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搞好专项审计调查统计报告

发布时间:2015-07-22 09:22

  【摘 要】专项审计调查已经成为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建设性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近年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实践出发,就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类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加强和改进专项审计调查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家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对策 
  引言 
  近年来,专项审计调查项目数量逐年增加,调查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由山东省审计厅组织实施的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46个,其中审计项目133个,审计调查项目13个;2010年由该厅组织实施的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40个,其中审计项目112个,审计调查项目28个。2010年专项审计调查的项目是2009年的两倍多,审计调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围绕领导关注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群众关心焦点和改革中的难点,查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强化宏观调控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产生深远影响,专项审计调查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 
  一、专项审计调查的特点 
  专项审计调查是指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或者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审计和一般的社会调查。 
  1.为宏观决策服务。 
  专项审计调查通常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和反映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调查、分析,使各级政府及时了解、掌握经济运行的信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行业性和政策性,所提供的信息宏观性更强、层次更高,可以更好地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调查对象领域广。 
  专项审计调查的对象要求既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覆盖面。只有这样才能调查出被调查对象所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使得总结出的问题能够全面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运行态势,从而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建议。 
  3.审计调查针对性强。 
  专项审计调查的内容针对性强主要是指审计调查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某一专题,或根据审计发现的线索,有的放矢,广泛地开展调查,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既可以围绕领导关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改革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专项审计调查的题目,如对口支援北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项目、全省新增投资项目专项审计调查等;又可以根据审计中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组织人员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专门调查;还可以对现行法规滞后或不完善的现象进行调查,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4.审计调查专业性强。 
  专项审计调查专业性强表现在审计调查往往针对某一特定行业,对相关专业知识要求高,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审计调查,就需要对抗震设防标准等行业性强制标准有较深刻的了解。 
  5.审计结果时效性强。 
  时效性强指在某种程度上信息越及时其价值越高。专项审计调查,由于目标明确,对于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可以集中人力及时进行,弄清主客观原因,迅速做出专项调查结论,向领导机关提出调查报告或信息反馈,可以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6.调查方式灵活多样。 
  《国家审计准则》第九十二条规定“审计人员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可以使用检查、观察、询问……等方法及其以外的其他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专项审计调查具有审计和调查的双重属性,既可以是单项调查,也可以是多项调查;既可以是单独的审计调查,也可以结合项目审计开展审计调查;既可以通过审核被调查单位的会计、统计资料等传统审计方式进行调查,也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走访有关单位、个人和发放审计调查表等方式来进行调查。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审计机关可以在网站上公开审计项目计划,设立项目举报电子邮箱,设计网络调查问卷来收集情况。 
  二、专项审计调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专项审计调查有不同的类型。一般根据项目的载体不同分为实体型、项目型、资金型和政策型4种类型。 
  我们根据审计调查的目的和针对对象分类,将专项审计调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为宏观政策提供信息以供参考的统计性审计调查。 
  这种调查往往具有统计性质,通过各种途经和方法,在上级审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要求下进行信息的搜集、核查与总结,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现实依据。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通过调查可以摸清底数,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保证经济健康有序运行的监督性审计调查。 
  当社会各阶层对某个问题反响强烈且反映问题属实时,应开展的监督性审计调查,发挥审计部门对于经济尤其是会计方面的稽核监督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向领导提出处理问题的参考意见。如国家性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社会保障资金征管情况等都可以以专项或专题的方式开展审计调查,这些项目面更宽、独立性更强,一般不宜结合项目审计之中进行。 
  3.检验政策和计划实施的校验性审计调查。 
  这种类型的专项审计调查是指,为了实现调查目标,针对政策执行情况或健全程度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典型的项目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和省扩大内需重点建设项目调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项目,在新的政策、计划实施之后,经济运行中往往会相应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此时开展的专项审计调查可以通过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对实施的新政策新计划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三、专项审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年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情况来看,通过专项审计调查,确实查出一些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促进相关部门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专项审计调查涉及面广、要求高、内容丰富多样,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组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审计项目缺乏前瞻性。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把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审计调查的首选内容,审计调查的选题比较切合实际。选题呈现出由注重财政类调查逐步向民生、投资、社保类、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调查转移的趋势,农业类调查项目比重也不断加大。但选题也存在一些不足,审计调查选题缺乏前瞻性,虽然选题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审计方式大多采取事后审计,审计调查项目往往是问题出现之后才组织进行,防范于未然的作用和效果不够理想。 
  2.审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 
  上级审计机关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的审计调查项目、设计调查方案和部署任务时,大多是从自身的工作需要、技术力量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审计机关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导致部分审计调查项目不尽合理,形式化严重,影响了当时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专项审计调查质量不高。 
  3.部分审计调查报告的质量不高。 
  一是审计调查报告的内容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不够吻合,调查流于形式,未能达到说明和解决某个问题的目标,更谈不上经过了解情况、研究问题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办法;二是目前许多调查报告缺乏宏观的、深层次的分析判断,提出的对策或建议缺乏深度和力度,往往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未能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提炼出固有的规律性认识,仅仅是运用大量材料去证明某种观点,这距离调查报告的全面、具体、概括、深刻要求相距甚远;三是一些专项审计调查报告还没有紧密围绕观点取舍材料,谋篇布局,立意和角度缺少独特性,好的题材没有做出好的效果,没有将微观成果提升到宏观层面上来,影响了审计调查成果的转化。 
  四、加强和改进专项审计调查的对策和建议 
  1.超前谋划,科学选题。 
  搞好专项审计调查,选题是关键。选题科学正确与否,决定着审计机关在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中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专项审计调查要结合各地区党政领导和政府关心的经济工作中心问题,结合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普遍关注的或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结合经济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等实际情况,按照事关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环节的特定资金、特定问题以及特定行业,以揭露问题,促进管理,推动改革,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准专项审计调查专题。 
  2.方案合理,表格实用。 
  “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专项审计调查方案尤为重要。方案质量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一个好的方案,对一个调查项目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一个目标不清,缺乏操作性的方案往往导致审计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审计结果因而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在编制审计方案时,一要考虑审计调查的目标,开展审计调查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应在充分理解调查目标的前提下编制方案;二要根据不同被调查对象内容等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单位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缺乏针对性的方案,往往不能突出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的特点,不利于找出各自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三是调查方案应具备可操作性,使审计人员能够按照方案规定的内容,明确有效地开展工作。四是一个好的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即在编制方案时考虑到实施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 
  另外要科学设计调查表,一份好的调查表不仅有利于审计调查事项的汇总,更是审计调查重点的直观反映,对于统领整个审计调查工作、把握工作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表格时还应注意,一是项目表述要清楚,避免产生歧义;二是对数据的要求要切实可行,有的放矢,突出重点;三是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3.分析深刻,建议可行。 
  专项审计调查的目的是及时向政府提供经济运行信息,促进宏观调控,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审计调查报告不仅是揭露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建议与对策应成为政府、有关部门纠正问题、或推广某种经验做法的载体和抓手。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是审计调查报告的重头戏,在问题的集中、分类基础上,审计调查报告应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如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问题发展的规模、程度和趋势,问题的性质及其已造成的后果和影响等。分析原因可以采用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等方法,要以事实为基础,证据要充分,分析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切忌罗列事实、纠缠枝节问题。 
  审计机关应该将审计建议放在比揭露问题更重要的位置,总结共性问题,提炼审计成果,在宏观管理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的建议。首先审计人员应该打破传统的审计思维方式,在履行审计监督和揭露职能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审计的预防和抵御功能,努力提高审计建议质量和水平;其次,要认清审计发展形势,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法律法规,注意学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举措,了解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理念和做法,深入调查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 
  总之,专项审计调查目的性强、涉及面广、重点突出、方式灵活有效,能及时发现和反映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更好地为宏观决策服务。专项审计调查成果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结合得更紧密,更容易引起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的重视,更利于从制度、机制方面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审计署.审计机关专项审计调查准则[S].2001. 
  [2]审计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S].2010. 
  [3]李金华.审计技术和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4]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5]董大胜.如何制定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J].中国审计,2004,(10). 
  [6]许晓冬.如何做好专项审计调查[J].中国审计,2005,(3). 
  [7]天津市设计局课题组.关于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分析与思考[J].审计研究,2006,(5). 
  [8]刘胜学.提高审计建议质量和水平[J].中国审计,2011,(8). 
  (作者单位:山东省审计厅)

上一篇: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探讨