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和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6-08-09 13:56

  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与一个地区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生活水平等密切相关。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业综合生产力低、基础设施投入低以及农产品生产粗放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客观分析,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集体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农村经济是指在农村进行的经济活动或发生的经济关系,或者更宽范围的涉及到与农业生产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经济体,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各类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所有经济部门和行业。它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我国经济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逐步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不同层面增加了对农村的指导和扶持,农村经济实力得以发展,但在实际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总结了各地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必须抓住牛鼻子。有学者提出,土地、农资和机械、设备、人力投入以及科技发展水平、农业推广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息息相关。典型的如西部地区,虽然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地形以山区为主,这就阻碍了机械的应用了,限制了集约化大规模生产的实施,这就导致了相比于东部地区较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业基础薄弱,抗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农业生产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综合生产能力较差。

 

  1.2 农产品生产方式粗放、原始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亩农资用量比世界平均水平多3倍,可见,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大农、大水、大肥为主要特征,一直坚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整体上生产方式原始,用水仍然大水满灌,对地力的消耗好无节制等等。这种向土地要粮、填鸭式、粗放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土壤地力的消减,是高效农业发展的短板。有数据显示,由于粗放、原始的生产管理模式导致当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严重,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农业发展关键问题的瓶颈在于改变当前农产品粗放的生产方式,走出一条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3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发展产业化农业是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所在。而当前的农业发展,多以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农民生产规模小,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从农民层面来说,由于农业效益低,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入较低,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有些理应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发展不平衡,幅射带动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都使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1.4 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观念和科技素质提升。一项针对某镇基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数据显示,该镇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占45%,高中以上只占20%。有40%的农民不了解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在病虫害初发时,50%以上的农民会优先选择化学防治。此外,该镇只有总人口25%的人从事全职的农业生产,其他农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从事其他农副产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组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制约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影响生产的快速发展;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进程,影响农民增收。习近平曾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但在不少地方,农民们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很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仍然很少,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新型技术和设备的推广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的现代性还不明显。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和策略分析


  2 农村经济发展措施

 

  2.1 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近年来,很多农民发现,农资、人工等成本日渐增加,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变小。而另一方面,可用土地面积逐渐减小、以及国际市场对绿色生产壁垒的设置,这些都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变得更加艰难,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最好的路子,必须逐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农村经济领域,增加高素质的职业农民,使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

 

  2.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济体

 

  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以及规模化农业的首要条件,因此为农民所欢迎。市场经济条件下,小生产、小作坊难以应对大市场的变化。只有互相联手,取长补短,才能在经营中不断发展壮大,干成大事。新型农村经济体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特色化、规模化的有效途径,这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潜力巨大。

 

  2.3 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民成为职业农民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批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达到新型农民的要求,并着力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民队伍。

 

  2.4 发展电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几年前,上网购物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随着电商服务体系逐步下沉至村屯,上网购物、上网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习惯。电商成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新亮点。专家预测,随着网购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电商将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在乡村旅游、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发力,不仅将改善农民生活,还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农村电商仍面临配送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短板,但随着农民电商意识越来越强,这些成长的烦恼都会得到解决。十三五期间,电商将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有关部门引导政策和鼓励措施的日臻完善,将使农村电商蓝海的吸引力大大增强。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事实证明,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村制度创新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会越来越有路可走、有事可干、有业可成。

 

  作者:王秀娟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0

上一篇:简述新疆解放前后农村经济水平对比

下一篇:林芝市农村收入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