方文化,还是全民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都可以做成一篇大稿子。笔者深入采访后,采取一个角度撰写了一篇长稿,这稿子获得了时任平湖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的肯定。还有电视台的新闻,因为电视新闻相对简单,给我们留下了深度报道的余地,这是一个新闻富矿。
2.2 培育一支精良的新闻线索提供队伍
  前面已经说过,一支精良的新闻线人队伍是一名记者生存的土壤,只要有他们在,即使发生在偏远的角落,也会在第一时间传送到我们的耳朵里。那这支队伍该如何组建呢?
  首先是每个乡镇的专职报道员。乡镇的专职报道员大都资历长,阅历深,拿平湖来说,每位专职报道员都有一二十年的基层采访报道经历,他们对地方上的情况非常熟悉,也建有自己的新闻朋友圈,一旦有什么新闻事件发生,他们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有他们给你提供线索,你就不会害怕失去机会。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各乡镇的专职报道员都成了朋友,已经超脱了一般工作同事的关系,凭着这层关系,他们在向地方媒体报料时,也会想到笔者。像独山港镇的专职报道员倪聪耕,他甚至一有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笔者,去年一年时间,他与笔者合作了数十篇稿子,几乎每篇都是乙稿。还有新埭镇的谢付良,他有好几个线索都是独家告诉笔者,晚报成了首发稿。
  其次关键部门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对晚报报道方向来说,每个县市的关键部门有消防、公安、急救中心等,这些部门是掌握突发事件的要害部门。因为晚报的报道偏向民生及社会新闻居多,这类题材是晚报最需要的,因此这些人是必需认识 并结成朋友的。在这几个部门中,笔者都与负责新闻宣传的人结成了好朋友,多年来合作一直很愉快。比如消防里的通讯员,只要消防车一出去,他就会第一时间打笔者电话,使得笔者能够与他们同时到达现场采访到鲜活的新闻。因为是朋友,有时考虑到路途较远,单独采访会遇阻,该通讯员甚至会到笔者家里来接,并利用消防员身份帮助记者采访了解事件的真相。像去年独山港镇化工厂爆炸,面对门卫保安的重重阻拦,他开消防车带记者进入现场,及时采访到了内情,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任务。
  最后是一些晚报的忠实读者,他们中间有许多是具有一定新闻敏感性的人,平时在生活中也会发现或遇到一些新闻事件,他们就会及时通知你。从平湖交通系统退休的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但热心,还有敏锐的洞察力。在去年,他就向笔者提供过好几个题材,最后还有获得好稿的。
3 新闻源队伍长期稳定的方法
  能给自己提供独家或同时提供新闻线索,让驻县记者有了生存的空间,他们不但是驻县记者个人的财富,也是报社的财富,所以,这些人应该保护好,以便于长期稳定,利于报社新闻事业的发展。那怎么才能使这支队伍长期稳定呢?
3.1 个人要与对方长期合作的心态
  有时候,自己也会获得一些新闻线索,那么自己到下面采访时,不能把对方忘记,如果对方愿意的,最好还是一同前往。前几天,记者在平湖市里的一个活动上意外得知,独山港镇金丝娘水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弥猴桃遭遇假冒,经营者徐炳君正为此头痛不已。记者知道后,马上与该镇专职报道员联系,该报道员又与地方媒体联系,一起前往采访,这也让他完成了地方考核的一个指标,他也很是开心。今年6月,广陈不少菜农向记者打电话求助,说是大白菜腐烂严重,记者马上与广陈专职报道员联系,她也叫了地方电视台一同采访,双方合作做了件好事。而笔者以前一名同事,自己获得线索下去采访,从来不与乡镇报道员打招呼,后来人家也不再理她,致使她新闻来源越来越少。
3.2 报社要有关心他们之意
  经济上的关心是最直接的体现,晚报为此特意设立了报料奖制度,使这些提供线索的人员有了一点额外的收入。一名报道员曾对笔者说,他们不在意报社发了多少报料费,最主要的是说明报社还记得他们,他们收到报料费很开心。有几名通讯员是单位的合同工,一年下来报料费也有几千,这对他们也是一个激励。除了报料费,晚报还会组织报料人员旅游,这种福利方式很暖人心。平湖交通系统退休的老王参加过一次旅游,回来后报料更勤了,很多时候是专门出去找新闻,然后再告知笔者。只是对县市的通讯员来说,这样的机会太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这也是一个与报社领导更多交流的平台。
3.3 对线索提供者进行必要的保护
  因为晚报报道内容的特殊性,其中有很多都是带有一定负面性的东西,这也是地方领导看到后不开心的地方。所以说,他们给记者报料是带有一定风险的,如果被领导知道,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比如消防,他们每年的火灾事故是有严格控制的,万一报道出去,有时会很被动;还有一些事故,报道后会引发一系列后果,他们也希望内部处理好。所以,对这些报料人进行编号、匿名处理都是应该的。
  随着地市级晚报向县市派驻记者工作的全面展开,各报社对新任驻县记者如何获得新闻线索肯定会有独到的意见。这只是笔者工作几年的一点浅显体会,希望对新任驻县记者有点帮助。
  
  

上一篇:浅析我国地方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现状

下一篇:媒介融合背景下专业报的变革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