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数学行走活动促统计学习动态化

发布时间:2023-12-12 01:31

  【关键词】数学行走活动;统计;动态化;儿童认识;综合与实践


  如何在尊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数学统计活动,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学习数学统计知识、应用数学统计知识,促进他们顺利将数学统计知识转化成方法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学习乐趣?基于这个问题,我校数学团队在小学数学统计领域进行了行走活动的开发与实践。数学行走活动是在行走与实践中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究活动。下面,笔者谈一谈如何以数学行走活动促进儿童的统计学习动态化。


  1.基于儿童的认识,开展数学统计行走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儿童的视角设计数学统计方面的行走活动,能让儿童动态经历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例如,我们给三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校园绿色知多少”的校内行走活动,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自己动手画一画校园里的绿化区域;然后,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确定好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的方法后,便开始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画绿地的平面图,有的利用各种测量工具开展实地测量,有的根据学校平面图思考计算面积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测量出的数据,将学校的绿化情况与园区的绿化标准进行比较,说说学校成为绿色校园的原因。


  2.基于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板块,开展数学统计行走活动。


  苏教版教材中的“综合与实践”板块涉及的知识面广,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例如,我们为六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主题为“小树叶,大学问”的数学行走活动。首先,让学生分组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如柳树叶、枫树叶、琵琶树叶等,并测量、计算出各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然后,利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开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活动;最后,与同伴分享获得的数据,分析总结规律,教师指导学生计算比值的平均数,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出:形状差异大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差异也大;形状类似的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接近。上述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发现小小树叶中隱藏的规律,感受树叶的美、校园的美、生活的美、数学的美,让儿童的统计知识在无痕中动态生长。


  3.基于统计活动本质,开展数学统计行走活动。


  统计活动是围绕数据的收集、整理、交流、分析而开展的活动,其本质是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出发,反思数学行走活动的根本意义。例如,我们为二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主题为“垃圾分类快乐统计”的校外行走活动。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周边的社区,给定1个小时开展捡垃圾活动;其次,分类整理垃圾;再次,学生带着所有分好类的垃圾来到小区的垃圾投放点扔垃圾;然后,指导学生完善研学单,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把各种垃圾收集的结果记录下来并统计出来;最后,让学生为环境保护设计一句宣传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产生了先将垃圾分类再进行数据整理的现实需求,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在统计方面的应用意识也更强烈了。


  总之,数学统计行走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情感,准确把握教材的特色领域,这能有效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动态化。

上一篇:统计学岗位市场需求情况及薪资影响分析

下一篇:如何给医学生开设医学统计学课程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