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樟村坪镇矿山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11:44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樟村坪这种矿山乡镇,资源的破坏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干群关系矛盾不断加大。为了改善环境,改善干群关系,必须发展生态农业,争取政府财政性资金扶持,给老百姓一个青山丽水的环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村级集体经济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重要经济任务,也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实现基层社会持续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樟村坪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中国磷矿之乡。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研究探索多种渠道、多种途径,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该镇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原有的收入渠道趋于萎缩,缺乏新的稳定的收入来源;一些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缓慢,而支出刚性很难抑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一些村集体经营管理不善,债务沉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思想认识、政策措施还不到位等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樟村坪镇的部分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影响了村级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创新思路发展矿区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樟村坪镇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樟村坪镇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充足的人力资金为支撑,离不开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扶持,政府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没有政府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将举步维艰。为此,樟村坪应该深入分析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方面,立足地方特色实行生态农业项目化,充分争取扶持资金财政性,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争取政府政策支持

 

  樟村坪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应该结合樟村坪农业发展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生产经营项目,依靠特色农业和优势产品占领市场。

 

  政府应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服务,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除此外,还应该积极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并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放宽村集体土地资源开发经营的限制;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盘活集体资产,提高利用现有集体资产开发经营的创收能力,政府要在项目审批、项目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扶持和支持。

 

  ()积极申报农业项目,争取政府财政扶持

 

  生态农业项目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的项目,具有严格的项目申报方式和程序,需要提供完整的项目申报材料等,是一项极为严格而复杂的大事情,而项目申报是获取农业项目发展资金不可逾越的一环。因此,樟村坪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生态农业项目申报,以便争取更多的政府财政项目扶持资金;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减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负担。

 

  一是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申报生态农业项目。为了生态农业项目申报成功,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樟村坪镇应该高度重视生态项目申报,并将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按照生态农业项目的具体申报程序及要求,积极申报生态农业项目。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农业项目申报,并将该项目申报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其次,要深入研究生态农业项目申报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该项目申报的程序、方式、关键点及难点等所在,为生态农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的做好充分准备。然后,立足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结合生态农业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专人编写生态农业项目申报材料,并认真听取专家的有关意见,确保项目申报材料科学规范。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减轻村级集体经济负担。首先,应当建立村级建设项目公共财政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区分负担的制度,严格区分经营性项目、自益性项目和共益性项目,明确主要项目出资主体;其次,应当加大对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的公共财政经费补贴力度,将有限的财政经费最大限度的向集体经济欠发达村倾斜,确保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的基层自治组织运行的经费来源,减轻集体经济的负担。政府部门应该将财政扶持资金朝生态农业项目更多地倾斜,给樟村坪生态农业项目发展以更大的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推动该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多元化,减少对矿业产业的依赖程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陈勇军 王开云 贾相朝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 201619

上一篇: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下一篇: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