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信息化基础建设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2-14 13:48

摘 要:我国制造业在启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瞄准国际发展动向进行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基础做起,制定切实可靠的策略框架,以减少失误,使信息化建设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要使企业的每一步投入都能得到有效继承,逐步向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基础建设
一、制造业面对的现代竞争环境与现状
  当今制造业的竞争已从质量第一的策略,向以质量作为企业尊严和品牌价值的起点,以快速响应市场和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策略转变,各种新的制造理念和技术,如并行工程、虚拟制造、逆向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快速成形技术等的开发和应用,无不以提高制造业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为核心目标。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一方面为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极大地缩小了制造业———市场———用户之间的时空隔阂。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环境下,全球市场信息高度汇集,快速流动竞争已从相对封闭的区域性特征向全球化转变,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交互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
  从客观上分析,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低、信息的获取能力低、联盟机制与意识落后,把我国制造业置于竞争的弱势地位。而与先进制造理念相比照,企业微观构成形态上的差距是导致落后的根本原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产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的柔性低。我国制造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是按照泰勒分工原则建立的,形成按职能划分的递阶层次结构,由于强调精细分工,中间层次与环节多,生产指令从上而下地下达,各部门以按时间排序的顺序工作方式行使各自职能,因而任务执行的整体周期长。凡事都按组织系统自上而下请示,然后再等待自上而下的答复,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它不能作出自适应改变决策,因而各级组织的动态响应速度慢。由于人与组织习惯于单调而僵化的分工,人机关系固定,对新的职能岗位适应性差,再加上从属关系众多,使得生产要素难以快速重组。
  第二,信息系统水平低。制造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大量信息,如资源信息、过程信息等一般用人类文字语言描述,由于不能被计算机集成处理,因而只能用文稿、图纸及录音录像等方式存贮信息和采用信件、电话和传真等手段进行信息交流,信息采集的速度慢、效率低;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每个企业甚至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都形成了各自的信息处理方式。
二、制造业信息化与基础建设
  对于制造业来说,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与效益,使企业活动在信息驱动下,高速、准确和可靠运行。主要体现在:
  (1)利用CAD、CAPP、CAM、PDM等现代技术提高企业生产过程信息技术,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2)利用MRP、ERP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3)建立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把企业内部信息与制造技术集成起来,并扩展到企业外部,实现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产品协同商务(CPC);(4)培养信息化人才,以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并不一定要购置具有高度柔性和自动化水平的装备、先进的制造与管理系统。在基础条件欠缺的前提下,盲目引进往往会适得其反,自1992年开始引进MRPII/ERP以来我国制造业在这方面众多失败的例证可以为鉴。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已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合作与竞争环境下情形下,引起联盟合作机制是启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现实且投入较低的策略。
  企业首先要通过设立门户网站而开通业务协同平台,使内部资源信息可以在Internet上连续流动,要建立企业内联网并适时与Internet链接,使外部信息可以直接传送到工厂车间,认为只有业务部门才面向用户或市场的传统观念是不利于企业参与现代竞争的。要适时引进CRM、SCM技术与管理理念,以拓宽信息渠道。信息网络支撑平台建设应以当前流行的TCP/IP为网络通信协议,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不能只考虑内部各职能领域的独立发展,而应着眼于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向供需链的扩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单纯引进信息技术,更不是一种方案,而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相结合。为扩展与外部联盟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企业在制造联盟过程中最迫切需要的是开发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管理系统。要把现行的金字塔式多层次生产管理结构转变为扁平式的网络结构,精简机构,减少中间层次和环节,以加速信息传递,把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转变为并行工作方式,以缩短产品开发制造周期,把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转变为以实现企业目标为宗旨的、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组织,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设定的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指导下,逐步完成对生产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改革,在此基础上适时引进MIS、ERP、MRPII等技术,以实现组织管理———人———技术的集成。
三、结论
  企业推广实施CAD、CAPP等单元技术,是促进企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提高当前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在逐步提高单元技术应用水平的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培养和提高人员素质。同时,从观念和管理上逐步进行调整、对传统工艺与装备进行改进和自动化水平提升,逐步将人———信息———机有效集成,实现信息化制造。信息化人才与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缺乏,是制约制造企业着手信息化建设的因素,而我国很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信息技术企业却拥有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开展广泛的社会合作有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着眼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引进,以及合作进行信息技术项目开发,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当前从事高科技产品生产开发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斌,陈炳森,张曙·生产系统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峰铭,乐清华,朱名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3)·

上一篇:对中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ARCS模型在C语言教学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