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电梯限速器检测软件开发

发布时间:2016-10-08 11:55

  介绍了新开发的电梯限速器检验用软件的基本架构与功能设计,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能大幅度提高电梯限速器检验工作效率。


  限速器是载人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当电梯出现意外情况超速运行时、轿厢速度达到限速器设定的最大值时,限速器安全钳动作使电梯及时制停,起到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电梯限速器每使用两年应当检验一次,其动作时的线速度应该符合标准规定。

 

  限速器检验时,需每个运行方向的动作速度需测试两次,若均在范围之内,则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校验值。校验结束后,需要出具限速器检验报告,并将测试数据记录在限速器原始记录中。国内目前采用的限速器检验仪器虽然可以具有自动限速器动作速度的功能,但测试数据的记录和输出是采用纸带的方式,需要检测人员事后将测试数据与结果再录入校验报告与校验原始记录中,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大大增加监测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录入时容易产生差错,给检验工作留下隐患。

 

  为此,我们开发了一套网络环境下运行的电梯限速器检测软件,以提高限速器检验的工作效率,并使限速器检验的管理更加科学化。

 

  1 软件的基本架构与工作流程

 

  本系统由管理端软件、测试端软件、SQL Server数据库和Accesss数据库构成,管理端软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数据,通过网络,与测试端软件进行数据交换,测试端软件后台用Accesss数据库存储测试数据。

 

  下图1所示为系统软件的基本架构。

 

  管理端软件安装在办公电脑上,检验前将待检验限速器的基本参数录入(使用单位、电梯安装地点、限速器出厂编号、档案号、制造单位、出场日期、额定速度等)并分配检验编号。检验编号具有惟一性,由年份加检验流水号构成,如:2015-00001,每个校验编号对应一个限速器的检验任务,所有检验任务通过网络写入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

 

  测试端软件安装在仪器配套的电脑上,通过网络读入服务器上SQL Server数据库中的待检验任务,并将其存储在后台的Accesss数据库中。检测过程中,软件能自动显示测试数据,并将每个检验任务的测试数据与检验结论存储在后台的Accesss数据库中,连接上网络后,将所有检测数据与检验结论上传到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再由管理端软件自动生成限速器检验报告与检验原始记录。

 

  下图2所示为检验软件的基本工作流程图。

电梯限速器检测软件开发

  2 软件功能设计

 

  1)管理端软件功能。

 

  管理端软件设计有“校验任务管理”、“文档管理”、“校验历史调阅”与“相关信息配置”四大类功能,下图3所示为管理端软件的功能设置图。

 

  管理端软件界面从左到右分别为基本信息录入栏、功能按钮区和待检验任务列表栏三个区域,界面简洁,功能按钮作用一目了然,软件的使用非常简便。

 

  下图4为管理端软件主界面设计。

 

  2)测试端软件功能设计。

 

  测试端软件整合了接收待检验任务、检验测试、数据上传、服务器数据库配置、检验仪器设置等功能,软件的核心是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识别与保存,并将测试数据与检验结论上传至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数据

 

  库中。

 

  下图5为测试端软件的功能设置图。

 

  测试端软件界面风格和特点与管理端基本一致,其主界面见下图6所示。

 

  选中即将要实施的检验任务,其参数将显示在左面的基本信息栏中,如果信息中有差错,检验人员可以现场进行修改。在对基本信息核对无误后,点击“开始校验”按钮,将进入下图7所示的测试界面。

 

  测试数据与结论将自动保存到本机后台的Accesss数据库中,在网络环境下,点击“数据上传”(见图6),所有检验结束任务的测试数据与检验结论将通过网络写入服务器上的SQL Server数据库中。

 

  点击管理端软件上“文档管理”(见图4)按钮,将弹出下图8所示界面。

 

  在文档管理功能模块中,可以预览限速器检验报告与检验原始记录,并能够直接输出打印。检验报告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审核和签发流程,检验报告中的检验员、报告审核与审批人员均使用电子签名签署检验报告。

 

  3 结论

 

  这套电梯限速器检验软件人机界面友好,操作使用非常简便,能大幅度提高电梯限速器检验的工作效率。2014年11月,软件在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投入使用,使用证明:它能使得检验人员每天节省3~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把检验人员从繁琐的重复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并基本杜绝了工作差错,并得到检验人员的高度评价。

 

  作者:朱恺丰 卢远航 来源:科技传播 2015年3期

上一篇:有关企业软件开发标准化问题探讨

下一篇: 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软件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