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发布时间:2015-07-07 09:05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论,并考察了中国的情况,指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跨国公司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关于投资和贸易相关关系的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名列世界前茅,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所以,了解已有研究对指导我国的引资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基础是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本质是国际分工深化,所以贸易投资一体化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虽然没有创立系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但其《资本论》中渗透着资本输出的思想。他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的“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资本输出是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追逐高额利润是资本输出的内在动力,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将成为资本输出国的经济附庸。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实际情况,发展了资本输出理论,允许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并提出应该利用外资改造国有经济。毛泽东指出“剩下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让他们暂时存在,由我们加以监管,以待我们在全国胜利以后再去解决。”邓小平指出“‘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归根结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这些论述都说明利用外资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西方经济学者的论述
  1 基于传统贸易理论的观点
  投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投资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投资理论都是经验性的不完善的理论体系。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资源禀赋论,之后各种投资理论在其基础上得到发展。
  资源禀赋论(h-o定理)。俄林(ohlin,1933)在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出了“资源禀赋论”。该理论构建了一个2x2x2框架,认为各国开展贸易的直接原因是要素禀赋不同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结论是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该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蒙代尔模型。蒙代尔(mundell,1957)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从h—o定理的2x2x2框架出发,考察了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的两种极端情况。结论是在存在国家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ry—bezvnski线实施fdi,那么这种fdi就能在相对最佳效率或最低的要素装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出口贸易的完全替代。gruber(1967)、hoist(、1972)、adler和stevens(1974)、beldelbos和sleuwaegen(1998)、gopinath(1999)的研究证实了蒙代尔结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定理)。samuelsonf19491和lerner(1952)根据“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升。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并逐渐形成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资本流动成为贸易的一种替代。
  
  2 基于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
  垄断优势论(h—k—c理论)。海默(hymer,1960)创立的垄断优势论,强调了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解释了知识密集型产业fdi和发达国家之间的fdi。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和凯夫斯(cayes,1982)对垄断优势论做了进一步扩展。形成了h—k—c理论。

上一篇:浅析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作用及对策

下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