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危机下中国贸易保护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13 11:02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出的全球金融危机弥漫全球,使各国经济陷入大幅减速和深入调整时期,纷纷掀起贸易保护的高潮,中国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贸易大国,面对日益恶化的国际经贸环境,如何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增长,已是政府和学者迫切关心的问题。文章从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政策入手,探析其实施原因,特点及对我国各国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挑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金融危机;贸易保护政策;对外贸易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将全世界拖进了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给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带来了巨大影响,同时引发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奥巴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中“购买美国货”条款的出台,更使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升温并迅速蔓延。作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必须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才能维护国民利益,保护国内经济不受重挫。因此必须客观分析形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并适时抓住契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1 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主义是相对于自由贸易主义而言的,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关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对国内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或其它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在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当前,由于金融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掀起了救市热潮。这样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行动,很快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不少国家纷纷筑起贸易壁垒以保护国内产业。报告显示,自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已有20多个世贸成员采取了提高关税、支持国内产业发展政策等贸易保护措施。印度提高部分种类豆油进口关税之后,又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的玩具实行长达6个月的禁令;法国也推出60亿欧元的救助汽车产业计划,提出不裁员,不转产,外资持有法国公司股份不得超过50%的方案等。金融危机引爆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潮,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尤其在西方发达经济体有愈演愈烈之势。佐利克称,2009年前半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将是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如果金融市场的信贷流量得不到恢复,那么则有可能会出现多重收缩。这种过度的贸易保护如果不及时缓解,将使各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地步。而适度的贸易保护却能保护发展中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战略性的经济入侵。
  2 中国应对危机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面对过于放任的美国次贷的经验教训,我国积极采取适度保护政策保护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外贸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分配结构不合理,保障体系不健全,在金融危机肆虐的情况下成为经济被冲击的重要对象。尤其是中国沿海地区经济长期依赖出口型经济增长,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出现萧条失业景象。作为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是为扶植本国幼稚产业等而采取的正当政策措施,而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是其为争夺世界市场而采取的损人利己的贸易政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适度的贸易保护在正当合理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对影响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进口品采取限制措施,以及对中西部出口进行贸易补贴,以保护中西部产业发展,缩小国内贫富差距。另外,对进口品还有进口许可与进口检验规定,配额规定,海关进境报关手续等。
  (2) 提高关税。对影响国内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进口品征收较高关税,提高国内生产者的利润和福利,保护本国就业,减少弱势群体承担的贸易损失。
  (3) 反倾销。针对国外对中国出口品的反倾销措施,中国政府应采取适当“报复”,给予那些中国制造进口国一定的政治抑制,从政府方面保护本国出口工业品的发展。
  3 对现阶段我国贸易保护政策分析及建议


  中国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最主要应对的是进口品的冲击,以及外国对我国出口品的反倾销措施。从政治经济角度出发,对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在国际上相对较小,国民经济仍有较大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受到的巨大影响,许多生产出口公司倒闭并伴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失业,不仅冲击了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影响到消费水平的提高。
  所以,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政府和企业应更加和谐,共同努力,以维持我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1)提高政府各部门的独立自主性。在我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制定机构是中央政府,那么,中央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的时候应该进行广泛的政策决策咨询,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提供开放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己经多元化了的社会各方利益都能够得到表达的机会,从而使贸易政策制定的基础更加科学合理。
  (2)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首先是如何确保市场和资源供给的安全。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近30年来,市场、能源和原料的供给一直是许多国际纠纷、民族冲突甚至战争的起因。其次是如何保持一国经济上的相对优势。最后是如何处理好国家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全球化的逻辑是无边界化,它必然向国家主权和其控制力提出无情的挑战,对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西方跨国公司占领和冲击其市场是必然的。
  (3) 建立更加具体的补偿机制。对因贸易政策而受损的弱势地方和弱势集团要进行补偿。我国对加工贸易实施优惠的进口政策,而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这一政策的受损者。近年来东中西部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东部地区所拥有的国际贸易的“天然”的比较优势和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中央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于是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举办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政策,来弥补作为西部、中部地区因贸易政策所受损失的补偿。
  现实的贸易政策是保护贸易和自由贸易博弈均衡的产物,从贸易政策的决策出发,把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结合起来,实行适度保护贸易在当前来说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张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国际贸易,2005,9.

上一篇: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

下一篇:浅谈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