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及走向分析——以新浪

发布时间:2015-10-21 09:38

摘 要: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近年的焦点问题之一,2011年是名符其实的微博年,随着2011年底《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发布,媒介融合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有了新的发展和可能的走向。笔者结合201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及对新浪微博的亲身体验及资料搜集,从新浪微博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形式和内容,以及谣言、侵权等违背新闻伦理与法规的状况三个方面入手,浅析新浪微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走向稍作讨论,以期对中国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和走向进行一点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浪微博; 实名制

1 新浪微博平台的媒介融合发展现状
web1.0时代, 新浪作为一个商业性网络媒体,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时代对信息的整合与需求,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新闻门户网站;web2.0时代,新浪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更多表现在更为深广的层面上,近几年来,新浪微博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状况。
1.1 微博成为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契机,但爆发式增长已结束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2月1日,共有近千家主流新闻机构开通了新浪微博,相比较于2010年10月的567家(包括了136家报纸、307家杂志、41家电视台和77家电台) 增加近一倍,且分类日臻完善,从传统大报、名牌栏目到地方报纸、杂志,甚至包括多类新兴媒体,如数字媒体、移动媒体、手机媒体等,还包括新浪自身相关媒体。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0%,2010年网民的微博使用率仅占13.8%,而2011年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这两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博正在成为媒介融合的新平台新方式,但通过数据也不难发现,从数量上看,新浪微博上的媒体数量已经日趋饱和,在客观上没有更多实体媒体数量增长的前提下,新浪微博的媒体数量,不会再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进一步来说,新浪微博的用户数量增长,也进入了平台期,除了这个客观原因外,新闻微博自身盈利方式的模糊,以及实名制的推行等因素也会导致爆发式增长的结束。
1.2 媒介融合形式与内容皆有所创新,但深度广度仍有待提高
传统媒体发布微博一般采用三种形式:第一,原创内容,有时为独家新闻,有时又只是一般性质的感悟经历;第二,链接本媒体报刊或是网站报道的详细新闻;第三,转发其他媒体或个人的微博。这三种形式的微博内容不尽相同,从形式到内容较以往的传统媒体新闻发布方式都有所突破创新,以传统媒体报道和微博发布两个平台为例,2010年7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插播的南京“7•28”石油爆炸事故,使用的就是率先由目击此事故的微博用户拍摄的微博图片。
这些有益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深度广度及其产生的影响力来看,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的,2012年2月3日,新浪微博媒体汇板块,媒体影响力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头条新闻、南方都市报、财经网、新浪财经、新浪娱乐、新闻晨报、新浪视频、新周刊;而人气排行前十的分别是:头条新闻、新浪娱乐、新周刊 、2011快乐女声、快乐大本营、凤凰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中国蓝,所谓的主流媒体机构,尤其是以新闻报道见长的传统媒体,其影响力和人气,仍有待提高。
1.3 微博的社会媒体属性日益凸显,但仍有谣言、侵权等违背新闻伦理与法规的情况
微博作为用户数量2.5亿的网络平台,其在传播信息、娱乐生活、服务社会、反应民意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微博的社会媒体属性因此日益凸显,这点毋庸质疑。但是,新浪微博作为一个商业性的媒体产品,尤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作用的当下,也出现了侵权、传播谣言、买卖“粉丝”、网络欺诈等多种问题,
新浪微博现阶段针对谣言制造、网络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多采取相关责任的微博用户禁言或是注销的方式,并设有专门的“微博辟谣”认证微博,用以对新浪微博上的各类虚假信息进行揭露,并对相关用户进行惩治,但这种力量是微弱的,谣言治理,还是要多管齐下,多方联动。
2 新浪微博的走向分析
2.1 实名制推行,微博管理法制化,
 2011年12月15日,北京市正式出台规定,从2011年12月16日起,微博用户必须进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才能使用发言功能,而在此日期之前申请微博的用户,必须在2012年3月16日之前进行实名身份确认,否则将无法对微博内容进行发布或转发,实行“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用户不得制造虚假的微博用户。
在2003年,网络实名制就局部实施了,一路走来,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实名制度出炉。《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的出现,微博实名制度的推行,将网络实名制度落实到实处。
微博实名制认证表示曾经对立的网络虚拟身份和现实社会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合二为一。本着对自己言论负责的态度和法律的监管,微博上各类违背新闻伦理与法规的行为将会得到行之有效的遏制,新浪微博里现在的实名认证用户,其发言、评论、转发,相较于普通用户,自是有一份负责。
2.2 手机终端大行其道
新闻界一直奉行“内容为王”的信条,这个信条在互联网时代依然是不变的,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有共鸣的微博得到的关注程度和转发量以及产生的影响力注定是高的,只是与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内容呈现的渠道和平台。
2011年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增速仅为3.9%,使用人数为3.67亿,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近年来网络新闻使用率一直在下降,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从这个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新闻用户仍占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网民的七成,是一个绝对排名第一的比重,只是,这个使用率一直在下滑,而与此同时,手机微博2011 年的使用率同比增加了23 个百分点,是增长幅度最高的手机应用。CNNIC分析认为手机微博将是继即时通信之后,又一个吸引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应用。
2.3 受众进一步细化
微博的互动性、共享性,进一步打破了地域、工作、年龄等社会化的区分标签,人人140字的篇幅,较低的准入门槛,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内容,都让每个人在这个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圈,这是一个科技和传播带来新鲜经历的时代,这是一个即兴和碎片化构建思维的时代,手机客户端智能应用的进步,使之逐渐演化为一个微型电脑,而随着技术提高而到来的,还有成本的大大降低,受众参与传播,并且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的群体,在微博时代,变成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军. 传媒伦理与法规.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彭兰. 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天铮. 传统媒体与微博报道融合互动 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记者,2010(8).
[4] 刘健. 传统报纸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使用及传播影响力分析——以新浪微博为例. 学术探讨,2011(6).
[5] 雷博涵. 传统媒体应用微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浪微博中的纸质媒体微博为例. 新闻世界,2011(3).

上一篇: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植入广告发展的转型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