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

发布时间:2015-07-24 09:45

 一、上合组织面临的问题
  1.区域内经济贸易及投资差异方面。一方面,经验数据表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普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各国的GDP以及人均GDP相差较大,中国与俄罗斯是该组织中的领头羊,相对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其余四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均与中俄两国有较大差距。2011年,中国企业对俄非金融类投资18.9亿美元;对哈萨克斯坦投资额5.82亿美元;对吉尔吉斯斯坦投资额为1.45亿美元;对塔吉克斯坦投资额为2.31亿美元;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额为1.56亿美元。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的投资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且俄罗斯吸引中国资本进入的能力远远大于其余四国,各国经济实力的差距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难度,提升了不平衡与不稳定性。同时,中俄对其余四国的投资数额总体来讲都比其余四国对中、俄两国的投资数额大,甚至吉、塔、乌对中的投资为零。各成员国对外投资能力弱将制约相互投资和发展,影响区域投资促进措施的效果。
  2011年各国排列前5位的主要投资伙伴国(地区)
  2.合作内容方面,能源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前景最广阔的领域,也是将各国安全利益结合在一起的纽带。但能源合作目前依旧缺乏国家之间的多边协调机制,成员国、观察国及对话伙伴国中一些国家能源政策尚不稳定,个别成员国之间存在着较为尖锐的利益冲突,在合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和摩擦影响到了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3.政策机制方面。上合组织的多边协调机制相较于双边协调机制,发展十分不完善和不健全,多边合作形式重于内容,使得项目进展缓慢。同时双边合作在进程中也存在着摩擦与分歧,例如中俄两国在双边合作内容中由于战略视角、利益驱使的不同,使其在能源金融谈判的问题中出现多次反复。
  4.基础及环境建设方面,依旧普遍存在的贸易与投资壁垒阻碍了上合组织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各成员国往往会设置某些关于贸易及投资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及制度法规。例如,“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建立改变了单个成员国的经济活动规则,成为了超国家的经济组织,其统一的对外政策及措施构成了上海合作组织在投资合作领域的一大障碍。
  二、处理对策
  基于上合组织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全球形势的分析,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应对:
  1.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多边协调机制,共同探讨更加高效的新型合作方式。重点是要努力寻找到各国利益的平衡点与契合点,加强不同组织内成员战略利益的协调。中国倡导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突出强调发挥地区国家的各自优势,逐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就必须重视各个成员国甚至是上合组织与其他经济组织的协调与配合。通过在上海合作组织设立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日常办事体系机构,及时跟踪和研究各成员国的经济战略动态、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合作中尽量降低风险,提升各方的利益空间,使组织中的成员国实现共同发展。另外,为避免难以解决的分歧和摩擦,上合组织借鉴WTO等世界性经济组织,成立专家组及时为决策层提供参考咨询与解决多边争端,为各成员国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
  2.从成员国自身着眼,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身经济实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宽度、广度和深度,因此,上合组织各国必须将自身的经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同时大力发展制造业,延长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投资贸易的过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质量,走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贸易道路。
  3.逐步加强地区多边融资支持体系建设。加强银行联合体框架内的合作,在围绕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及其实施计划从而确定重点合作项目的同时,努力创新上合组织的融资合作方式。逐步放宽成员国之间的融资准入限制,健全区域性贸易信用保险机制,信用评估机制和投资担保机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合作深化金融合作,加强银行联合体系,加大对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融资支持,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
  4.积极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进程,削减贸易投资壁垒,完善贸易投资服务。按照平等互惠、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多边磋商共同制定削减对外壁垒的中长期计划,深化国家之间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民间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为企业集聚的实现创造良好氛围。
  三、展望
  上海合作组织除了维护地区安全、发展成员国的经济以外,还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作为组织内的“双引擎”——中国与俄罗斯,其政策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上合组织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更应对其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和规划,唯有这样,上合组织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涛.中亚区域合作与上海合作组织[J].现代国际关系,2005,11.
  [2]赵华胜.上海合作组织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07,11.
  作者简介:陈佳妮(1992-),女,汉族,陕西宝鸡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2010级本科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上一篇:中美利率及汇率相关性的理论综述

下一篇: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发展的方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