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9 14:51

  摘要: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政策被提到国家发展日程上,牵动着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命脉。农业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未来趋势。现在我国农业发展逐渐朝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方向发展,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渐被一些学者拿来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解释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并对其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相关部门就如何加强农业经济关系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0-004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


  1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要为国家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其实更像是一项管理工具,是对农业信息和农业知识的一次资源整合,主要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技术,将各类农业信息、农业资源通过一个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加以资源整合和信息处理,现如今,管理信息化渐渐被大多数人熟知,目前我国许多行业领域的管理都有提到信息化管理方式,所以就我国现在农业经济来说,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被慢慢推崇,其实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浩大的惠民工程,能够规范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化运营,可以说是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一个步骤,对于农业发展起着提高层次和管理效度的积极作用。


  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关策略


  2.1紧抓信息化水平建设


  相关农业经济不仅要根据具体的工作管理特点来进行具体的管理战略规划,同时要牢牢抓住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构建,要充分学会和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业信息系统工程。同时要构建一个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平台,即一个方便管理部门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分析、资源集成等的综合统一管理平台。只有将农业经济内部信息统一规范在一个公共平台之下,才能更好来实现农业经济资源共享、数据整合,促使农业经济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当然信息化水平的建设更离不开农业经济相关数据的多向信息的畅通。全程把控整体农业经济项目进度,及时更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流程信息,只有在保障畅通的农业信息交流下,才能够使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工作在开放、自由、快速、畅通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传递标准。


  2.2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


  农业经济管理下设有许多细小的模块建设,要想提高信息化水平就需要放宽农业管理准入门槛,各模块之间要達到高度的协调,还需要尽可能的在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上放宽对外界的准入标准,还需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管理模式和新兴技术,为农业经济中薄弱的中小企业放宽融资条件、输入全新的服务式营销策略。这样才能够通过更方便有效的农业经济体制使农业经济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2.3完善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信息共享评估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信息评估管理人才。大力引进可以胜任机制考核测评的高水准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发挥农业管理相关部门对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和培训的调控作用,从而有效促进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监督评价和管理。


  2.4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


  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市场还是有不完善之处的,为了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就要更好的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法规。首先,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框架,相应的法规制度才能更好的保持政策出台的稳定性,才能更好的监督实施效果,提高连续性。其次,农业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撑和鼓励我国大中小农业企业针对企业自身经济的发展要朝着现代化方向的迈进,同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整治、合并、划分,争取做到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避免出现管理人员职责不清,管理程序叠加混乱,要确保每一项农业经济的具体管理工作细化到人,有据可依。最后,制度的完善离不开人民的监督,同时要想农业管理工作的水平,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大化发挥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的制度管理效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含义简述以及对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一些方法策略探讨,可见,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现代信息化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能够促进国家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提高农业经济自身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作者:董纪江


  参考文献: 

  [1]吴爱美,朱国英.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J].安徽科技,2006,10. 

  [2]王云霞.浅谈《农业经济管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3]董春宇.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23. 

上一篇: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极端气候因素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