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楼室内无线信号覆盖创新方案的问题和方式

发布时间:2015-07-20 09:5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很多栋高楼迅速被建起,人们在高楼中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也逐渐变长,对高楼内的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证高楼中人们的正常通信已经成为运营商无线信号覆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楼中墙壁对无线信号的遮挡等各种原因,室内用户手机信号比较弱,经常出现通信异常。本文通过新的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解决无线信号覆盖问题,满足高楼中室内用户的通信需求。 
  关键词:信号覆盖 信号损耗 室内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2-0000-00 
  1 高楼无线信号覆盖现状 
  高楼中的无线信号覆盖经常由于墙壁对无线信号的衰减导致弱覆盖问题的发生。弱覆盖问题是指基站所需要覆盖面积过大,基站间距过大,或者建筑物遮挡而导致某些区域信号较弱,导频信号强度低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手机无法对接收到基站信号进行解析和识别,并发生掉话或者未接通等通信异常现象。对于普通的弱覆盖问题,我们通过加室分系统,基站,RRU等来增强信号的覆盖,但是现在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强,室分系统等通信设备都有一定的电磁场辐射,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所以高楼中居民不让在用户家中加室分系统,我们通过在不同楼房上安放基站通过窗户将无线信号传送到用户家中,实现信号的良好覆盖。 
  2 问题区域实例列举 
  图1为问题区域的楼层环境图,图中箭头为从积玉桥电信局1扇区上拉出的直放站天线覆盖方向,现其方位角为110度,下倾角为-6度,通过测试发现此扇区只能覆盖1栋与4栋部分区域。 
  各楼层的房型基本为南北通透的类型,每个楼层平面的室分信号布在电梯厅中,由于建筑物墙体的穿透损耗较大,导致室分信号在用户家中靠近窗口位置较差。 
  我们在5栋用户家中进行的测试,在用户家西北部区域覆盖相对较好,但是在东南部的覆盖则非常差,虽然在室外增加的直放站对此用户家西北方向的覆盖有一定改善,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在用户房间东南面的覆盖问题无法解决。 
  小区5栋居民楼都有室分安装,因此建议新增RRU用室外天馈来覆盖室内的办法来解决用户室内的覆盖。 
  3 解决办法: 
  图2为问题区域的无线环境图,图中1栋上使用两面天线分别覆盖2栋以及4栋;2栋上1面天线覆盖1栋;4栋现已有室外延伸天线,使用的是单极化天线,建议改为高增益平板双极化天线,覆盖3栋;5栋可由蓝湾俊园的室分延伸来覆盖。 
  4 优化结果 
  该区域无线信号覆盖质量变好,用户在家中没有出现通信异常现象。高楼中的各项无线信号覆盖指标都很好。通过本次无线网络优化,提高了该小区的无线通信覆盖质量。 
  5创新方案分析 
  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现在已经做的比较成熟,室外的无线信号覆盖基本达到要求,但是由于城市建设比较快,很多栋高楼被建起,人们在高楼中工作和生活的时间也比较长,对高楼内的无线信号覆盖要求比较高,但是高楼墙体的穿透损耗又过大,导致用户实际通话的地点(一般都在家中或者办公室)信号覆盖较差,或在某些窗口出现导频污染现象。原则上室内覆盖主要依靠室分系统,而人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强,认为室分系统等通信设备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不同意在室内建室分系统,从而严重影响了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进行,造成高楼内的无线信号覆盖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此时,仅仅依靠室分系统的调整或改造是无法满足无线信号覆盖的要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室外天馈系统覆盖室内的方法,特别是用户窗边方案,这样做的优势是可以在用户实际通话的区域形成一个主导频信号。但是由于室外天馈系统覆盖范围比较难控制,因此在天馈的选型、选点以及参数设置上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保证覆盖的同时,尽量减少天线的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减少对其它区域的无线信号覆盖造成干扰。 
  6 创新方案优势 
  弱覆盖问题的普通解决办法是新建基站,直放站,室分系统或者对通信设备进行调整或改造,但是现在用户不让运营商在他们家里装通信设备,如果把通信设备安装在楼道等位置的时候,墙壁对无线信号进行遮挡,信号产生很大的衰减,造成用户家里的无线信号很弱,很容易出现通信异常现象。我们运用用户窗边方案,将无线信号通过窗户覆盖到室内,这样既避免了用户不让在自己家里建室分系统,又解决了高楼内的无线信号覆盖问题,保证了高楼内的通信质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永宇 等. CDMA2000 1X网络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3GPP2 C.S0024?-A 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2004[J]. 
  
  [4]张智江,刘申建 等.CDMA2000 1x EVDO网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收稿日期:2015-02-16 
  作者简介:王浩(1985—),男,湖北随州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是移动通信网络。

上一篇:有线电视运营中要注意做好用户内部数据网络方

下一篇:移动运营商IT支撑系统融合思路的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