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发布时间:2015-11-11 10:01

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筑领域也引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从而产生了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理念,除了采用一些新兴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之外,更多的是在现有建筑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整个建筑在整体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充分的融合,最终减少能源的消耗,达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在其投入使用之后,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其生命周期内对于各种能源的消耗,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一、绿色建设的设计原则
  1、高效节约化原则。传统的建筑和设计目的往往是以关学、建筑形式或某种特性方面的研究为基础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作为种经济产品和社会公共物品的属性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需要对建筑再作其他方面的补充。而高效节约化原则包括多重含义,包括节约土地、节约用水、节约建筑材料、能源和人力等。
  2、同步化设计原则。有了首要的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态度,还要让节能节地建筑设计思维在各设计过程同步化进行。建筑师、设计师从前期分析、策化、方案构思、比选、各专业深化初步设计,各专业协凋定案,到施工图细节完善、施工中的调整、控制完成等设计全过程,都同步思考建筑的“低碳、节能、节地”要求。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提出策略、解决办法和措施,而不仅仅当成到后期施工图才处理的材料、构造问题。在设计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误区,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然而这样的室内环境往往是不利于健康的,不是节能的建筑,更谈不上绿色。真正的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进行自适应调节。
  3、重视整体设计原则。建筑整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当地气候、文化以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整体设计,而不可盲目的照搬其他地域的先进的绿色技术,最终导致着眼局部而不能照顾整体。
  4、健康化原则。建筑的健康既包括狭义上建筑空间对人类的身心有益,也包括建筑运行过程对于地球整体环境的负荷最低而间接有益于人类生存。由于建筑内人数众多,建筑建成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较大,实现绿色健康化的任务很艰巨,因此建筑师应通过设计结合气候和场地,从材料选择、建造方式选择、运行方式选择等入手,对植被、水系等进行深入安排,设置植被和可渗透性铺地,因地制宜,将建筑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实现全面意义上的健康化。
  5、循环化原则。物质不断循环是生态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对新时期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师应尽量贯彻循环化原则,尽量节约利用稀有资源,尽量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减少抛向大自然的废弃物。比如,要利用废水:中水系统即是指生活废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并能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可以用于厕所冲水、园林灌溉、道路清洁、汽车洗刷及景观用水,冷却用水等,可以大大缓解用水紧张情况.对于我国大量缺水城市来说更具重要的战略意义。再如,对人体排泄物常可用于农业和园艺,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这在农村是经常使用的方法。目前,循环使用原则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初步应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运用将更加普遍,在我国亦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绿色设计方法
  1、加强现场设计。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后,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是保证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必要条件,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能称得上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现场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绿色建筑现场设计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现场设计要保护现场的生态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2)尽量减少现场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使用自来水进行浇灌:(3)尽量减小现场的热岛效应;(4)绿地面积满足要求;(5)绿地配置合理,局部环境内能够保持水土、降低污染和隔绝噪声。
  2、尊重当地环境进行设计。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同时,应尽力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②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③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④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3、加强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住宅区气候的好坏。自然通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就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建筑区的空气流动情况,这是确保建筑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有效提升建筑物内部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度,使用户无需增加任何投资,就能实现居室环境的健康舒适。
  4、被动式采暖设计。为人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热舒适环境是绿色建设设计首要任务,而冬暖夏凉的居住环境正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热舒适环境。合理利用太阳能是创造热舒适环境的主要途径,同时对于节约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保护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使其在冬季能集取、保持、贮存、分布太阳能,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同时在夏季又能遮蔽太阳辐射,散逸室内热量,从而使建筑物降温。它的最简单原理就是阳光穿过建筑物的南向玻璃进入室内,经密实材料如砖、土坯、混凝土和水等吸收太阳能而转化为热量并对其加以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 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热环境。为此,一个成功的太阳能建筑设计必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绝热效果良好:②南向要设有足够数量的集热表面,最大限度地争取太阳能源;③室内布置尽可能多的贮热体,能够尽可能多地贮存热量:④要主次分明:主要采暖房间紧靠集热表面和贮热体布置,而将次要的、非采暖房间布置在它们的北面和东西两侧;⑤要通过环境绿化、遮阳、通风等措施处理好建筑物的夏季降温。
  总之,新时期,绿色建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我们不断改进与创新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加之一系列良好的推广策略,绿色建筑一定会为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益处,真正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伟.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现代装饰(理论).2011(10)
[2] 程肖琼.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四川建材.2009(8)
[3] 许吉航,刘潇,肖大威.绿色建筑设计是适宜性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新[J].南方建筑.2010(2)

上一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环境污染的控制

下一篇:实用节能、环保的双燃料汽车(汽油、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