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SWOT分析

发布时间:2015-10-21 09:38

摘 要:在广电总局下发一系列的政策之后,湖南卫视顺势创办了一些优秀的新闻节目。其中《新闻公开课》在开播几个月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作为国内首档代际性交流的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它以其新颖的节目形态和构造而在各大卫视中独树一帜。笔者通过SWOT分析方法来探究该节目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

关键词:湖南卫视; 新闻评论节目; 《新闻公开课》; SWOT分析
    2011 年10 月末,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此项被称为“限娱令”的政策一出,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意见》在对娱乐节目设置一定限制的同时,明确强调要加大新闻节目的播出数量与时间。具有无限创新精神的湖南卫视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走在了各大卫视的前面顺势创办了一些新闻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已经具有优秀新闻评论节目的雏形。
    该节目每周五期,每期半个小时,采用大学生与资深媒体人对话的形式,每期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与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网站、报纸总编辑等专业评论人员进行观点的交融。
1 立台之本:优势(Strengths)分析
1.1 开创国内首档代际性交流的新闻评论节目
   国内有不少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新闻评论节目,譬如央视的《新闻1+1》、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锵锵三人行》等,但是在《新闻公开课》诞生之前,国内还没有一家电视台是让青年大学生和资深评论员共同参与到新闻的评论中。
    在以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常常是资深的老记者、老评论员发表他们对新闻的看法,这样保证了新闻评论观点的权威性和深刻性,但是这对于普通的受众来说可能会有点“曲高和寡”。而让80后、90后的大学生参与到时事的评论中,这样的代际性交流却有利于评论观点的多元化,只有青年观点得到了公开化的表达,才可以让更多的人倾听年轻人的声音。同时,《新闻公开课》所带来的代际性沟通可以让定位年轻、时尚、娱乐的湖南卫视保住一部分的年轻观众,“媒介接近权”让他们可以实现与媒体零距离接触并与之产生直接的互动。
1.2 与新媒体完美融合,有很强的时效性、参与性、互动性
    信息高度的集合性和扩散性是新媒体的优势,《新闻公开课》则借势融合。《新闻公开课》一般是下午1点录制节目,5点之前剪辑编完送审,6点播出,完全是准直播状态。节目制作的独特性使其必须与新媒体融合,而它却很完美地做到了。节目组会从当天的众多新闻中选取10则有价值且备受关注的新闻。节目组利用新媒体的相关优势很容易筛选出它所需要的新闻事件,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该节目鼓励大学生对当天或最近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将视频上传到《新闻公开课》的官方微博上,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会选择优秀的评论视频作为“青年评论”的一部分。有一期节目就把曾经被录用的评论视频的作者(一位复旦大学学生)请到了演播室面对面地参与到现场的新闻评论中,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在媒体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2 内在隐患:劣势 (Weaknesses) 分析
2.1 学生的有效评论不多,主要来源于评论员
    笔者从栏目开播几个月以来的统计发现,节目现场学生的有效评论并不多,很多时候是停留于事实或现象的阐述中。虽然有时有一些评论性的语言但是很多时候只是发表对事件的感想而没有上升到新闻评论的高度。很多时候资深评论员的观点才是节目的核心,学生只是延伸资深评论员的观点。节目时长只有半个小时,如果有效评论不多,或者有效评论只是源于资深评论员,那么青年评论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参与,而非落实到内容上的建设。
2.2 青年评论员层次单一,话语权掌握在名校学生中
    笔者从已播节目中发现,节目组所邀请的都是全国重点高校(尤其是新闻专业很有影响力的高校)的大学生,以新闻学专业学生为主。不免让人觉得,该节目在选择青年评论员时有点失衡。该节目也需要让普通高校、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发声。普通高校中也有佼佼者,选择不同的专业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思考角度来看待社会热点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各层次的青年人共同表达观点,只有这样《新闻公开课》才可真正成为倾听青年人声音的媒介平台[1]。
3 未来希望 :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3.1 大环境的支持——新闻立台
   “新闻立台”是一个传统的命题,它起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电视台的喉舌功能;二是指其节目的构成和节目的重心。所谓“新闻立台”,反映在电视节目构成中,就是电视新闻类节目要在电视台所有节目中,特别是主频道中成为节目骨干并形成强势[2]。
以上“新闻立台”的定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媒介功能,二是节目构成。喉舌功能和产业功能是我国电视媒体的两大功能,在电视市场化的现实环境下,既要做注意力更要做影响力。从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来看,新闻是根本,是办台的立足点。电视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和主流媒体,“发布信息”始终是其第一职能。从收视市场和媒体利益来看,新闻在节目构成中的比例却不一定会很大。“在新闻立台的战略框架中,首先需要梳理的是全台频道群以突出新闻主线为原则的合理配置。[3]”既然“新闻立台”享有如此高的地位,办好新闻节目是湖南卫视这一以娱乐为主打的卫视巨擘需要拓展的空间。在广电总局下发一系列的政策之后,湖南卫视多档节目被拿掉,节目播出时间受到调整,于是,湖南卫视作要顺应政策的要求必须扩大新闻节目的投入,《新闻公开课》相当于其他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则有更大发展潜力和免疫力。
3.2 湖南卫视年轻受众基数大,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毋庸置疑,湖南卫视的年轻受众群体占其整个受众群的很大一部分,而该节目定位于“倾听年轻人的声音”,无疑给年轻的受众以很大的吸引力,《新闻公开课》给他们打造专属于年轻人的新闻特区。有了基数相当大的受众群在加上满足了受众群的收视需求,《新闻公开课》的收视率则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在收视为王的媒介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4 外部挑战 : 威胁(Threats)分析
4.1 各大卫视的同质化竞争
   湖南卫视作为省级卫视的“一哥”,它的动向会对其他卫视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我们约会吧》等节目成为各大卫视竞相模仿的对象。作为节目创新的领头羊和风向标湖南卫视的精品节目对同级卫视的模仿甚是“头痛”。作为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的新秀, 《新闻公开课》也很有可能成为其他卫视“觊觎”的对象。若其他卫视相继跟风,《新闻公开课》将面临同质化的零和竞争,这对其原本的收视市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4.2 王牌新闻评论节目的冲击
    《新闻公开课》作为一档刚刚推出的新闻评论节目,一块评论节目的试验田,它要面临业已著名的老牌的新闻评论节目。对于社会精英阶层或是倾向于高效率的评论的青年,他们可能愿意收那些王牌的新闻评论节目。如何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是《新闻公开课》避免或减少这些节目冲击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实.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培养之道——以<新闻公开课>为例分析. 青春岁月,2012(6):35-37.
[2] 徐志东. 论“新闻立台”的构成要素. 江汉大学学报,2004(6).
[3] 徐立军. 新闻何以立台. 青年记者,2009(8):13.
 

上一篇:从微博的两面性看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下一篇:从医患关系在媒体上的呈现看新闻的具体真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