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用变革思考本科论文(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9:08

 

 第1篇:浅析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的特征


  就本体论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因素。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推崇之下,在区域经济研究后期,基于杜能模型的研究范式逐渐脱离开来,其中本体论对个体动机予以了强调。首先,它对物品稀缺性假设与理性人假设进行了建立,并基于消费者与厂商的均衡,对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在近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中,经济对象的微观均衡分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就认识论而言,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规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得到重视。起初,在区域经济学中,理论体系构建并得到重视,观察的重点对象主要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描述。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例,起初是针对企业选址问题,其特点表现为基于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在经验研究的结论应用之下,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中区位论与区域科学得到了有效运用,这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的联系十分紧密。


  就方法论而言,描述性的研究与经验验证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其研究主要涉及到空间经济特征的描述,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也基于计量分析与统计学的归纳法为主。经济总量指标与空间区位的关联性是区域经济学的重点,基于此对区域政策进行调整。在特定空间上,产业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学的观察对象,在经验研究之下,对产业聚集与空间变量的关联进行探索,然而这种集聚的个体动机与总体趋势间的内在关联却没有得到解释。而这种联系是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内容,同时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有着密切联系。主流经济学对理论演绎有着高度关注,并意图基于精炼模型对经济运行整体现象潜在的个体理性动机进行揭示,计量分析基于理论演绎实施,换言之计量研究就是验证理论假设,然而计量研究并非理论假设的直接来源。


  站在市场经济系统整体认识的角度来看,经济系统在主流经济学之下向不同部分进行了划分,然而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联并组成一个体系,具有自我调节能的能力。换言之,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的特征表现为自组织性,因此个体选择成为了关注重点。就传统意义而言,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区域经济系统能够对其组织系统加以运筹,因此整体布局与结构的优化成为的关注重点,然而其运筹结构并非完全符合个体理性。


  二、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


  以杜能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例,杜能对位于均质平原上的孤立国进行了假设,其中制造品有中心城市供应,食品供给则由城市四周土地承担;孤立国内各区域具有相同的自然条件与运输条件。杜能提出生产地与市场距离成为农场利润最大化的主导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成本与运费的偿还必须与追加的投入要素的边际收益对等。基于一定的耕作成本,与城市的距离与追加运费、边际产量偿付量成正比,与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成反比。杜能对农业圈层理论进行创建,并认为差级地租为各区域农业布局的最优类型。杜能通过理论化与体系化形式验证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其他研究领域中,这一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空间成为了经济物品,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杜能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具有双重性,与之后其他研究成果相比,其相关性与普遍性也更强,可见基于杜能的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在其思想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业内并没有对其予以重视。萨缪尔森则基于杜能的理论创建了空间市场均衡模型。在艾萨德的努力之下,主流经济学中逐渐接纳了区域经济学,并实现了杜能理论与均衡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拓展


  1.基于主流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学解释力更强


  在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的推进之下取得了重大突破,换言之,区域经济、经济地理、经济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朝着集中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未来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工具则包括比较优势、区域经济禀赋、运输条件、地理几何分析等等,然而基于发散下的理论范式中,这些理论的发散性十分明显。对于一个共同的理论支点中,这些理论工具无法得到整合与归结,这使得区域经济学整体看上去并非精密的仪器,而是一个“工具箱”。当“问题区域”出现在国家经济中时,那么建立在空间分析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学则无法对其进行解释,在人们在探索中不得不回到主流经济学的“零维”空间中时,那么区域经济学将会停滞不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结论中,在主流经济学的整合之下使得其范式转化得以实现,进而基于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区域差异、产业集聚。


  事实上,经济是社会全体成员个体决策之下诞生的。在传统研究中,区域经济学的规划性特点十分突出,换言之就是通过规范经济学对最优模型加以定义,然后对区域发展目标进行确定,同时在经济发展中也强调了政府干预的方法。然而,与政府规划相比,个体理性选择的综合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就难以作出合理解释,进而导致上世纪70年代之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2.区域经济学对经济政策供给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学的一大特征就在于“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中,区域经济发展与规划十分突出,“问题区域”逐渐成为国内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应用范围。


  由于对问题的解释缺乏根源性,不管采用的技术与方法如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区域问题的诊断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并不强。究其原因,就在于区域经济学的政策建议并没有得到认可,这一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为突出,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作用十分明显,一般这是受到规划模型中企业理性选择动机缺失造成的,在政府干预之下,市場结构、规模报酬等发挥变化,使区域经济均衡状态迁移的预见性不够准确,政府干预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站在政府对经济政策加以干预的角度来看,与主流经济学相比,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为主要对象,这一点在建立在区域经济禀赋的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规划十分突出,然而相关的政策手段并不明确,缺乏系统性。主流经济学则站在微观的角度来调整市场参数,以此实现对企业决策的限制,这显然已经属于经济规制。从中不难发现,当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引入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那么就逻辑而言,区域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经济规制理论等分支学科的一致性就得到体现,就政策供给而言,在理论方面的选择上就变得更加丰富。


  3.与主流经济范式趋同的启示


  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引入区域经济学,能够提高经济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区域经济学的应用范围得到扩展,并不在单纯的针对区域经济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建立在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基础之上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社会运行以及要素共享机制都能够通过区域经济学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区域经济规划的合理性与全面性得到提升。传统单一的运输成本与比较优势分析饿逐渐向区域经济的全方位“扫描”转化。


  就理论体系而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已经趋于严整,主流经济学理论主干及其分支学科的理论范式逐渐得到统一,鉴于此,就逻辑而言其一致性得到体现。实践表明,这一理论体系的生命力与包容性十分突出,在主流经济学范式与区域经济学趋同的背景下,在区域经济学中,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有效运用,对于学科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意义。


  四、结束语


  在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中,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进程与趋势。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也可以向“范式”進行整合与归结,而研究基础与方法的不同则会引发区域经济理论的相关争论。基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经济学范式的补充,为人们对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观察与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作者:张晶等

  第2篇:网络技术发展引发区域经济学变革的思考


  1.前言


  以微电子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实现了交互式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经济面貌。依托互联网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非常频繁,并逐渐催生了网络经济。那么,网络技术发展对于以空间差异性为主要基础的区域经济的影响几何?网络技术发展是否会区域经济现存运行机制的重大变化?网络技术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和挑战又体现在哪里?网络技术下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会是什么?


  为此,人们需要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进行审视和重新定位。区域经济学,简单地讲就是以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区域经济与空间组织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质,并且对区域性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这本经济专著中首次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开启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先河。此后,克鲁格曼基于不完全竞争假设的新经济地理学、波特的钻石模型等国外的理论研究极大地拓宽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学者则比较重视对影响区位经济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在网络科技发展背景下的區域经济新变革方面。


  本文主要讨论了网络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影响以及网络技术下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并且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2.网络科技发展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网络革命呈现出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迥然不同的特征,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网络革命为人类社会勾画了一幅虚拟世界的图景。人类以傲视以往的高效率和超规模对资源进行着开发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以及信息与数据等流动和重新组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这是一场宏伟的人类社会的变革。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的流动速度,降低了各项交易成本和移动成本,对厂商、消费者等各类市场主体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经济的运动规律。


  2.1网络科技发展极度弱化地理距离的虚拟化效应


  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理论认为,传统模式的产业经营行为会因距离的增大而呈现递减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运输成本和传统的信息传递效率造成的结果,谢费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及兰利的零售引力模型和断裂点概念等对此有所述及。但是,在网络经济模式下,传统意义上的信息鸿沟已经压缩到最小的程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信息共享的实现使得物理距离不再成为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整个世界正在升级为一个更高层次的共同市场,各种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彻底颠覆了原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对于用户的关注和争取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2网络技术颠覆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催生效应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与工业社会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有着完全不同的形式。在工业社会,以各类资源的大量投入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推动经济发展。这种粗放的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并且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枯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相比之下,新经济形态改变了原来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信息、知识、创意和科技进步,不断催生出新兴的产业和新的服务业,正在逐渐走出一条高效低耗、环境友好和创新创意的新型的经济发展之路。据数据统计,网络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支付、互联网金融和网络社交等网络经济的新业态正在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激发了我国广大劳动者创业创新的热情,新创意迭出,新经济呈现出无限可能种的发展路径。一些以新经济为主要特色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网络经济的最大受益者,比如以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另一方面,一些曾经的巨无霸企业由于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以及创新方向的选择错误而轰然倒下。由此发现,企业的发展规模可以在瞬息之间进行转换,而创新却能让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


  2.3网络技术促进经济活动公平性的熨平效应


  在网络经济时代,市场主体进入某一市场的门槛已经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快捷传递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还很大程度上熨平了各类不同的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不平等性和不公平性。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厂商的选择不是基于规模,而是基于服务和信息。信息网络的延伸让那些处于区位劣势和资源禀赋较差地区和企业有机会参与比较公平的市场竞争,并利用网络资源来补齐某一要素的短板,从而成为全球或者全国大市场中的一个生产链条。


  2.4网络技术创新更多高效模式的先予后取效应


  在传统经济中,限于各种要素资源,商业模式上很难有所变化。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像"免费服务"和厂家补贴"这类以前不能想象的新型商业模式都相继出现了。基于对消费者的争夺,许多厂商愿意以较长远的眼光来全面考虑市场竞争问题。因此,网络上许许多多的免费服务和"搭便车"行为不足为奇了。比如,谷歌公司一方面通过向用户提供免费信息搜索业务吸引用户和提高用户粘性,另一方面通过出售广告位和搜索排名以及为其他信息资源使用者提供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服务来赚取利益。其实,这只是在新经济形态下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不存在孰是孰非一说。但是,从总体上看,当前的商业模式正在向个性化定制、虚实结合并且能够持续盈利的方向演变。


  3.网络技术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与挑战


  网络科技的发展不仅对经济活动产生了虚拟化效应、创新催生效应、熨平效应和先予后取效应等的重大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学及其依靠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3.1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


  随着网络经济的诞生和发展壮大,经济领域的活动也发生相应的深刻变化。首先,经济发展的要素发生了转移,呈现了一定的虚拟化特征。第二,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和网络经济等新出现的业态在整个市场结构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多,并开始改变了市场的格局。第三,创新创意和无形资产的贡献度在走上升通道,知識密集型产业获利丰厚并且具有无限美好的前景。为此,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理论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理论解释力显示出与现实的明显脱节,比如剩余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边际收益递减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经济危机周期理论等的影响力都出现了弱化的趋势,而市场均衡理论的成立条件则有所优化。


  在网络技术的营商环境下,信息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者减弱了信息不对称的鸿沟,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更有条件接近真实的现实情况。比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假设条件更加容易与真实现实保持一致。而一些因市场扭曲而出现的经济理论则出现了解释力不足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没有任何企业能够永久地获得"强者恒强"的市场竞争的马太效应。


  由此,一个由虚拟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建构的崭新的经济时代将呼唤各类经济理论因时而变,做出符合实际的修正、补充和完善。同时,它也为新经济理论的横空出世准备好了生长的沃土。时代需要建构一套全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像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在网络经济时代都是非常明显的存在。虚拟经济所创造的发挥空间也完全超出了原来经济理论的视野范围。比如,在网络世界里,创意为大,挤出效应和手表效应已成为普遍现象。


  由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以及网络对市场具有放大效应,部分经典经济理论已经失去了成立的假设条件,以致于很难在网络现实面前发挥正向的作用。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简单劳动就很难反映客观现实。规模经济理论在网络经济中的作用界限大幅缩小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现实中与网络效应的边际效益递增现象发生了重大的冲突;经济周期理论和产权理论等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


  3.2对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


  原有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受到网络经济"虚拟化"的冲击程度不言而喻。信息网络的延伸使得物理性的地理区域的概念变得含糊。首先,市场已经大幅扩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结合在一起,经济活动日趋网络化、扁平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其次,市场竞争由以信息占有和垄断为特点的竞争转向信息共享、用户分享与体验以及知识发展等方面。在这样的市场,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力成为杀手锏。第三,经济增长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空间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等受到挑战。第四,经济发展的路径发生彻底地转向,信息、知识和创新等成为制胜的根本条件,互动参与式发展成为现实。第五,具有个性化和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成为市场的热点和时尚。由此,对区位因子和产业发展变革都会出现重大的变化。


  4.网络技术下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方向


  4.1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导向的跨越式增长机制


  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资源和技术等已不再成为制约落后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落后区域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引进最靠前的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经济对于信息占有的平等性为这种发展提供可能。在知识、信息、创意、环境与政策支持的合力作用下,落后区域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4.2突破传统要素限制的产业区位选择新机制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时间成本和创新活动是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的区位选择趋向深刻地说明了全球市场正在奉行新的游戏规则。因此,要围绕效率和创新这两个关键要素开展理论创新。


  4.3网络世界中虚实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


  网络经济是虚实结合的世界,信息、知识等各类虚拟性的资源为市场竞争提供了最大的变量。因此,以虚实资源为切入点,将是经济理论研究者构建新理论的最佳选择。


  5.结语


  总之,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造着现有的经济面貌,并对经济学基础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特点,区域经济活动中将呈现虚拟化、创新催生、熨平和先予后取等的效应。因此,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一定要因时而变,紧紧抓住理论创新的机遇,构建符合现实情况的新的理论构建。


  作者:李昌龙

  第3篇:计量地理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


  1、计量地理学[2]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


  1.1地理学中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


  经典的统计方法有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系统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方法等等


  1.1.1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函数确定和相关关系不确定。回归就是用统计手段找出变量间近似函数关系的方法。在回归分析中,通常将我们关心的研究对象称为因变量,并且在一次研究中一般只有一个因变量,将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因素称为自变量,自变量的个数既可以有一个(称为一元回归),也可以有多个(多元回归)。在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三商影响研究[3]中,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智商,情商和财商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研究智商,情商和财商分别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贡献大小时,可依次采用一元回归分析。


  1.1.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指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多个变量对多个区域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地区投资环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等,这些综合评价指标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将多个相关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以反映各区域或城市在某一方面的综合水平。要完成这项工作,一般要经过以下五项步骤:


  第一,选取指标


  第二,对指标进行矢量纲化处理


  第三,对指标进行简化或归类处理


  第四,确定权重


  第五,计算综合评价值


  在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4]文章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出各乡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结合地势状况,土地资源状况,把农区经济首先划分为富裕区、小康区、温饱区、贫困区等4中类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平原富裕区、丘陵富裕区、平原小康区、丘陵小康区、山地小康区、盆地温饱区、山地温饱区、平原贫困区、盆地贫困区、山地贫困区等9种类型区。


  1.2线性规划分析


  线性规划在实际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与交通运输规划、工程技术的优化设计以及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在地理学领域,线性规划是解决有关规划,决策和系统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线性规划应用最多的实例就是农场种植计划或农区集中选择。如果线性规划只有单一的目标函数,那么建立的种植计划模型就是单目标规划模型,进而给出种植计划方案,要么使总产量最大,要么使总产值最大,两目标无法兼得;多目标规划的思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3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学的理论发展與70年代,空间统计分析处理的数据是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具有地理位置属性的一类特殊数据,不用于一般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通常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空间中“点”的分布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具有聚集性的特点,怎样去度量这种聚集程度。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


  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衡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3种:(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是描述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2)G统计量:显著的G统计量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3)Moran散点图:用来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通常用于宏观尺度的分析,比如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5],研究表明天水市人口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1.4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分析,或称“产业联系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捷夫(ef)提出,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就被地理学家广泛地应用于区域产出构成分析,区域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等方面。在现代经济地理学中,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投入产出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地形对山区农田人地系统投入产出影响的微观分析——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的实验研究[6]中把多种农业投入(x1,x2,x3...)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Y=AX1αX2α表示出来,在该文中利用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折能系数,进行农田地块能量投入产出及效率的有关折算,得出地形对农田投入产出的影响。


  1.5AHP决策分析


  AHP决策分析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AHP决策分析方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


  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7]文章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了可续依据。根据这种思路是否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用层次分析法为较快较好的进行精准扶贫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1.6地理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主要运用图论方法研究各类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对于许多现实的地理问题,譬如城镇体系问题,城市地域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商业网点布局问题,物流问题,管道运输问题等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8]利用图论很清楚的描述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作者:张志伟

  第4篇: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学课程创新性教学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作者:殷颂葵等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机理问题路径探讨论文(共4篇)

下一篇:税收征管现状问题对策思考探究论文(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